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继发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杜福宏;徐淑军;孙西周;宋良鹏;徐艳艳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闭式引流
摘要:我院自2000年2月-2004年8月共发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68例,占外伤性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病人的10.2%,其中12例病人在硬膜下积液的部位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分析

    儿童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与成人视网膜脱离不完全相同.我院眼科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儿童视网膜脱离39例(42只眼),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鼎;王延飒;董学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家庭治疗成功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因发热5 d、四肢无力、呼吸困难2 d于2004年2月15日入院.患者5 d前发热,体温38.5℃,自觉咽痛、轻咳,在家口服感冒药治疗.2 d前感觉运动障碍,初为下肢无力,逐渐向远端扩展,四肢出现对称性瘫痪,继而呼吸费力,呼吸困难,发绀,不能咳嗽.急入院确诊为急性多发性感染性神经炎,之后出现呼吸衰竭,并行气管切开.

    作者:张立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含庆大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已取得了广泛共识,根除幽门螺杆菌(HP)成为治愈溃疡的关键,为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2004年1月-2005年4月,我们应用含庆大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病人5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国;梁克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部分性脾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乙烯醇(PVA)颗粒及碘化油对2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实行部分脾栓塞术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随访术后疗效、患者血象变化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2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均成功实施了部分脾脏栓塞术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消除了脾亢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术后24 h即有明显提高(P<0.05),延长了生存时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21个月,脾功能亢进症状未见复发.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简便、微创、安全,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疗效好.

    作者:盛玉国;王文明;王保华;李乃选;荆秀荣;段新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PLK与细胞分裂的协调

    所有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稳定依赖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M期毫无疑问是整个细胞周期中的关键环节,M期伴随着细胞结构的复杂重组,包括微管为基础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的装配和肌动球蛋白为基础的收缩环的组装.M期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协调需要精确的调节,染色体分离错误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染色体失调(异倍体)能引起自然流产、出生缺陷和肿瘤.

    作者:曹同涛;魏风云;李炯;马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长春瑞滨联合阿霉素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8例临床疗效观察

    长春瑞滨(NVB)为半合成长春碱类抗癌药,具有广谱抗癌作用.长春瑞滨与阿霉素单用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为了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阿霉素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0月应用两药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强;刘怀英;辛红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2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吸收分布代谢状况均佳,是当前常用的合成抗菌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DNA螺旋酶,从而影响DNA的正常形态与功能达到杀菌目的.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多.笔者通过对我院2002年3月1日-2003年3月1日环丙沙星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较为明显的病例作一分析.

    作者:王晓胜;张会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继发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0年2月-2004年8月共发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68例,占外伤性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病人的10.2%,其中12例病人在硬膜下积液的部位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报告如下.

    作者:杜福宏;徐淑军;孙西周;宋良鹏;徐艳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2例毒鼠强中毒的救治体会

    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神经毒性杀鼠剂,已为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但因生产成本低廉、灭鼠效果明显而导致在市场销售屡禁不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我院急救中心在2000-2004年共收治毒鼠强中毒病人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怀涛;刘振华;董景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大叶性肺炎31例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了1992年5月-2004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大叶性肺炎31例,对于了解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优化其诊治方案有一定意义.

    作者:丁晓辉;董爱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药理作用

    1 前言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是因第一个双键的位置在3、4和6、7两个碳原子之间而得名.它们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递质,可改变神经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及功能,还可调节释放因子而影响某些激素的产生与活性.

    作者:王景梓;徐贵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 脑病3例

    1 临床资料例1.孕妇27岁,G1P0,停经16周,恶心呕吐2个月入院.患者于停经40 d出现恶心、剧烈呕吐,日达十余次.体格检查:T 37.4℃,P 102次/分,BP 115/75 mm Hg.神志清,精神不振,脱水貌.妇科检查: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化验检查:尿酮体,血K+3.1 mmol/L,Na+130 mmol/L,Cl-100 mmol/L,肝功正常.入院诊断:妊娠剧吐.给予补液、能量合剂及对症治疗,尿酮体正常,症状反复.一周后患者逐渐出现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反应淡漠,记忆力减退.神经内科检查:四肢肌力Ⅲ级,肌张力降低,病理征(-),双眼球水平震颤,眼底检查正常,颅脑CT示第三脑室及侧脑室轻度扩张,腰椎穿刺脑脊液化验报告正常.

    作者:姚常晖;张丽芳;王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0例无痛分娩临床分析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娩期间除了保证母儿安全的同时,更要求无痛,这已是必然的趋势.缓解分娩疼痛方法较多[1],我院自2003年5月-2004年12月,经硬膜外腔给药,进行镇痛分娩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丽;孙秀兰;张爱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妊娠糖尿病64例治疗体会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妊娠糖尿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引起重视,其治疗过程较复杂,围生儿死亡率高.我院199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64例,将治疗中几个问题做以下探讨.

    作者:赵国菊;王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长效麻醉剂的配制和术后止痛的临床研究

    肛门各种手术术后疼痛较重,究其原因除肛门皮肤神经末梢丰富,对痛觉敏感外,由肛门切口刺激引起括约肌痉挛所致疼痛为其主要原因.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影响排便.自2003年以来,我们对126例混合痔手术病人用美蓝、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按1∶6∶3配成的混合液,术后注射创面皮缘及肛门内外括约肌,取得良好止痛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金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并发糖尿病化疗期间糖尿病支持治疗

    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糖尿病处理成为肿瘤内科和内分泌医生共同面对的难题,本文总结了近2年来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64例治疗经验,取得很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万桂玲;吴仕光;孙瑞鹏;魏奎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的诊断探讨

    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HAD)的诊断经验目前在临床上还不成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使得很多HAD或合并HAD的巨结肠(HD)患者因不能及时明确诊断而治疗效果不很理想.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针对HAD的诊断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以便尽可能在根治术前明确诊断,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自2002年6月以来,我们作了这方面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云建;刘钧澄;李桂生;潘翠玲;佘锦标;傅廷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人源抗体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888年 Emile Roux及Alexander Yersin 从白喉杆菌的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到可溶性毒素,后者注入动物体内可引起典型的白喉发病症状.Von Behring 及其同事Kitasato(北里)报告,以白喉或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后,其血中可产生一种中和毒素的物质,能阻止毒素引发疾病.来自实验动物的抗毒素血清用于感染的患儿,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发病的早期.于是将能中和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antitoxin),后引入抗体一词.

    作者:吴玉龙;赵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出血死亡26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是脑卒中严重的类型之一,病死率高,半数以上的死亡发生在病后2 d内,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2000-2003年脑出血死亡26例做一分析.

    作者:王晓胜;张会忠;李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前脑梗死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案是6 h内溶栓治疗,6 h后行抗凝、血液稀释、抗脑水肿治疗和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降纤酶是一种新型单一成分降粘、降纤、溶栓药,为进一步观察疗效,我们对其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董连宇;胡风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