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王际亮

关键词:β-羟丁酸,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40例正常人、45例糖尿病人和15例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中的β-羟丁酸含量,同时用酮体粉对血酮体定性检测.结果: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酮症酸中毒患者高于无酮症糖尿病患者(t=9.81,P<0.001).在无酮症糖尿病患者中β-羟丁酸阳性率高于酮体定性阳性率.结论:β-羟丁酸测定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及预防病情恶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血管病病变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病变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于接诊或入院2~48 h内行心电图(ECG)检查,1~4 d内行头颅CT定性和定位.结果:240例中心电图异常者198例,占82.5%,以缺血性ST-T改变为常见.其ECG异常改变与脑血管病病变性质无相关性(P>0.05),但各病变部位的ECG异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有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其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与病变部位及有无意识障碍有关,与病变性质无关.

    作者:张京玲;梁克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探讨一种简易、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我院对产妇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米索)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玉;王桂芬;司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肌肉组织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大鼠小腿肌肉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制备特异识别神经系统AChE的单克隆抗体,以该抗体作为一抗,酶标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坐骨神经损伤后0.5 、3 、12 h组,坐骨神经断点、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组织AChE含量.结果:坐骨神经损伤0.5 h后,断点处AChE含量高,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胫神经、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组织中AChE含量0.5 h时低,3 h时高,12 h时降低.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断点及其远端神经支配的肌肉组织中AChE的变化呈时间依赖性,但变化不一.

    作者:刘希伟;胡涛;赵冬梅;胡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40例诊治体会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特征,是婴儿期危重症之一,病死率和病残率高,易误诊;且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我科自1994-2000年诊治的40例报告如下.

    作者:端全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误诊10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病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27~61岁。发病到确诊时间5年以下者6例,5年以上者4例,长者达10年。

    作者:徐伟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发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气道反应性测定在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发病关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日本CHEST公司生产的气道反应测定仪(Astograph TCK-6100H),对哮喘、鼻炎和对照各30例进行了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通过呼吸阻力的变化测定气道反应性,根据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和分析气道敏感性.结果:哮喘组气道反应性增高为93.3%(28/30);鼻炎组73.3%(22/30);对照组10%(3/30).呼吸阻力水平各组间比较,哮喘组和鼻炎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哮喘和鼻炎患者均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表明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尹玉琴;孙英华;李明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

    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法,卫生部标准为对照品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文利用氧氟沙星在0.1mol*L-1氢氧化钠液和0.1 mol*L-1盐酸液中紫外光谱发生变化的特征,采用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氧氟沙星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不受注射液中辅料的干扰.

    作者:景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营养支持治疗危重新生儿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给予部分静脉营养(PPN)是否有助于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治愈率.方法:对60例危重新生儿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根据一般情况给予胃肠营养.观察组32例经外周静脉输入营养液,监测有关指标,并与对照组28例比较.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对危重新生儿至关重要,危重新生儿应用部分静脉营养安全有效.

    作者:任青;卢宪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长期应用三苯氧胺后子宫内膜的变化

    三苯氧胺(他莫昔芬Tamoxifen,TAM)是一种非甾体类雌激素拮抗剂,现在,已成为乳腺癌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首选内分泌治疗药物,无论对乳腺癌的缓解,复发的预防,还是患者的生存时间都有显著效果.但是TAM同时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1985年以来,有关乳腺癌患者应用TAM作为辅助治疗导致子宫内膜病变的报道越来越多,因此,乳腺癌长期应用TAM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是否增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成为当今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顾振鹏;袁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滨州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蛔虫病是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寄生虫病.<1991年滨州地区中小学生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城市中小学生平均感染率为56.7%,农村为68.9%.根据<滨州地区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滨州市于1995-1997年连续3年对滨州市中小学集中普服卫生部推荐的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片,每年服药率达98%以上.为评价驱虫效果,了解滨州市中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别于1998年6月、2000年6月对部分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兹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萍;石玉平;王淑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63例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出血,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逐步年轻化.它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自1998年1月至2001年3月,我院对63例重症高血压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士勇;张学芹;杨升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特点及治疗进展

