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萍;陈吉杰
目的:利用薄膜法制备的骨膦脂质体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方法:利用骨膦脂质体体外诱导不同时间阶段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然后利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经1.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骨膦脂质体诱导腹腔巨噬细胞,3 h即有梯状带,但不甚明显;12 h梯状带比较明显;24 h出现清晰的特征性梯状带.结论:骨膦脂质体能够诱导腹腔巨噬细胞凋亡.
作者:刘福青;韩玉霞;孙慧静;郑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复方土槿皮酊是治疗脚气的一种特效药,如果误点入眼内,可导致眼部损伤.我科共收治5例眼部误点后导致眼部损害患者,由于治疗及时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彦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一氧化氮合酶主要有三种同工酶: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前两者又称为构成型,它们在生理情况下催化生成少量的一氧化氮执行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胰岛素可上调eNOS的表达及活性,从而执行舒张血管的作用.那么,胰岛素对另一种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即nNOS,是否也有调节作用?尚未见直接的实验证据.为了进一步探索胰岛素在神经系统中的调控作用,本实验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为实验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原位杂交、电子自旋共振等技术方法研究胰岛素对神经细胞中nNOS的调节作用.
作者:袁中瑞;陈融;郭晓笋;李瑞峰;李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败血症大鼠不同时间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8、TNF-α)及外周血液和腹腔渗出液中炎性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刺法复制大鼠败血症模型,分别在0、8、16 h取血和腹腔渗出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IL-8、TNF-α含量;用光镜计数外周血和腹腔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结果:败血症组大鼠8、16 h血浆IL-8、TNF-α水平均较0 h明显增高(P<0.01),且以8 h增高更为显著,败血症组大鼠血浆IL-8、TNF-α在8、16 h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8 h和16 h水平(P<0.05);败血症组大鼠8、16 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较0 h明显降低(P<0.01),且呈递减趋势,败血症组大鼠8、16 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败血症大鼠腹腔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8、16 h较0 h明显增高(P<0.01),且呈递增趋势;败血症组大鼠8、16 h腹腔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结论:IL-8、TNF-α在大鼠败血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败血症大鼠外周血和腹腔渗出液中炎性细胞异常分布与IL-8、TNF-α密切相关.
作者:石增立;刘凤;于小玲;王宝娃;董晓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当纤维环发生退行性变或纤维环局部发育脆弱,椎间盘又受超负荷压力时,髓核可突破周围组织结构的限制而发生移位.向上或向下方穿过软骨板进入椎体,形成Schmorls结节;向后或后外侧移位可压迫硬膜囊和/或脊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神经症状[1].本文就手术证实的由于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所致髓核等椎间盘组织后突或脱出的182例进行临床X线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勇;史永刚;李天金;殷志杰;董艳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特发性高血压,指排除一切已知原因而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伴有血管、心、脑、肾等脏器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的全身疾病 [1];控制率是指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在治疗目标水平以下(目前为<140 mm Hg)的患者所占的比例[2] .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翠萍;陈吉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应用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乳房外形方面的疗效.方法:将早期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保乳根治术(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治疗组).观察两组在创腔积液及术后病乳外形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创腔积液明显减少,病人的病乳外形良好,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应用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能明显降低创腔积液,改善乳房外形.
作者:薛克成;董淑晓;高中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性的方法.方法:直肠应用米索前列醇200 μg后0.5~1 h内,实施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280例(研究组)与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282例对照.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的麻醉药用量及麻醉效果相同,研究组宫颈松软、操作容易、时间短,明显优于对照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直肠应用米索前列醇能够提高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传喜;李法升;赵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出血病人在应激状态下引起高代谢,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影响患者免疫防御能力,同时高代谢后器官功能不全是常见的死亡原因,早期营养能帮助病人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1998年11月至今,我们对53例GCS评分<10分的脑出血病人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本组53例病人较前期病人,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早期营养对病人的恢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肠内营养(EN)不仅维持病人营养状况,更重要的是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较全肠外营养(TPN)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朱文梅;王会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世界上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2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哮喘病的发病率为0.5%~3%,个别地区高达5%.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哮喘发作,不但需要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更需要哮喘病人遵行医嘱,合理用药及坚持治疗.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108例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调查以找出提高病人遵医行为的对策,从而控制哮喘发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宁;左秀兰;商丽;陈亭云;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999-2002年我科应用闭合复位C形臂引导下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荆兆峰;盛奎升;尹继军;徐艳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自1995-2001年共收治红皮病病人4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病人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0~76岁;其中小于15岁者6例,16~60岁者22例,61~76岁者12例.
作者:唐成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990年6月至2002年6月,我们运用五妙水仙膏(江苏淮阴中药厂生产)治疗面部色素痣600例,共计2600个痣,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金星;孙英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脑膨出是颅脑损伤后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2001-2003年发生颅脑损伤后开颅手术中的急性脑膨出患者共53例,其中迟发性脑内血肿(DTICH)所致20例,占同期开颅手术中脑膨出的37.7%.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杜福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创伤组及创伤治疗组,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SD大鼠在伤后即刻腹腔注射bFGF,并于损伤后0、12、24、72、120 h分别测定创伤组及创伤治疗组脑白质SOD、MDA及Ca2+含量的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创伤组大鼠脑白质MDA、Ca2+含量明显上升,SOD含量明显下降(P<0.05).而与创伤组相比,创伤治疗组脑白质MDA、Ca2+含量均降低,SOD含量则明显升高.结论:早期应用bFGF可以抑制脑白质内自由基的产生及Ca2+的超载,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潘继明;崔新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多中心临床试验已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判断自主神经活动的常用的定量指标,HRV的降低是预测心脏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1].正常窦性心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是一个独立敏感的预测心力衰竭预后的指标[2].本文旨在探讨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CHF)对患者超声心动图和HRV的影响.
作者:宋梅;乔鲁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病人176例,其中迟发性脾破裂28例,占同期脾破裂病人的15.9%,现报告如下.术为妥.
作者:戚晓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当前使白内障患者复明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产生的屈光不正则成为影响术后视力改善的重要因素,是众多学者共同探讨、力求解决的问题[1,2].本文对34例(43眼)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视功能测定,预设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准确性与术后视功能、屈光状态的关系进行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低位直肠癌传统的经腹会阴直肠癌联合切除术(Miles),不但切除肛门,还需在腹部做人工肛门,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也给生活和社交带来较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我科近10年来应用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套入或结肠直肠粘膜吻合保肛术,既可以达到直肠癌的根治目的,又保留了肛门的生理功能,避免了做腹部人工肛门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曲建华;曲金凤;王正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12 MHz),对8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01例健康人常规检测双侧颈动脉.结果:高血压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68.29%,健康组为8.91%;相同年龄段高血压病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且病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呈正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高血压病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孙明丽;秦真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