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魁;史海安;何跃明;贺银成;黄昌洲;杨先勇;曹军;王正元
从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并提出该菌可能是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以来,Hp感染的检测发展迅速,然而其大多属于有创性,而且多数研究在成年人中进行.
作者:金建敏;汪建秀;许春娣;陈芝琴;王锡琪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性激素受体在肝硬化中的意义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控讨外周血白细胞雌激素肥体(Estrogen Receptor ER)、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胡和平;张兴荣;张贤康;路晓平;马述春;陈伟忠;刘志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据卫生部统计,自90年代以来原发性肝癌(肝癌)已上升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仅次于胃癌,全球每年约有31万患者、中国每年有13万患者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总数的42%.近年来肝癌诊治有了较大进展,现简述如下.
作者:周信达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本实验检测,叙利亚金黄地鼠胆固醇结石及胆色素结石模型肝组织中,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ilirubin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B-UGT)活性,用本实验室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其胆汁中胆红素的不同组分,试图探讨肝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对胆石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作者:杨文奇;祝学光;张红军;程锡魁;赵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呼气氢试验(breath hydrogen test, BH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胃肠功能检查方法,1984年起在国内广泛开展应用,受到内儿科与消化科医师的重视[1~3].由于该试验需使用气相色谱仪,在临床普遍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相对简单的收集、贮存与分析呼气氢方法,如电化学微量氢气分析仪,可同时测定甲烷分析仪等的不断改进与国产化,使该试验的扩大应用进一步得到发展[4,5].本文兹就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简介如下.
作者:郑家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常用的检测标志物,但仍有30%~40%的肝癌患者AFP呈阴性或低浓度.
作者:黄跃;许鲁宁;陈宏斌;张亚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我们采用dot blot的方法测定不同人群血清及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水平,以分析ICAM-1与肝癌转移复发的关系.
作者:孙婧璟;周信达;周铬;刘银坤;汤钊猷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和各种不同层次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1例MALT淋巴瘤作Giemsa染色查Hp、免疫组化染色、半巢式PCR扩增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其单克隆性.以同期胃淋巴细胞性胃炎(LG)、无关疾病胃粘膜作对照.结果 胃MALT淋巴瘤中Hp感染率83.9%,单克隆性重排87.1%,远高于对照组.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的轻链限制性仅55.6%.结论 PCR法检测IgH基因重排优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轻链限制性.在LG中发现26.9%有单克隆性B细胞增生,提示PCR法敏感性高,可能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欧阳钦;甘华田;李甘地;欧阳雪松;易智慧;马洪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和癌基因CDK4的遗传变异在人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HB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用Southern杂交法对p16和CDK4基因以及HBV的状态进行检测,同时切片行病理检查.结果 36例肝癌中4例有p16纯合性缺失,3例半合子丢失,总丢失率为19.4%,其中约1/3的p16丢失发生在肿瘤小于5cm的肝癌;在有HBV-DNA整合和无整合的病例中,p16的丢失率差异无显著性.37例肝癌中5例(13.2%)发生CDK4扩增,与p16的丢失无重叠;CDK4的扩增全部发生在有HBV整合的肝癌中.结论 p16的丢失在部分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与HBV-DNA的整合无关;CDK4的扩增可能与HBV-DNA的整合以及肝癌的进展有关.
作者:王辉云;严瑞琪;吴秋良;龙江斌;梁启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患者女,71岁,干部.因腹泻30天而入院,大便每日6~7次,为稀黄便,无脓血,无腹痛下坠及里急后重感,无发热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腹平软,肝脾未及,无阳性体征.
