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周荣佼;王金燕;张莉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因子, 炎性介质
摘要: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小血管性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及肾脏损害[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体内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形成并沉积于局部血管,激活补体,引起中性粒细胞及一系列细胞因子活化,导致血管受损.由于血管内皮细胞(VEC)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的屏障,是血管中首先受到损害的部分[2].因此目前许多学者通过动态测定血浆中标志内皮细胞损伤的炎性介质及表面的特异性标志物浓度,来揭示HSP的致病机制,病变程度.故有必要来了解VEC的研究状况.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全盆腔脏器切除治疗晚期直肠癌1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全盆腔脏器切除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Miles手术方式为基础,包括肿瘤在内全部切除直肠、乙状结肠远侧段、膀胱、远侧输尿管、后尿道、肛门及盆腔内的生殖器官,同时行盆腔内的侧方淋巴结清扫,并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较顺利,5年生存率达45%左右,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晚期直肠癌广泛邻近器官浸润,行全盆腔脏器切除,可获较满意的姑息疗效.

    作者:曲建华;范国利;曲金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

    胃瘫是指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常见于胃肠及腹部大手术后.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胃瘫发生后,通常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患者于手术后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饮食,在家属或者患者的催促下,有些外科医生在对此症认识不清的情况下会盲目的为患者施行不必要的手术.因此加强对该病症的认识,对外科医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外科自1988-2004年共经治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10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苏保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肠内营养在肝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营养支持在肝胆胰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仅就近年来肠内营养(EN)在肝胆胰疾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陈登攀;陈强谱;张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穿透伤中的应用体会

    自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部外伤病人216例,其中胸部穿透伤病人32例,应用电视胸腔镜探查26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解明德;胡宗铃;严国荣;吕明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上睑下垂几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年来我院门诊就诊一组上睑下垂患者35例,51只眼;双眼16例,单眼19例;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小者6岁,大者51岁.单纯上睑下垂者27例,合并睑裂畸形者4例,上直肌功能不全或过强者4例,弱视患者9例.

    作者:刘雪梅;郭建莲;闫丰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独一味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应用的临床观察(附680例报告)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前30 min服用独一味1.8 g,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 mg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孕8~10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68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30例)和对照组(150例).前者在人工流产前30min服用独一味1.8 g,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 mg,后者不用;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腹疼及术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宫颈松弛扩张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易于手术操作;术中疼痛程度及手术后出血量均明显轻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采用独一味加米索前列醇术前30 min口服,病人的疼痛程度、宫口松弛度、阴道出血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薄其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胆管癌及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TGF-β1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胆管癌细胞胞浆,偶有胞膜、胞核着色.47例胆管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36例(76.6%),较癌旁正常胆管组织高(P<0.001).TGF-β1表达与胆管癌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肝转移有关(P<0.01,0.05,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随着胆管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TGF-β1表达增高,其基因缺失可能是胆管癌细胞侵袭性生长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检测TGF-β1表达有助于判断胆管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张建余;胡宗玲;张炳远;李玉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咽期吞咽困难的X线检查和诊断(附10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咽期吞咽困难的X线检查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所收集的102例咽期吞咽困难病例的X线检查和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经X线录像检查均发现异常,其中吞咽延缓77例,钡剂偏流68例,咽滞留62例,小口吞咽40例,钡剂漏溢28例.结论 X线录像检查是目前诊断咽期吞咽困难的好方法.

    作者:李洪松;王霞;邹广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伤性前房积血治疗的临床观察

    眼球外伤,特别是眼球挫伤常导致葡萄膜组织血管损伤,而致前房积血.多数病人可以很快吸收,不留后遗症.但有少数患者因伤情较重或治疗不当,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而影响视力,甚至失明.2002年1月至2005年9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前房积血78例(78眼),采用综合疗法,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志涛;张艳玲;张文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近况

