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耐药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骨肉瘤中的表达

郭树芳;刘玉军;王胜利;李玉军

关键词:骨肉瘤, 肺耐药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摘要: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多药耐药(MDR)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42例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和16例正常骨组织中LRP、PCNA的表达.结果:42例骨肉瘤中LRP、PCNA的表达率分别为42.86%(18/42)、95.24%(40/42).正常骨组织中无LRP的表达,PCNA的阳性率为6.25%(1/16).这两种指标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LRP和PCNA的表达在不同的分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7例患者进行了随访,LRP阳性15例,LRP阴性12例.其2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0%(6/15)、、6.67%(1/15)和75%(9/12)、33.33%(4/12).结论:骨肉瘤预后差与LRP的表达有关,LRP的表达和PCNA的表达无关.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窦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腺样体14例

    微波热凝技术是近年医学领域的一项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科自1999年5月至2001年10月在鼻窦内窥镜下对腺样体肥大14例患者进行了微波凝固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郝永波;侯和梅;纪同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参数超声测量预测胎儿体重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多参数超声测量指标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对919例孕妇的930例胎儿进行双顶径、股骨长、躯干前后径和横径测量,并根据其指标计算出所估计体重.把预测体重和出生体重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性别和新生儿体重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预测体重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对误差在10%以内者占86.98%.相对误差和胎儿性别和新生儿的体重无明显关系.结论:应用多参数超声测量指标预测胎儿出生体重,适用范围广,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卫东;许爱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红皮病型鱼鳞病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男,生后1 d,因全身皮肤皲裂、脱皮10 h入院.患儿出生后4 h,家人发现患儿眼睑上翻,全身皮肤开始皲裂,并逐渐出现大片状脱皮,未做处理,急来我院儿科诊治.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00 g.家族史:患儿祖父、父亲和叔父均患有轻型鱼磷病,母亲健康,均务农,父母非近亲结婚.

    作者:李金霞;张鑫雨;黄伟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MMPs,TIMPs,nm23在肺癌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MMP1-3,TIMP1-2,nm23蛋白及mRNA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原位杂交.结果:TIMP1-2在Ⅲ、Ⅳ期肿瘤中强阳性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Ⅰ、Ⅱ期肿瘤(P<0.05),NSCLC术后存活1年以下和存活1~4年者其MMP1,MMP2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4年以上存活者(P<0.05)nm23高表达的患者术后2年和3年生存率较nm23低水平表达者明显增高(P<0.05和P<0.01).结论:MMP1-3,TIMP1-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肺癌病人预后相关.

    作者:张连国;马云;李伟;刘洪建;张庆广;张祥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无菌间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及监测

    医院供应室无菌间是储存和提供无菌物品的场所,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1999年以来我院供应室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与三氧消毒杀菌机对无菌间空气消毒,并逐日对无菌间进行一次消毒前、后空气采样监测,现将两种消毒法的使用及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部外科近期再手术34例分析

    腹部外科再手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临床上并不少见.一般将初次手术后1个月内再手术者称为近期再手术,超过1个月者为晚期再手术,再手术一般都与前次手术密切相关.

    作者:曹传玉;沈孝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F-800血液分析仪故障排除1例分析

    血液分析仪的应用已相当普遍,我们在使用F-800进行血液分析时,曾遇到血液分析各项参数及其直方图呈异常显示,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红细胞压积等异常增高,且直方图不规则,呈无序紊乱状,计数时间缩短约一半,随查找原因.

