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利;宋光乐;周纪平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和噻吗心安对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内压的相加性影响.方法:将2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A组病人给予拉坦前列素,B组病人给予噻吗心安,每日2次,连用1周.1周后所有病人两药联用计1周.结果:第1周后拉坦前列素治疗和噻吗心安治疗的眼内压分别降低(9.1±1.9)mmHg(下降31%)和(6.1±1.7)mmHg(下降25%).两药联用后A、B两组病人眼内压分别进一步降低(2.7±1.4)mmHg(下降13%)和(2.7±1.0)mmHg(下降15%).接受拉坦前列素的患者仅有短暂的轻度充血.结论:拉坦前列素和噻吗心安联用安全有效,即使眼内压在20 mmHg以下也可发挥相加作用.
作者:周玉梅;张晶;刘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难产率的影响.方法:对1 200例导乐陪伴分娩和800例非导乐分娩的难产原因、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难产的主要原因均为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宫缩乏力等.导乐陪伴分娩组的难产率显著低于非导乐陪伴分娩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显著降低难产率,不增高新生儿窒息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世舜;刘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多数继发于手术后,由于疾病、手术创伤导致机体消耗,加之部分病人术后制动等因素,其治疗上有一定特殊性.我院自1995年-2002年共诊治此类病人60例,其中以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单纯抗凝溶栓治疗30例,两组治疗对比结果如下.
作者:郭兆金;邵建东;张永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β-内啡肽在脑出血时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脑出血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β-内啡肽含量显著升高(P<0.001).结论:β-内啡肽对脑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长福;安国花;赵冬梅;王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在老年病人中比较常见,且一旦发生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因其发病诱因有一定的特殊性,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减少老年AFR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1994-2002年间老年ARF患者发病诱因作一分析.
作者:刘宝和;李秀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笔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9月,共行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72例,术后关节腔内注入利多卡因加副肾素结合CPM治疗,疗效评价如下.
作者:王黎明;李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腺苷是体内重要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对心脏功能有多方面的作用.近年来,通过对腺苷的生理效应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发现腺苷在心肌保护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燕振中;周其文;崔宝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耳鼻咽喉因其解剖位置深匿,一直是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难点之一,特别是颞骨位置深在,不显露于体表,在日常的教学和医学实践中,通过一般的教学方法,难以给医学生以直观、立体的空间概念,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作者就近10余年来的颞骨教学心得介绍如下,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作者:于子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7-2002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外伤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万绍杰;王运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从免疫学方面探讨中药白术的强身健体作用.方法:用100%白术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检测小鼠抗体产生能力、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的功能.结果:用药组小白鼠以上免疫学指标均有显著增强作用,与对照组相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未见有副反应.结论:口服白术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常云亭;孙吉兰;邱世翠;王志强;周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电磁刺激骨折愈合是近年来国内外骨科学界使用较广泛的新兴技术,电脑骨折愈合仪(EDIT)产生的内生电疗法对增强骨的机械性能、骨折的愈合、胀痛的消退、减轻疼痛均可产生明显的疗效,现就50例骨折患者骨折治疗中电脑骨折愈合仪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珍;薄明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也是给药的主要途径,因年龄及病情的差异,所需的液体量各不相同,目前我院自制的液体规格有每瓶100 mL、250 mL及500 mL三种,远不能满足儿科临床输液的需要,必须根据患儿之所需,将多余液体排掉,这既增加了工作量及污染机会,又造成了大量液体的浪费.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李永珍;刘素萍;张瑞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多年来干式、湿式存放无菌器械是临床常用的存放方式,在临床使用中发现,两种存放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优越性及不足.为选择一种佳存放方式,我们对干式和湿式无菌器械存放进行了20个月两组各60次的临床试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秀荣;冯玉英;谢昌华;王玉;方秀新;赵秋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地卡因的粘膜止痛作用,对100例粘膜病变引起疼痛的患者进行止痛并配合病因治疗,使患者康复过程无痛苦,受到患者欢迎,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高雪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性肺心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急性发作期常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低氧血症.通过药物配伍来提高疗效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1月治疗肺心病患者5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宝泉;宫红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由滑膜细胞合成,是关节液的主要成分,在滑膜关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自1999年始应用透明质酸钠行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治疗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
作者:卜祥斌;张俊;崔东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由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症状表现不一,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DCM无统一诊断标准[1],中晚期DCM亦需进行排除性诊断,因而在临床上误诊率极高.我院2001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57例DCM患者中,有24例误诊病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东;耿化之;谢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麻醉科自1996年10月-2002年5月共实施静吸复合麻醉3 068例,其中64例病人苏醒期出现梦幻、谵妄、情绪激动、烦躁、肌张力高、肌体乱动、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等兴奋症候群,现对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董明远;朱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自体移植小肠粘膜ATP酶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幼猪自体小肠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再灌注期间静脉滴注L-精氨酸150 mg/kg.观察再灌注24、48及72 h时肠粘膜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后48 h,实验组术后72 h肠粘膜Na+-K+-ATP酶活性较正常对照值明显增高;假手术组术后72 h较24、48 h,术后48 h较24 h的肠粘膜Na+-K+-ATP酶活性值显著增高.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间各时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幼猪小肠冷缺血再灌注操作后肠粘膜ATP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应用L-精氨酸并未明显增加ATP酶的活性.应用L-精氨酸预防移植小肠再灌注损伤粘膜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兴华;张元德;傅文政;刘希杰;傅廷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尿道下裂是一种因前尿道发育不全而致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阴茎畸形,是小儿泌尿系中常见的先天畸形.我院自1996年7月-2002年12月采用双带蒂阴囊皮瓣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峰;孙立国;张守建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