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锟;刘东静;殷翠铃
患儿,男,9岁,因听力障碍旧诊.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体检正常,2岁后体态异常,容貌粗笨,智力发育迟缓,反应迟钝。双亲体健,表型正常,非近亲结婚。
作者:王爱婷;郑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迪银片与银屑灵冲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2周复诊1次.观察记录病情变化,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66例,痊愈9例(13.6%),显效29例(43.9%),有效率为57.5%.对照组60例,痊愈4例(6.7%),显效17例(28.3%),有效率为35%.两组有效率比较χ2=6.43,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迪银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锟;刘东静;殷翠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复治涂阳病例成因,探讨WHO推荐的复治化疗方案及管理方式(DOTS)成效.方法:收集全市1995-1999年完整的复治涂阳病例821份.结果:治疗不规则或未完成疗程者占78.6%,实施复治涂阳方案后,2、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3.2%、90%,治愈率达87.5%.结论:造成复治涂阳原因是用药不合理、间断或无规律用药、未完成疗程.采用WHO推荐的8个月短程方案,严格执行DOTS,治疗复治涂阳病人合理有效.
作者:霍丽丽;李益荣;张清华;路云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前,单纯肥胖症为世界范围内受关注的营养性疾病之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趋势[1,2].它不仅极大程度地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还是成人期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引起足够认识.笔者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栾绪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急诊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院内延迟时间及不同治疗时间的治疗效果,探讨缩短病人院内延迟时间的方法及溶栓治疗的有效时间窗.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急诊溶栓组经CT或MRI确诊后立即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住院溶栓组则在住院后进行.结果:急诊溶栓组病人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58 min,发病6 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9例(47.5%);住院溶栓组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120 min,发病6 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2例(30%).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6~48 h内溶栓仍有效.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缩短院内延迟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姜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40例正常人、45例糖尿病人和15例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中的β-羟丁酸含量,同时用酮体粉对血酮体定性检测.结果: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酮症酸中毒患者高于无酮症糖尿病患者(t=9.81,P<0.001).在无酮症糖尿病患者中β-羟丁酸阳性率高于酮体定性阳性率.结论:β-羟丁酸测定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及预防病情恶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际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法,卫生部标准为对照品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文利用氧氟沙星在0.1mol*L-1氢氧化钠液和0.1 mol*L-1盐酸液中紫外光谱发生变化的特征,采用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氧氟沙星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不受注射液中辅料的干扰.
作者:景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出血,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逐步年轻化.它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自1998年1月至2001年3月,我院对63例重症高血压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士勇;张学芹;杨升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大鼠小腿肌肉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制备特异识别神经系统AChE的单克隆抗体,以该抗体作为一抗,酶标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坐骨神经损伤后0.5 、3 、12 h组,坐骨神经断点、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组织AChE含量.结果:坐骨神经损伤0.5 h后,断点处AChE含量高,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胫神经、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组织中AChE含量0.5 h时低,3 h时高,12 h时降低.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断点及其远端神经支配的肌肉组织中AChE的变化呈时间依赖性,但变化不一.
作者:刘希伟;胡涛;赵冬梅;胡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HSP70与c-fos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喉癌组织中,HSP70与c-fos蛋白阳性等级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喉癌组织中,两者间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HSP70表达可能与喉癌细胞的增殖相关.
作者:李冰;张祥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特征,是婴儿期危重症之一,病死率和病残率高,易误诊;且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我科自1994-2000年诊治的40例报告如下.
作者:端全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银杏叶片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及银杏内酯和白果酯,具有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和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现已应用于临床,作为抑郁症[1]的辅助治疗药物.为观察单用本药对抑郁状态的疗效及副反应,作者用银杏叶片与氯丙咪嗪进行双盲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武春忠;杨洪志;王艳;陈九义;冯春霞;黄世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例1.男性,54岁.因腹胀、双下肢浮肿2年入院.于入院前1个月,在当地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给予保肝利尿等治疗,效果不佳.体检:皮肤无黄染及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浮肿明显并有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乙肝免疫标记物阴性,丙肝抗体阴性,肝功能正常.腹部B超示左肝及中肝静脉显示尚可,但在入下腔静脉处狭窄,显示不清.彩色多普勒示左及中肝静脉出现返流,肝右静脉不显示.X线下血管造影:下腔静脉近膈下见膜性充盈缺损,造影剂尚能通过入心房,部分造影剂返流.用带球囊导管在下腔静脉近心房处扩张,再次造影示膜性充盈缺损消失,造影剂通畅,无返流.术后2 d,患者腹胀、双下肢浮肿消失,1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汤志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病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27~61岁。发病到确诊时间5年以下者6例,5年以上者4例,长者达10年。
作者:徐伟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当前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衰的首选药物,它不仅能改善心衰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抑制神经内分泌活性,而且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促进血浆纤溶活性.一些大规模的临床随机试验都证实了ACEI可预防和延缓心衰的发生,明显降低无症状的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心衰发生率;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使心功能升级,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衰死亡率.
作者:张文博;安新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梅尼埃病为膜迷路积水所致,其特点是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恶心呕吐.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而儿童期发病者较少见,笔者于1999年发现家族性梅尼埃病一家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性,33岁.20 h前驾驶摩托车时,被直径约2 cm的圆钢迎面刺入右胸腔,感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无昏迷,被送往当地医院,给予右胸部伤口清创缝合,局部加压包扎,行右胸腔闭式引流及颈部气管切开,静滴抗炎药物,输血1 200 ml,并从气管内吸出较多鲜红色血痰.经上述处理后,病人症状无明显好转,且出现广泛皮下气肿,故转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神志清,急性痛苦病容,呼吸较急促,面、颈、胸、阴囊等处广泛皮下气肿,口唇轻度紫绀,颈部气管已切开,内置气管套管,右胸饱满,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见引流管与水封瓶相连,呈Ⅲ度漏气,胸骨右缘第3、4肋间凹陷并见直径约3 cm的伤口(已缝合),右肺语音颤弱,叩诊过清音,呼吸音低,闻及少许哮鸣音.拟诊为气管或支气管断裂,因病情危重,未行X线等检查.
作者:刘鹃;郭永祝;高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及贲门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结果:25例患者中,食管癌术后狭窄5例,晚期食管癌12例,晚期贲门癌3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2例,食管癌术后复发3例.3例吞咽困难0级患者经扩张治疗后恢复至2级;22例吞咽困难1级者,12例恢复至2级,10例恢复至3级,有效率为100%,疗效持续25~50 d,平均37.5 d.无大出血或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是治疗食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广利;朱培华;牟爱芹;许春华;陈传福;牟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极为常见,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们应用彩超高频探头对1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主要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以达到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之目的.
作者:卢洪涛;赵跃青;解朝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蝶鞍区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且是疾病的多发部位.随着CT、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及其分辨率的提高,鞍区更多的结构和病变得以显示和诊断.如冠状薄层高分辨率CT及MRI均能直接显示垂体,发现垂体微腺瘤.但蝶鞍区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变异较大,给断层影像诊断增加了困难.因此,研究和学习蝶鞍区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寻航;王靖;高凤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