    近年来,复方丹参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外周血流灌注、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等作用[1],并显示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丹参还能通过抑制心脑Na+-K+-ATP酶,抑制缺氧时内皮细胞合成分泌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胶原蛋白合成的细胞因子的过程,提高心脑细胞内ATP含量等作用,发挥其耐缺氧和减轻心和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此外,丹参还有镇静、抗微生物、促进骨折愈合和皮肤愈合、促进肝细胞再生和DNA合成,使肝细胞膜流动性恢复正常而起到保护肝脏等作用.现将2004-2005年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广丽;李保院;姜宏;赵永德;王庆玲;李淑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康复疗法与口服替扎尼定联合治疗脑卒中偏瘫肌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疗法联合口服替扎尼定(Tizandine)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将46例脑卒中所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包括抗痉挛体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持续牵张运动、手法按摩、肢体空气压力治疗、站立训练、健康教育等;治疗组23例,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替扎尼定治疗.采用修订的Ashworth分级法(MAS)和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定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扎尼定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所致偏瘫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李江;朱其秀;孙希美;魏小丽;秦广平;王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山东籍汉族寻常型天疱疮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HLA-DRB1、DQB1位点基因在山东籍汉族寻常型天疱疮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61例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和57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DRB1、DQB1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V患者组DRB1 *14(*1401、*1404、*1405)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c分别<0.05).结论 HLA-DRB1*14是山东籍汉族PV的易感基因.

    作者:周淑华;王秀敏;韩兆东;高昱;张玉杰;杨磊;张建明;王忠永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笑气吸入镇痛分娩200例临床分析

    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相当数量的产妇对分娩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和恐惧心理,导致产程异常,故分娩镇痛方法在临床已被广泛采用.分娩镇痛在临床中应用方法甚多,效果差异很大,我院自2002年8月开展笑气吸入应用于临床分娩镇痛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晓萍;耿丽梅;张晓静;郑爱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初发输卵管妊娠的合理治疗预防再次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而输卵管妊娠中10%~40%患者再患输卵管妊娠,危害极大.降低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率,首次处理尤为重要[1].

    作者:赵智;杨际超;管东东;杨彩燕;杨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恶性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恶性甲状腺肿(malignant struma ovarii)是指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癌,主要是乳头状癌或/和滤泡癌.迄今为止外文文献报道不足100例[1~3],中文文献不足10例[4~6],约占卵巢畸胎瘤的0.3%[7].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变化和预后不一,我们遇见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张祥盛;张磊磊;牟清海;吕增华;朱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严重的缺血常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虽然恢复缺血器官血流是防止细胞不可逆损伤的必要条件,但再灌注本身可能加重缺血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表明,预先短暂的缺血或轻度缺氧可激发或动员机体内在的防护能力,对随后严重的缺血缺氧产生强大的防御和保护作用,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处理的方法很多,药物预处理是通过药物激发或模拟机体自身内源性保护作用而呈现出保护作用.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除了麻醉作用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愈来愈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作者:王芳;王迪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病管理体会

    目的 本文总结10年呼吸管理体会,以期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成活率.方法 1994-2004年两家三级甲等医院280例VLBWI,1999-2004年为A组156例,1994-1998年为B组124例.分析前后5年VLBWI管理措施改进等.结果 ①280例发生呼吸病168例(60.0%),A组66例(42.3%),B组102例(82.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A组均入NICU,采取监护及早期干预措施,呼吸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与B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呼吸病以呼吸暂停多见,占78.6%,依次为呼吸困难38.7%,节律不整34.5%,周期性呼吸27.4%,呼吸浅表18.5%,叹息样呼吸16.7%,抽泣样呼吸7.1%;④两组死亡率对比由B组25.0%下降到A组10.3%(P<0.05).结论 入NICU早期药物干预可明显减少和减轻呼吸道合并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海鸿;徐书珍;李晓梅;王彩霞;刘文东;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妇产科见习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产科见习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见习,医学生对临床课的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充分理解课上内容,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近几年,由于社会需求的增加,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教学医院规模、数量及教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再加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教学病人匮乏,而受传统意识影响甚深的妇产科病人更是如此,使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更加困难.本文对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英姿;梁葵香;姚丽娟;孙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及治疗研究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多种代谢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和临床症候群[1,2],代谢异常主要成分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高血糖等集中发生于同一个体,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易发生心血管病(CVD)及心血管事件[1-3].如何治疗和控制代谢紊乱,降低CVD的发生是目前广受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玉传;李宗清;谢庆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严重粉碎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下端在腓肠肌起点以上2~4 cm范围内发生的骨折,称为股骨髁上骨折.由于该骨折多波及膝关节面和伸膝装置,所以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我们自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法治疗严重的股骨髁上骨折16例,效果满意.

    作者:魏勇;燕淑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