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旭;詹文华;彭俊生;汪建平;林展江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肝贮脂细胞(FSC)激活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1].研究显示,3-羟基-3-甲基戊二烯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细胞增殖,阻断生长因子对细胞的促进作用[2].因此,我们选用一种脂溶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观察其对PDGF诱导培养大鼠肝FSC增殖、胶原合成和细胞内Ca2+变化的影响.
作者:丁小云;李定国;徐芹芳;陆汉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大肠结核临床表现的复杂性、误诊原因和诊断策略.方法对20例术前被误诊的大肠结核的临床资料、诊断难点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痛、腹块和大便习惯改变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大肠结核较易误诊为大肠肿瘤、克罗恩病和阑尾周围脓肿.17例剖腹手术者术中仍有10例(58.8%)被误诊为肿瘤和克罗恩病,即使术后在病理学报告前仍有多数不能确诊.3例其他方法诊断.全消化道造影、结肠镜及细针抽吸细胞学(FNAC)和腹腔镜等检查将能提高其诊断率,剖腹探查活检是后采用的诊断方法.但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结论大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全面认识是提高诊断水平的重要环节.只要诊断明确,治疗上并不困难;若能术前确诊,则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对于大肠结核,不论病灶切除与否,6个月的抗痨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毛根军;吴晓康;季敬伟;厉学民;沈蔚;罗建生;朱寿田;郑樟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可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内有关便秘的普通人群流行病学资料较少[1、2].本调查旨在了解北京地区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与上消化道症状的关系.
作者:郭晓峰;柯美云;潘国宗;韩少梅;方秀才;鲁素彩;郭慧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转化成为肌成纤维母细胞(MFB),进而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导致ECM代谢失衡.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HSC向MFB转化进程中重要的促进因子.
作者:陈源文;吴建新;李定国;陆汉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39岁.因上腹胀痛伴黄疸18 d入院.入院前20 d曾大量饮酒,2 d后出现右上腹胀痛伴纳差,小便浓茶色,皮肤巩膜黄染并逐渐加重,10 d后发现颈部左侧有-黄豆大小无痛包块;B超示肝内外胆管显著扩张,胆总管下段絮状物.
作者:聂占国;范国军;祁向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分别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IGF-Ⅱ及其结合蛋白(IGFBP)-3值的改变及与肝功能状况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放射法测定4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GF-Ⅰ、IGF-Ⅱ、IGFBP-3值,比较在正常人与肝硬化以及肝功能不同Child Pugh级别中的变化.结果IGF-Ⅰ、IGF-Ⅱ、IGFBP-3值与肝功能状况有明显的相关性,测值随着肝脏功能的减退而进行性降低,当IGF-Ⅰ<30 ng/ml,IGF-Ⅱ<200 ng/ml,IGFBP-3<6 ng/ml时,则临床预后不良.IGF-Ⅱ的敏感性高于IGF-Ⅰ、IGFBP-3,三者与Child Pugh分级都有显著的相关性,联合测定有协同评估肝功能状况及提示预后的作用.结论血清IGF-Ⅰ、IGF-Ⅱ和IGFBP-3测定可作为肝功能评估的重要检测指标,结合ChiId Pugh分级能正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作者:吴云林;叶静;张曙;钟捷;奚容平;郑志存;杨列;林敏;屈仁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阿司匹林(ASA)作为抑制血小板活性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已被肯定,但其致胃黏膜损伤的不良反应颇受临床医生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AS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胃黏膜损伤的程度.
作者:刘春安;李德洋;柴同海;李诗海;盛春永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检测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及腹水中部分促炎细胞因子,从炎症的角度分析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的可能机理,以期利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卢放根;刘小伟;羊东晔;凌奇荷;伍汉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27岁,2001年12月13日因频发恶心呕吐1周,伴持续性呃逆2 d入院.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频发恶心及非喷射性呕吐,逐渐加重,至入院时每天呕吐数十次.呕吐量少,呕吐物起始多为胃内容物,后为黄绿色胆汁样液体,无宿食,无咖啡样液体或血块.