    愈来愈多的糖尿病(DM)患者并发有心血管疾病.但是,DM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DM常并发血浆脂蛋白的产生及清除紊乱,血脂异常也可能是Ⅱ型DM的原发病理生理改变.DM血脂异常常见于Ⅱ型DM,是可治疗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作者:于苏国;孙吉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白介素-6及相关因子在腹部手术损伤中的变化

    手术在达到治疗效应的同时,也与感染及其它伤害性刺激一样,对机体稳态构成破坏,引起免疫内分泌系统等各方面的变化.白介素-6(IL-6)是机体急性应激反应中敏感、重要的一种标志物及介导物[1].笔者通过观察腹部手术中IL-6、内皮素(ET)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揭示手术对机体内在的损伤.

    作者:张加林;沙树贞;南芳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银杏叶片治疗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银杏叶片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及银杏内酯和白果酯,具有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和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现已应用于临床,作为抑郁症[1]的辅助治疗药物.为观察单用本药对抑郁状态的疗效及副反应,作者用银杏叶片与氯丙咪嗪进行双盲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武春忠;杨洪志;王艳;陈九义;冯春霞;黄世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婴幼儿肝脾触诊新法及应用

    左手肝脏触诊法 检查者位于患儿的左侧,左手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与拇指分开,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患儿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在反复触诊中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由于患儿不合作,且呼吸频率较快,触诊时不必强求触诊节奏与呼吸频率一致,只要部位、手法准确,反复触诊几次即可触清肝下缘.其他注意事项及测量方法同一般单手触诊法.

    作者:史继利;郭晓辉;张向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我国育龄妇女常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绝经后因失去避孕目的应在绝经一年内取出IUD.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绝经1年以上甚至10年仍未取环者.这些妇女,因绝经时间的延长,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使子宫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宫体及宫颈变硬,增加了取环的难度,易造成取环困难或失败,也有部分病例可造成子宫穿孔等并发症.近年来我们对绝经1年以上的妇女应用米索前列醇后再行取环术,明显提高了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智;郭庆枝;尹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的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我园乙肝疫苗全程注射的儿童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情况,我们对1995年9月-1999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幼儿园入托的3 14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在3 146名幼儿中,抗-HBs阳性者2 232人,占受检儿童的71.0%.其中男童1059人,占70.6%,女童1137人,占71.3%.

    作者:苏春芳;彭新国;郭峥;王爱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治疗围抗癌化疗期病人呕吐疗效探讨

    目的:筛选对化疗病人更有效的止吐方法.方法:胃复安为对照组,以恩丹西酮为主综合用药为观察组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以止吐效果为主要指标进行多侧面观察比较.结果:急性期和延迟期消化道反应防治(0~Ⅰ,下同)有效率分别是:对照组为42%、28%;观察组为94%、92%.结论:安定、地塞米松、恩丹西酮联合用药是较理想的抗癌化疗止吐处方.

    作者:田红;毕玉东;巩长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粘弹剂在角膜穿孔伤术中的应用

    角膜穿孔伤常见的并发症是虹膜脱出,常合并有前房异物或积血.能否使虹膜复位,以及安全地将前房异物或积血清除,对保护视力及Ⅱ期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随着显微技术及粘弹剂的临床应用,为角膜穿孔修复术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们在角膜穿孔修复术中应用粘弹剂,手术完成顺利,术后并发症减少,有效地保护了视力,兹将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青;张晶;王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76例临床与CT分析

    以往认为腔隙综合征是腔隙性梗塞所致,自CT问世以来,发现脑内小量出血也可引起腔隙性梗塞的表现,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1].近年来我们共收治此类病人76例,现结合CT分析如下.

    作者:高鹏亮;初荣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