作者:王庆才;赵宪邨;张万岱;刘庆水;李福康;谢华丽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时均伴有炎症反应、组织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细胞外间质代谢的异常改变也是其重要的方面.本文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时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板层素(LN)等的研究,揭示其具体的变化规律及对急性重型胰腺炎(SAP)诊治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庭赞;孙士其;孙丹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例1]患者男,33岁.因左上腹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于1997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嗜酒(白酒250g/日左右,15年).此次发病因大量饮酒所致.体检:一般情况正常,仅中上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
作者:黄博天;潘杰;陶明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功率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素可的松治疗裸鼠皮下LTNM人肝癌疗效.方法 HIFU照射采用频率为1.1MHz,功率750W/cm2,连续超声波照射时间20秒.HIFU照射后第1天起,肝素以300U/ml饮水口服,可的松以初始剂量250mg/kg作皮下注射.48只裸鼠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n=12)为对照组;Ⅱ组(n=12)为肝素可的松治疗组;Ⅲ组(n=12)为HIFU照射组;Ⅳ组(n=12)为HIFU+肝素可的松治疗组.结果 Ⅱ、Ⅲ、Ⅳ组均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治疗后第28天,抑瘤率分别为86%、90%和99%.Ⅳ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Ⅳ组在治疗后35天肿瘤均消退,组织学检查示仅存疤痕组织.结论 HIFU能有效破坏肝癌组织,HIFU辅以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彻底的综合治疗模式.
作者:程树群;周信达;汤钊猷;余耀;鲍苏苏;钱德初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本文研究初步提出,测定胃、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血流(GDMBF)佳部位的标准.
作者:李雅君;张泰昌;杨莉;王玖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作者:万学红 刊期: 1999年第01期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不同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铜铁沉积等)引起的慢性肝损伤,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过多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若进一步发展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则进入肝硬化.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肝硬化则不可逆转.
作者:李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TS1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32例胃癌和30例正常胃粘膜标本提取细胞DNA、总RNA,MTS1 cDNA探针采用随机引物法进行32P-dATP掺入标记,MTS1与所提DNA、RNA进行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析,检测标本中有无MTS1的缺失和mRNA的不表达.结果 MTS1 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析结果显示,32例胃癌标本MTS1基因缺失及mRNA不表达率分别为34.4%和40.6%,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MTS1基因缺失及mRNA不表达与胃癌浸润的深度及分化程度有关,胃癌侵及肌层组MTS1基因缺失及mRNA不表达率分别为52.6%和57.9%,胃癌未侵及肌层组分别为7.7%和15.4%,高、中分化胃癌组MTS1基因缺失及mRNA不表达率分别为7.1%和14.3%,而低分化及印戒细胞胃癌组分别为55.8%和61.1%.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与MTS1基因的缺失及mRNA不表达有关,检测胃癌组织中MTS1变化对胃癌的诊断,了解胃癌的生物学特征,为病人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作者:钱立平;林庚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结肠癌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加术后化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常发现病人对某些药物具有耐受现象,这种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机制是肿瘤细胞中mdr1基因的过度表达,该基因的产物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70 000的P-糖蛋白.
作者:赵行远;孙宁东;吴建平;侯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与肝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用PAI-1试剂盒检测3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和肿瘤组织中PAI-1变化,取正常人血浆和肝组织作对照.结果 HCC患者血浆和肿瘤组织中PAI-1与对照组比明显升高,分别为12.8±2.75Au/ml比6.85±2.21Au/ml,0.81±0.12Au/mg比0.38±0.14Au/mg(P均<0.05).侵袭性与非侵袭性HCC病例比较,血浆PAI-1为14.96±1.11Au/ml比11.42±1.59Au/ml(P<0.05).血浆PAI-1明显升高的HCC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HCC患者血浆和肿瘤组织中PAI-1明显升高,PAI-1与HCC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郑起;汤钊猷;吴志全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的生物学意义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1,2].长期以来,对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细胞的增殖失控方面.治疗也主要侧重于如何抑制癌细胞的增殖[3].如何启动癌细胞自身凋亡机制用于治疗肿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胃癌细胞增殖抑制基因p16和Rb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阐明胃癌细胞的增殖调控与凋亡间的关系.
作者:卢放根;林礼茂;凌奇荷;伍汉文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