作者:钟丹丹;蔡建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测定慢性胰腺炎(CP)13C-Hiolein脂肪酸呼气试验,了解对胰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A组8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8例无脂肪泻CP为B组,8例有脂肪泻CP为C组,进食13C-Hiolein后,检测呼气中13CO2,评估胰腺的外分泌功能.C组患者补充胰酶后再行13C-Hiolein试验.结果C组13C-Hiolein呼气试验显示,13C峰值(PDRpeak)和6 h呼出13C累积丰度(cPDR)较A组明显降低[(1.53±0.36)%比(2.87±0.73)%;(6.11±0.59)%比(11.22±1.22)%;P<0.01],补充胰酶后PDRpeak和cPDR/6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33±0.47)%,(9.03±0.84)%;P<0.01],但cPDR/6h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组PDRpeak和cPDR/6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3C通常在(5.90±1.17)h达到PDRpeak峰值.结论13C-Hiolein能有效地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和了解胰酶治疗的疗效.
作者:孙大裕;蒋义斌;戎兰;金少津;谢文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1983年4月至2001年12月经纤维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794例,占胃镜检查总数的4.3%.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胃癌380例,占47.8%,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85例占10.7%,两者之比为4.5:1.现将其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司长源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近年来发现,十二指肠胃反流(DGR)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1].我们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同步监测胃内pH和胆红素水平,探讨原发性病理性DGR胃内pH和胆汁水平的关系.
作者:姚树坤;张浩;李志辉;吴新满;史花存;殷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重要的致病因子,成功根除Hp能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因此众多治疗指南均主张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应作根除治疗.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72岁,因持续性腹部绞痛伴呕血15 h入院.患者有心房纤颤病史5年,近3年有3次急性脑梗死病史.入院前15 h进食水饺后出现持续性脐周绞痛且进行性加重,无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咖啡样物,伴腰酸,无发冷、发热.
作者:雷鸣;张英豪;任义;薄涛;史建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环氧合酶途径是抑制肿瘤的机制之一.是否还有其他途径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探讨吲哚美辛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的吲哚美辛作用于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24 h,通过Western蛋白印迹技术检测CDK2、CDK4、p21WAFI/CIP1、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吲哚美辛降低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CDK2、CDK4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上调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剂p21WAF1/CIP1蛋白,而对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吲哚美辛通过降低CDK2、CDK4、Bcl-2蛋白,上调p21WAF1/CIP1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徐美华;张桂英;谢兆霞;何春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从诱导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低剂量131Ⅰ标记的抗癌胚抗原(CEA)单抗C50(131Ⅰ-C50)对结直肠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联合5-氟尿嘧啶(5-FU)化疗的效果.方法建立表达CEA的人LoVo结直肠癌荷瘤裸鼠模型.接种第9天,分别采用5-FU、75μ131I-C50及5-FU联合131IC50尾静脉注射治疗裸鼠移植瘤.接种第15天,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荧光素-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凋亡细胞染色,计算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未见细胞溶解、坏死表现.TUNEL法染色示空白对照组、化疗组、放射免疫治疗(RAIT)组及RAIT+化疗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0.29±0.08)%,(18.68±2.69)%,(40.88±4.54)%和(62.33±8.00)%,各组两两之间凋亡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01).结论低剂量RAIT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结直肠癌的目的,RAIT联合5-FU化疗可明显增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
作者:郑朝旭;詹文华;彭俊生;汪建平;林展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不明原因出血的定义为:初步内镜检查(结肠镜或胃镜)结果阴性且不知起源的持续或反复出血[1].对其病因的诊断一直令临床医生深感棘手,小肠镜检能解决一部分疑难病例,但国内开展小肠镜检查的医院尚不多.如今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重视和小肠镜操作技术的进一步娴熟,已提高了对不明原因出血病因的诊断率,尤其是近年来在小肠肿瘤有增多趋势下可做到在术前就明确诊断.
作者:吴建胜;韩清锡;傅旭东;黄宗珏;贾淑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通过观察人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c-fms癌基因异常表达规律及结构变化,探讨其异常激活机制与点突变在肝癌中的关系及意义.
作者:杨冬华;崔俊;毕向军;黄卫;柳永刚;钟健;杨见权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前有关肝细胞癌(HCC)中缺氧诱生因子1a(HIF-1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尚少有报道,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作者:黄耿文;杨连粤;吕新生;刘合利;杨建青;杨治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61岁,以黑便1个月为主要症状入院.体检:贫血貌,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66 g/L.X线气钡双重造影示:十二指肠明显扩张,十二指肠、近端空肠见不规则充盈缺损,长15 cm.CT示:十二指肠及空肠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范围15 cm.
作者:卢传辉;许林;张志明;骆一丁;尤俊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