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lynch子宫缝线术抢救产后出血成功1例

杨延冬;管东东;李法升

关键词:B-lynch子宫缝线, 产后出血, 分娩
摘要:患者25岁,停经39+5周,阴道流水半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LMP:2000年12月28日,G1P0.查体:T36.8℃,P 90次/min,R 22次/min,BP 16/9 kPa,一般情况好,心肺(-).腹围95 cm,宫高36 cm,LOA,胎心140次/min,无宫缩,宫口容指,先露-1,骨盆内外诊未见异常,棕黄色羊水断断续续自阴道流出.入院诊断:①39+5周妊娠;②胎儿窘迫(羊水Ⅲ度污染);③胎膜早破.入院后因患者家属要求剖宫产,遂完善必要辅助检查,急症行剖宫产.新生儿娩出顺利,Apgar评分1 min10分,体重3 780 g.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子宫收缩乏力,给予缩宫素40 u宫体注射,麦角新碱0.2 mg子宫下段注射,缩宫素40 u入液静点,米索400 μg塞肛,同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未见好转,并仍有活动性出血,遂行B-lynch子宫缝线术.具体如下:①将子宫由腹腔取出,再次检查辨认出血点,为子宫乏力致胎盘床大量出血,用两手加压宫体约10 min后,出血控制.②用10 mm圆针,1号无损伤可吸收线(或肠线)自切口右侧端下方3 cm处的切口下缘进针至宫腔.③缝针经宫腔至切口上缘距子宫右侧壁4 cm处的子宫前壁出针.④缝线沿子宫前壁拉至宫底可见加压于宫底与右侧宫角约3~4 cm处.⑤肠线由宫底垂直绕向后壁,与前壁出针相对称部位穿刺子宫后壁入宫腔,水平穿过宫腔至左侧后壁与右侧后壁进针处相对称部位出宫腔.⑥将缝线垂直通过宫底至子宫前壁.⑦缝针自切口上缘进宫腔,切口下缘出宫腔,至此在子宫表面从前壁至后壁可见两条缝线.⑧将缝线两端在助手双手加压的条件下牵拉,经加压见阴道内无出血,遂继续牵拉拉紧打结,常规缝合子宫下端横切口常规关腹.术后经输血800 ml,输浓缩红细胞2 u,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7 d后痊愈出院.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折断式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

    目前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种类较多,效果不一.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2月采用经皮折断式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牟善营;张学;亓光明;潘云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低位直肠癌经腹经肛门超低位切除28例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低位直肠癌占75%~85%.以前治疗方法多采用Miles手术,腹壁结肠造口.病人在饮食、社交、精神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部分病人拒绝手术治疗.近年来,大量病理和临床的观察及对直肠癌转移规律的研究,在确保根治的前提下,采取保留肛门的超低位切除术,提高了病人术后生活质量[1].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1年6月对28例低位直肠癌经腹经肛门超低位切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金刚;杜福智;张学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肌电图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慢性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非常严重,特别是周围神经的损害常见.我们对84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肌电图研究,发现94%有肯定的肌电图异常改变,其周围神经损害符合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延秋;张炜;刘树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纤维喉镜下YAG激光治疗声带囊肿

    我科1997-2000年应用纤维喉镜下YAG激光烧灼治疗声带囊肿1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文汇;刘丽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临床观察

    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是致盲率较高的主要眼病之一.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重要手段.近7年来,我们对58例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现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初宪华;张玉环;梁惠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黄芪是传统中药,能补诸虚,可固可托,具有益气补虚、升阳、固表排脓、消肿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笔者参考近年文献,将其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付之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胎儿宫内缺氧的心电图分析

    应用胎儿心电图(FECG)诊断胎儿宫内缺氧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检查手段.它能反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区分胎儿心电微细变化,是传统听诊和其它电子监护仪器不能替代的新型检查方法,对早期诊断和处理胎儿宫内缺氧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对321例孕妇进行胎儿心电图监护,把较完整的正常和异常胎儿心电图各100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耿军;赵晓飞;徐建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BVM阳性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测定的探讨

    近年来,HBV-DNA定量分析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对部分HBVM阳性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定量测定,旨在探讨患者血清携带HBVM与HBV-DNA检测结果的关系.

