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注射液佐治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房秀芝;吕玉芝;宋田政;姚淑远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 支气管肺炎, 临床疗效
摘要:我们于1999年4月-2001年10月使用丹参注射液佐治支气管肺炎17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硬膜下血肿56例治疗体会

    据报道在颅脑损伤中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10%[1].我院自1996年3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此类病人56例,约占同期外伤性颅内血肿的7.2%,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思鼎;李虎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良反应分析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作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主要化疗药物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导致坏死性胰腺炎等严重副作用的病案已有报道,为避免发生以上严重后果,探讨中止用药的临床指征,我科对1994年10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应用L-Asp治疗的21例ALL患儿进行了严密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刘金香;薛永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压昼夜变异及硝酸酯药对其影响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期常于夜间病情加重,甚至猝死.血压作为一个综合反映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生理指标,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常规测血压,不能揭示昼夜节律变化的差异,而24 h动态血压监测,提供了能定时观察血压昼夜变化的手段.笔者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了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有无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同时应用硝酸酯类药静脉注射,观察对这种变化有无影响.

    作者:钱素泉;周晶华;庞明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回盲部套叠为多见,包括回结、回盲、回回、结结型,约占肠套叠总数的90%以上,小肠套叠较为少见,并且多发生在手术后,现将我院自1995-2002年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56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和平;张金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腰大池引流27例分析

    我院自1997年7月-2002年7月行腰大池引流,应用于颅底肿瘤术中引流及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后颅窝术后刀口漏、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共2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夏广文;邢海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56例失败分析

    目的:探索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佳适用范围.方法:将异位妊娠患者183例随机分两组:A组MTX 20 mg肌注连用5 d,B组MTX 50 mg/m2单次肌注.结果:两组治疗失败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包块<3 cm者成功率为81.8%;包块3~5 cm者成功率为65.3%;包块>5 cm者成功率为57.1%.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β-HCG<1 000 U/L者成功率为80.6%;1 000~5 000 U/L者成功率为76.5%;>5 000 U/L者成功率为37.5%,三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TX单次肌肉注射效果佳,异位妊娠包块<3 cm、血β-HCG<1 000 U/L者可以作为MTX保守治疗的指征.

    作者:张建海;延瑛;于云英;田红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细针穿刺细胞学对小儿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由于儿童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发育未臻完善,导致血清免疫学对诊断本病存在很大的误诊性[1,2].1994-2001年我科共做甲状腺细胞学诊断527例,其中小儿甲状腺87例,诊断桥本甲状腺炎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解建军;王德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造血干细胞输注联合大剂量化疗与常规化疗发生感染的对照研究

    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对化疗的反应与剂量密切相关,通过给患者超大剂量的化疗,可使其尽可能多的杀灭肿瘤细胞,而化疗药物的骨髓毒性所致的感染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造血干细胞体外保存后回输是克服化疗所致骨髓毒性的有效方法.由于细胞因子的发现和应用,使这一技术更简便易行.现将我院近年来在普通病房条件下进行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支持下,大剂量化疗发生感染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张小红;张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死产,临床处理较棘手.近年来我们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克新;闫玉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气雾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长程应用中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在支气管哮喘及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中长程使用,其疗效已被肯定,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否可长期使用,是否可使COPD患者基础肺功能得到改善,减慢病情的进展速度尚未定论.我们通过对布地奈德气雾剂在COPD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初步认为其是可行并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郝东;纪友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36例临床分析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在短期内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导致循环衰竭而危及产妇生命.目前,产后出血在产妇死亡原因中仍居首位.

    作者:蒋淑丽;曹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白质疏松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00例脑CT或MRI检查确诊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观察组)和70例脑CT或MRI正常者(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回声特点和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及Crouse积分.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4%,内膜粗糙发生率为30%,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者占25%,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23%,Crouse积分460.3;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15.7%,内膜粗造发生率为1.43%,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者占1.43%,无颈动脉狭窄,Crouse积分142.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白质疏松症明显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白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罗玉顺;刘少河;韩红燕;刘茜;任增光;刘吉良;李效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紧急避孕100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门诊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无防护性性交后72 h内要求避孕者100例,均符合米非司酮给药条件:①年龄20~40岁;②月经规律;③身体健康;④无禁忌证;⑤妊娠免疫试验阴性.

    作者:崔玉英;黄伟华;杨淑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开塞露塞肛治疗术后尿潴留

    术后尿潴留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留置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并且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笔者试用开塞露塞肛治疗术后尿潴留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霞;张霞;李巧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病人自控镇痛泵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过去一年中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除外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内分泌疾病及乳房发育缺陷,共1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52例,选用病人自控镇痛泵(PCA泵);B组为对照组46例,用度冷丁50 mg肌肉注射.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孕周、体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赵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亚硒酸钠减轻顺铂肾毒性的临床观察

    顺铂(DDP)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癌药,其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其中肾毒性为临床剂量限制毒性.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抗氧化剂、硒类、含巯基化合物均能对抗顺铂引起的肾毒性.我科自2002年6月开始采用大剂量顺铂化疗同时应用亚硒酸钠来减轻顺铂肾毒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秀;王振峰;刘广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祛痰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87年以来,运用具有燥湿祛痰、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滋补肝肾、壮骨生髓之功效的纯中药制剂--祛痰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50例,临床观察结果证实,总有效率达92%以上,收到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宝营;苏艳美;吕振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鞘内注射氨甲蝶呤加放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8例报告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生率较高,以小儿ALL高,成人ALL其次;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相对少见,其中M4、M5型发病率较高[1].CNS-L往往是急性白血病复发难治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报告我院近三年采取氨甲蝶呤鞘内注射加全颅、全脊髓放射治疗8例成人CNS-L病人,疗效较好,临床观察8~28个月,无1例CNS-L复发.

    作者:于文征;陈绍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纵隔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诊断(附8例报告)

    纵隔淋巴管瘤也称为淋巴管囊肿、囊样水瘤,是纵隔内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诊断本病困难,到目前为止仍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报道本病较少,现就我院自1976-2002年共遇见8例的X线和超声资料及其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殷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2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采用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血素症120例,并与每日口服小剂量苯巴比妥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彩霞;于凌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