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氮平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房崇村;张凤桥;王春;王以云;成平

关键词:氯氮平, 副作用, 胆碱酯酶活性
摘要:目的:探讨氯氮平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测定胆碱酯酶活性,用PANSS、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2、4、6周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氮平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精子顶体膜蛋白的研究

    目的:研究提取和纯化与人卵透明带(HZP)作用更为密切的人精子膜蛋白,为改进精子包被抗原的制备方法和筛选避孕疫苗抗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悬浮离心法制备人精子膜蛋白混合溶液;②卵子热溶透析法制备HZP溶液;③将人精子膜蛋白混合溶液进行SDS-PAGE电泳,然后全胶电洗脱分别收集蛋白溶液30管;④梅花孔葡聚糖凝胶试验及精卵结合体外实验鉴定出阳性管;⑤以阳性管内的HZP特异精子膜蛋白溶液包被抗原进行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结果:SDS-PAGE电泳、梅花孔葡聚糖凝胶试验及精卵结合体外实验证实,与HZP结合的人精子膜蛋白有多种成分;全胶电洗脱后以第14管内成分之特异性强,与标准蛋白分子量对照,其分子量范围为48~53 kD.结论:以电洗脱转移法纯化、筛选的人精子膜蛋白是特异的,与HZP具极强相关性;以该精子膜蛋白包被抗原用于检测AsAb,其灵敏度更高,交叉反应会明显减少.

    作者:孙贻华;刁汇玲;赵春莉;李笑岩;王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调查分析

    随着抗生素新产品的开发和临床广泛应用,其滥用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造成药品的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不良反应增多,耐药菌株增加.笔者就我院三年来3个月的门诊处方中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刘呈华;李玉兰;李珂珂;张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消炎促愈油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发性口疮(RAU)是口腔粘膜中较顽固的慢性病之一,对该病目前国内外均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用药广而杂,疗效不确切,尤其是控制复发极为困难.我院自1998年1月采用本院制剂消炎促愈油局部涂搽治疗此病,临床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褚爱武;王玉;赵淑梅;王滨;王青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78例抑郁症伴焦虑障碍临床分析

    抑郁症病人伴有焦虑障碍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因此我们调查了部分住院病人及长期门诊随访病人以确定抑郁症伴焦虑障碍的频率,本文的焦虑障碍主要指CCMD-Ⅲ中神经症中的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及躯体形式障碍.

    作者:邱焕玲;李国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小儿咳嗽50例

    咳嗽是儿科呼吸道疾患的常见症状,因咳嗽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直接影响小儿的生活、饮食、睡眠、生长发育等,亦是病人反复就诊的原因所在.笔者自2002月2-6月,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小儿咳嗽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地卡因解除粘膜疼痛100例效果观察

    近年来,我们应用地卡因的粘膜止痛作用,对100例粘膜病变引起疼痛的患者进行止痛并配合病因治疗,使患者康复过程无痛苦,受到患者欢迎,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高雪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扩张型心肌病24例误诊分析

    由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症状表现不一,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DCM无统一诊断标准[1],中晚期DCM亦需进行排除性诊断,因而在临床上误诊率极高.我院2001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57例DCM患者中,有24例误诊病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东;耿化之;谢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氯氮平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测定胆碱酯酶活性,用PANSS、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2、4、6周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氮平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房崇村;张凤桥;王春;王以云;成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探讨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即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8月实施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48例为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53例为经典子宫全切术.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不增高术中出血及术后病率.结论: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为优越的手术方式.

    作者:管东东;吕耀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以哭闹为主诉的婴幼儿疾病150例临床分析

    哭闹是儿科疾病常见的主诉,为提高对本症相关疾病的认识,现将1998-2002年因哭闹就诊的150例患儿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张美娟;焦凤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一次性液体分装器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也是给药的主要途径,因年龄及病情的差异,所需的液体量各不相同,目前我院自制的液体规格有每瓶100 mL、250 mL及500 mL三种,远不能满足儿科临床输液的需要,必须根据患儿之所需,将多余液体排掉,这既增加了工作量及污染机会,又造成了大量液体的浪费.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李永珍;刘素萍;张瑞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单间隙椎间盘摘除术后3个椎间隙感染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因腰痛伴右臀部、下肢疼痛1年余加重1个月,于1999年4月12日经右侧开窗行L4/L5椎间盘摘除术,术后刀口愈合I/甲,腰腿疼痛消失,术后1个月在腰围保护下离床活动.一周后感冒一次,在当地肌注洁霉素后逐渐出现腰痛,放射至双侧髋部,卧床休息可减轻,于1999年6月1日来我院检查:

    作者:杨兆新;王本胜;黄兰昌;许永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

    腹腔镜手术是近十几年来在外科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技术,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干扰轻、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大的手术疤痕等优点,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内脏热损伤、腹内压增高、腹腔内脏血流变化、皮下气肿、气胸、气体栓塞、高碳酸血症、肩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本文就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综述如下.

    作者:徐秀杰;李雪梅;陈强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股沟疝手术损伤的预防和处理30例分析

    疝是一种常见症,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既普通而又复杂的手术,百余年来几经演进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医源性损伤也时有发生.Cooper谓疝手术是一种正确的解剖知识和手术技巧的完善结合.总结近20年来所见的医源性损伤30例,并就其预防和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文春利;宋光乐;周纪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静吸复合麻醉苏醒期兴奋原因分析

    我院麻醉科自1996年10月-2002年5月共实施静吸复合麻醉3 068例,其中64例病人苏醒期出现梦幻、谵妄、情绪激动、烦躁、肌张力高、肌体乱动、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等兴奋症候群,现对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董明远;朱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HC)是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之一,重在预防.我们应用粘膜保护剂美司钠,并水化、碱化尿液,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HC的发生,使HC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慧芳;高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多数继发于手术后,由于疾病、手术创伤导致机体消耗,加之部分病人术后制动等因素,其治疗上有一定特殊性.我院自1995年-2002年共诊治此类病人60例,其中以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单纯抗凝溶栓治疗30例,两组治疗对比结果如下.

    作者:郭兆金;邵建东;张永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口服罗红霉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其对UAP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UAP病人163例,所有病人接受强化药物治疗,随机分到罗红霉素组的病人自入院当天起给予罗红霉素150 mg,每日3次,疗程为30 d.结果:治疗30 d后CRP、FG水平在罗红霉素组明显下降(P<0.05),90 d时下降更明显(P<0.01);UAP罗红霉素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罗红霉素治疗组良好控制率87.6%,常规治疗组7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罗红霉素组3个月内AMI、死亡、被迫介入治疗、UAP复发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罗红霉素抗炎治疗明显降低炎性标志物水平,同时也明显改善UAP的近期预后.

    作者:崔家玉;高慧芳;孙蕙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难产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难产率的影响.方法:对1 200例导乐陪伴分娩和800例非导乐分娩的难产原因、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难产的主要原因均为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宫缩乏力等.导乐陪伴分娩组的难产率显著低于非导乐陪伴分娩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显著降低难产率,不增高新生儿窒息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世舜;刘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脑炎多颅神经损害的带状疱疹1例

    患者女性,33岁,因右侧头痛、耳聋、耳鸣10 d,加重伴眩晕、恶心呕吐、口眼歪斜、进食呛咳3 d入院.

    作者:商月茹;李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