    作者:张元德;彭新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低氯血症的治疗和分析

    颈脊髓损伤可并发低钠低氯血症,据我们临床统计发现,该并发症发病率高,占同期住院病人的78.30%,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易引起误诊、误治,若处理不当,易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收治颈脊髓损伤病人106例,其中83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钠低氯血症,并对此进行了治疗,现将观察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高迎吉;薛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小)Y染色体核型与临床疾病关系的探讨

    大(小)Y染色体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一直有争议.但近几年来的报道认为大(小)Y染色体不能视为正常多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故我们从染色体异常核型中筛选出大(小)Y染色体核型61例,并将这些核型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田爱香;王泰峰;张志红;王智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婴幼儿硬膜外血肿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附34例报告)

    目的:探讨婴幼儿硬外膜血肿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到2000年12月收治的34例婴幼儿急性硬外膜血肿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痛、呕吐29例,贫血30例,少有典型中间清醒期.22例手术治疗,12例非手术治疗.除2例轻残,2例死亡外,余30例随诊10~1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头痛、呕吐、失血貌为其基本临床特征,颅脑CT扫描对其诊治有重要意义.婴幼儿硬膜外血肿脑疝病人可不去骨瓣,并积极抢救,合并脑挫伤病人应尽量保留挫伤脑组织.

    作者:孙加永;陈立柱;周海燕;张家峰;陈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贝复济喷雾用于外科伤口换药的临床效果观察

    近年来,贝复济喷雾用于伤口换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与常规换药方法相比,具有疗效明显,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笔者对160例伤口换药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姣婷;黄秀芝;栾树荣;曹晓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消积散敷脐治疗新生儿肠麻痹105例

    新生儿肠麻痹多并发于肺炎、脐炎、败血症、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出血性肠炎、硬肿症等新生儿疾病,既往在常规病因治疗的同时,多采用胃肠减压和注射新斯的明等措施,但效果多不够理想.

    作者:孙登军;王慧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总管囊肿26例手术治疗体会

    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胆道疾病,少数人在成年人发病,但在成年后才被确诊和治疗的报道也不少,兹将我院于2001年8月-2003年4月收治的成人胆总管囊肿26例手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军;赵培立;侯月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低分子量肝素对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和抗凝指标的影响

    目的:分析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凝血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UAP患者40例,年龄75~86岁.给予LMWH(Fraxiparine,商品名速避凝)0.4 mL,腹壁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疗程7 d.于用药前、末次用药后4 h和12 h分别抽血测定抗Xa因子活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及抗凝血酶血-Ⅲ(AT-Ⅲ).并且根据临床症状、硝酸甘油用量和ECG变化判定显效、有效或无效.结果: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用药后PT、APTT轻度延长;血浆抗Xa活性显著增高(P<0.05);D-Dimer含量在LMWH注射后显著降低(P<0.05);t-PA活性较之用药前显著升高(P<0.05).36例(87.5%)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其中显效24例,有效12例.4例治疗无效者经PTCA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LMWH治疗高龄U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稳定,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可以获得持续的抗血栓效果,且不需要实验室监测.

    作者:刘兆英;郑海涛;魏延津;李祥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合并鼻窦炎400例疗效观察

    1998年8月-2003年2月共行鼻息肉合并鼻窦炎手术976例,术后部分病例复发,少数出现并发症.

    作者:沈月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5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胸科急症,由于病人多以上腹痛就诊,其误诊率高达74%~85%[1],病死率高达25%~100%[2],我院自1992-2003年共收治此类病人5例,现将其诊断、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王浩;解兴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盆腔肿瘤切除致输尿管损伤的治疗体会

    盆腔手术常见是直肠癌根治和子宫全切术.随着子宫肌瘤及癌肿的发病率增高,子宫全切手术和癌肿广泛清扫的病例逐年增加.由于肿瘤的侵润解剖关系不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也就难免发生器官的损伤,其中以输尿管损伤为多见.

    作者:张金才;李和平;商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疝3例临床分析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唯一由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腹壁疝.剖宫产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少见,其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近年来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切口疝患者3例,现对其发病原因及预防作一分析.

    作者:陈希宏;许兰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呼吸泻法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2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用呼吸泻法针刺治愈2例顽固性呃逆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7例

    股骨远端骨折(股骨髁间骨折、股骨髁上骨折、股骨下段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高能量损伤,临床上处理较为困难,其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新明;张广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