李益荣;路云青
惊恐障碍是精神科的急症之一,患者感觉痛苦主动求医,因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基层综合医院极易误诊,现报告惊恐障碍误诊为心绞痛1例.
作者:王壮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循证医学资料确定了β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对心衰患者的治疗价值,B阻滞剂不仅能延缓和逆转心功能不全和心衰的进展,使心功能升级,而且可降低心衰患者猝死率.根据荟萃分析,应用ACE抑制剂可使心衰患者死亡危险性下降24%,加用β阻滞剂则可使死亡危险性下降36%[1].
作者:李明娥;霍红梅;张洁;张文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性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溶栓和神经保护,其中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与溶栓药联合应用,可在改善脑缺血的同时,保护脑组织尽可能少受各种代谢毒物的损害,从而改善预后[1].近年来大量的中药实验和临床研究从多方面阐明了中药神经保护的药理作用机制,现就其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赵圣文;丁月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老年髋部骨折逐年上升.美国老年局1987年统计数据表明,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每年增加一倍[1].它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及生活的不便,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经济、精神负担.本文就124例老年髂部骨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李风英;尹淑英;王琳;李巧凤;张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几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放化疗的广泛应用,真菌病的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虽然抗真菌药物的出现给真菌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转机,但由于其价格高,毒副作用大的特点,使患者难以接受.国内许多患者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中药抗真菌作用机制方面.硝矾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功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浅部真菌病.本实验应用NCCLSM27-A液基试管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检测硝矾洗剂及其组方对临床常见致病性真菌-念珠菌进行敏感性检测.
作者:郑玮清;刘世舜;董全江;吕惠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2例,年龄65~82岁,平均68岁,病程9个月~6年,均有进行性排尿困难病史,急性尿潴留持续导尿13例,耻骨上膀胱造瘘9例,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28~126 ml,残余尿60~720 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9~31分,生活质量评分(QOL)3~4.5分,大尿流率(Qmax)5~12ml/s,其中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6例;合并心血管疾病3例,脑出血1例,脑血栓2例.
作者:尹洪山;迟玉友;刘少青;李刚;苏庆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后腹腔镜治疗肾及肾上腺疾病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55例,其中肾癌8例,肾囊肿2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囊肿2例.结果 55例手术中转开放手术3例,52例取得成功,无明显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2~8 d,平均5 d.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具有适应证的肾及肾上腺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迟玉友;尹洪山;刘少青;李刚;苏庆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自2001年6月-2004年12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6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胜江;付丽娟;杨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胫骨近端结构特殊,松质骨含量高,损伤时常是高能量所致,常呈粉碎、嵌插、平台塌陷等改变,有时尚伴有侧副韧带、半月板、交叉韧带的损伤,处理起来难度大,客观上要求内固定材料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固定不能过度依赖骨骼质地就能完成牢固的固定.
作者:杨光远;李巧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2月,足月顺产,生后即发现四肢短小,尤以股部为著,而躯干正常.生后吃奶、反应正常.家族中无同类疾病,其两个姐姐发育正常,其母年龄37岁,孕2月龄时其母因阑尾炎输过液.查体:一般情况好,四肢短小,双上肢伸直指尖达不到髋,躯干正常.
作者:郭山春;苗吉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外伤或手术的伤口感染需要较长时间的应用抗生素和局部换药治疗,采用如上常规治疗后,仍有部分病例伤口愈合延缓.近年来,微波热疗的临床研究十分活跃,应用领域日渐拓展.基于对微波热疗作用的理解,我们于2000年8月-2004年5月,对60例患者伤口进行局部的微波热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克兰;冯锐;张杰;何信华;时秀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素-8(IL-8)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不同病期血清的IL-6、IL-8水平,并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42例进行对照.结果 窒息新生儿第1天血清IL--6为57.6 ng/L(中位数,以下同),IL-8为353.3 ng/L,明显高于正常脐血对照组的2.0、92 ng/L(Z=4.564~5.856,P<0.01).重度窒息组患儿血清IL--6、IL-8分别是87、579.6 ng/L,分别高于轻度组(52.6、336.3 ng/L)(Z=2.228~2.702,P<0.05).血清IL-6、IL-8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α=0.59~0.72,P<0.01).窒息组患儿动态观察发现,病程第3天时血清IL-6(56.6 ng/L)、IL-8(320.6 ng/L)水平较第1天时(分别为57.6、353.3 ng/L)差异均无显著性(Z=0.314~1.372,P<0.05);第7天时血清IL-6(14.6 ng/L)、IL-8(238.4 ng/L)水平均明显低于第1天和第3天时(Z=2.455,P<0.05,Z=3.622,P<0.01).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中IL-6、IL-8水平明显增高,在新生儿窒息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国良;高雁玲;赵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院1999年10月-2004年12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96例,其中发生应激溃疡出血26例,现将出血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毕艳玲;刘洪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结肠癌HT-29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多功能透射显微镜(布氏镜)动态观察丁酸钠作用前后HT-29细胞的生长状态、细胞运动及贴壁过程的变化.结果 丁酸钠5 mmol/L作用24 h后,HT-29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巢变小,巢内细胞数减少;细胞变成圆形,细胞大小趋于一致;细胞核内染色质呈块状聚集,折光性降低,呈现出凋亡细胞形态;贴壁过程明显变缓.结论 丁酸钠可以改变HT-29的生长状态,抑制其生长;布氏镜可以动态地观察药物作用前后培养细胞的形态、微细结构及运动的变化,是一项先进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检查技术.
作者:刘成霞;张尚忠;刘宗印;黄丽华;张孝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自1985年6月-2004年6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溃疡病穿孔64例,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罗香田;郭树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颅底外科的深入开展,显微外科器械的改进及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切除肿瘤延长病人生命.彻底切除肿瘤,完整保留神经功能,术后早期、科学的康复指导,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手术理想的结果.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我科切除17例听神经瘤患者,经过术后早期、科学的康复指导,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岩;姜玉荣;刘建荣;李丽君;冯萍;王玉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耐药结核病(DR-TB)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已成为全球结核病第3次回升的一大原因,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与焦点.我们调查分析了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住的耐药肺结核患者99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益荣;路云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结直肠癌是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患,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而肠道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传统的肠道准备方法为清洁灌肠,但由于肠道清洁度差、副作用大而令外科医生不满.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全消化道灌洗法,尤其是2000年后采用间歇性全消化道灌洗法准备肠道,已完成结直肠癌手术20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苏保宁;刘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气管内插管方式--颏下进路气管内插管在复杂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间实施复杂面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32例为颏下进路气管内插管,对照组35例为气管切开气管内插管.结果 研究组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安全性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 经颏下进路气管内插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插管方式,在复杂面部骨折手术治疗中可以替代气管切开气管内插管.
作者:孙乐刚;刘玲;杨佑成;王丽芳;徐惠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股骨颈骨折多数由于外伤引起,发病率较高,患者多为老年人,如治疗不当,会导致多种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很多,但是骨折不连接和股骨头坏死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约为10%~20%,主要发生于头下型内收型骨折的老年患者[1].我院自1999-2004年间应用可折断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4例,疗效满意.
作者:董孟政;李端峰;刘波;卜祥朋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