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静;白增亮;李栋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并发症较多,如治疗不及时,预后不良.自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172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镜下置管扩张法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骶管麻醉后用F8/9.8肾盂输尿管镜检查尿道狭窄情况,直视下将F-3号输尿管导管通过狭窄段置入膀胱,再利用镜体本身及液压灌注泵的扩张作用,进一步扩大了狭窄段管腔,置入3根F-3或F-5号输尿管导管,以后每周给予递增不同型号的导尿管至F-22号,扩张狭窄段引流膀胱尿液,共治疗26例.结果:全部病例都在门诊治疗,6~8周后均可扩张至F-22号,拔管后自行排尿通畅,2例需定期做尿道扩张,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肾盂输尿管镜下置管扩张法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具有操作简单灵活、直视下进行,对病人打击小,损伤轻,恢复快,不需住院,费用低,疗效确切,可反复操作,是一种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新方法.
作者:王如岭;王勇;王亚非;乜新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出生后二十余天,因哭闹不止,眼分泌物过多,不能睁眼,来我院就诊.检查发现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球囊内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分泌物中检出淋病奈瑟菌,给予敏感药物毒霉素滴眼治疗,症状消失痊愈.
作者:丁凤荣;高乐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附件肿物是指卵巢、输卵管、卵巢冠生长的肿物,可分为囊性、实性、半囊半实性,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附件肿物的治疗均采用经腹手术切口,切口长于肿物直径的2~3 cm,一般在7~20 cm不等,以达到完整取出肿物而不破裂的目的.
作者:赵智;张磊磊;郭庆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磷是机体重要的无机物之一,参与生命物质的组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调节.磷的失衡轻则影响疾病的转归,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但在外科临床工作中,血清磷代谢失衡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有关腹部外科入院病人低磷血症的调查甚少,为此我们自2002年1月起对因腹部外科疾病入院治疗的107例病人进行了血清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春辉;王凤;周希环;董建丽;栾顺莲;陈强谱;欧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脂肪抽吸术于70年代在欧美兴起,80年代后期我国较普遍开展.由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严重并发症较低、手术效果较好,又不遗留明显瘢痕,故该手术逐渐成为一项日益受到关注的整形美容手术,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我国经济条件较好医疗单位使用超声吸脂机或电子吸脂机,因器材价格较昂贵,使脂肪抽吸术在基层医院开展受到一定限制.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和脂肪抽吸器(上海众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结合麻醉技术,在门诊进行脂肪抽吸术80例,142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培茂;赵云;藏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85-1999年间共收治男性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53例,其中有12例因伤情严重,不具备急症尿道修补术条件仅行单纯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伤后3~5个月行尿道后期修复术.现就修复术后排尿及勃起功能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寿传;刘廷宾;李吉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农村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98例有攻击行为者列为研究组,103例无攻击行为者列为对照组,重点根据两组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BPRS量表评分及病人妄想类别来探讨其导致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既往史中的暴力行为及酒精滥用,家族史中教育方式、家族成员之间关系及阳性家族史、个人史中曾受父母虐待,BPRS量表中思维障碍及敌对猜疑均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妄想类别两组间差别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病人攻击行为是多因素的,病理性妄想、家庭环境等是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元秀;孙爱群;袁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1年来,我科收治了以右侧胸痛为主诉而被误诊的病例4例,误诊时间12 h~2个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炳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因子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洛伐他汀治疗组35例及常规治疗组35例,比较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血浆ET-1、NO、6-keto-PGF1α、PAI-1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洛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TC、TG、LDL-C降低,HDL-C升高,有显著性差异;②洛伐他汀治疗2个月后,ET-1、PAI-1降低,NO、6-keto-PGF1α升高,有显著性差异;与常规治疗组相比,ET-1、PAI-1降低,NO、6-keto-PGF1α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纤溶活性.
作者:曹庆博;王东;刘云启;胡燕华;张玉传;马建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明显感染源,多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发生的细菌感染,是肝硬化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笔者分析了38例活动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并对这一感染并发症在临床诊治中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程立岩;崔敬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肝功能损害重,对患者劳动力影响大.笔者自2000年2月以来对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兰;刘维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强心剂或称正性肌力药物在20世纪40-70年代曾是治疗心衰重要的药物,近20余年来,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衰的治疗,强心剂已退居次要的地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强心剂已处于用不用皆可的地位.笔者复习新近文献,结合40余年治疗心衰的经验,对强心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作一重新评价.
作者:张文博;张贞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儿童风湿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成人有明显不同.首先,两者的病程有显著差别,不管治疗与否,其结果都有相当差异.另外,儿童对药物治疗的毒性反应不同于成人,原因在于处于发育阶段的机体有两个明显不同的特点:①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对毒性作用的耐受性大于成人;②药物对以后产生的功能有潜在的长期毒性.
作者:周玉梅;孙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病人合并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2001年4月至2002年6月本科收治的15例下肢骨折合并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临床查体,B超检查及深静脉造影确定诊断,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抗凝治疗,所有病人皆实行积极地肢体活动等预防措施.结果:所有15例病人都得到了准确地诊断,采用上述措施病人得到了顺利地康复.结论:对于易罹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积极地预防及积极治疗措施是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永涛;刘明廷;戚大春;张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腹腔内脓肿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首选外科手术.随着影像技术和介入治疗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B超导引经皮穿刺技术为常用.我们早采用的 PTCD 导管穿刺引流,导管太细,容易堵塞.自1995年改用膀胱穿刺造瘘管进行穿刺置管引流,共治疗4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平;王希玲;张金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易发生切口不愈,探究其原因,降低切口不愈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樊桂英;高秋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涎腺粘液囊肿是口腔颔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见于下唇及舌尖腹面.其治疗常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复发率和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有些病人不愿接受.作者于2000年1月-2002年10月,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行囊肿局部注射治疗下唇及舌尖腹面的粘液囊肿9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是否会引起患侧足背动脉搏动强弱的变化.方法:对122例单侧PLID者及100例正常人两侧足背动脉搏动的强弱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多数单侧PLID者患侧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明显减弱(占54.1%);与正常人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L5与S1神经根损害所引起的患侧足背动脉减弱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数PLID可引起患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此可作为PLID诊断体征之一.
作者:李峰虎;石士奎;李晓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会阴Ⅲ度裂伤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及时正确处理预后较好,但可致产妇住院时间延长,造成其心理创伤并影响其产后生活质量.如处理不好,可留有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后遗症[1].作者回顾会阴切开并Ⅲ度裂伤39例临床资料,探讨其防治措施.
作者:刘振銮;张素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