    作者:韩兆东;阮月芹;张元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B-lynch子宫缝线术抢救产后出血成功1例

    患者25岁,停经39+5周,阴道流水半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LMP:2000年12月28日,G1P0.查体:T36.8℃,P 90次/min,R 22次/min,BP 16/9 kPa,一般情况好,心肺(-).腹围95 cm,宫高36 cm,LOA,胎心140次/min,无宫缩,宫口容指,先露-1,骨盆内外诊未见异常,棕黄色羊水断断续续自阴道流出.入院诊断:①39+5周妊娠;②胎儿窘迫(羊水Ⅲ度污染);③胎膜早破.入院后因患者家属要求剖宫产,遂完善必要辅助检查,急症行剖宫产.新生儿娩出顺利,Apgar评分1 min10分,体重3 780 g.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子宫收缩乏力,给予缩宫素40 u宫体注射,麦角新碱0.2 mg子宫下段注射,缩宫素40 u入液静点,米索400 μg塞肛,同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未见好转,并仍有活动性出血,遂行B-lynch子宫缝线术.具体如下:①将子宫由腹腔取出,再次检查辨认出血点,为子宫乏力致胎盘床大量出血,用两手加压宫体约10 min后,出血控制.②用10 mm圆针,1号无损伤可吸收线(或肠线)自切口右侧端下方3 cm处的切口下缘进针至宫腔.③缝针经宫腔至切口上缘距子宫右侧壁4 cm处的子宫前壁出针.④缝线沿子宫前壁拉至宫底可见加压于宫底与右侧宫角约3~4 cm处.⑤肠线由宫底垂直绕向后壁,与前壁出针相对称部位穿刺子宫后壁入宫腔,水平穿过宫腔至左侧后壁与右侧后壁进针处相对称部位出宫腔.⑥将缝线垂直通过宫底至子宫前壁.⑦缝针自切口上缘进宫腔,切口下缘出宫腔,至此在子宫表面从前壁至后壁可见两条缝线.⑧将缝线两端在助手双手加压的条件下牵拉,经加压见阴道内无出血,遂继续牵拉拉紧打结,常规缝合子宫下端横切口常规关腹.术后经输血800 ml,输浓缩红细胞2 u,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7 d后痊愈出院.

    作者:杨延冬;管东东;李法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观察

    寻找有效、安全、方便、价格合理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方案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热点.我院对40例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DU)或胃溃疡(GU)并证实胃内感染HP的病人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并于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了解HP的根除情况及溃疡愈合情况,与28例经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甲硝唑三联治疗的病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30例综合治疗分析

    1996年至2001年4月我科共收治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30例,采用微波、手术及药物联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洪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子宫良性疾病经腹小横切口手术方法的改进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子宫手术的优点.方法:对本院因子宫良性疾病需手术治疗的150例行下腹小横切口手术,并对手术方法及步骤进行改良,与同期内子宫良性疾病需手术治疗的50例腹部正中纵切口进行比较及术后随访.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总出血量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及术后腹壁瘢痕形成等方面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研究组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术后病率低,切口愈合好,瘢痕形成小,无网膜及肠管粘连,病人痛苦小.

    作者:王桂梅;任爱兰;魏敏;李家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肠穿孔误诊为嵌顿疝1例分析

    病人,男,58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6 h,于1999年4月18日收住院.患者有斜疝病史7年,于6 h前因牲畜踢伤突感腹痛,下腹部较重.呈持续性疼痛且逐渐加重,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查体: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叩诊略呈鼓音,听诊肠鸣音消失,右侧腹股沟区见一倒梨状肿物,通向阴囊,大小为13 cm×11 cm×6 cm,质韧,有压痛,平卧后不缩小.胸腹透视提示:小肠轻微扩张,积气,有一小液平.诊断为嵌顿疝.即刻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术,术中见精索和阴囊内各层炎性水肿,呈现透明玻璃样,疝囊内有淡黄色液体,混有少量食物残渣,无肠管,考虑消化道穿孔.行疝修补术后,随行右侧剖腹探查切口入腹腔,见腹膜水肿,腹腔内约有300 ml渗液,有少量食物残渣混入其中,距回盲部约40 cm处回肠上,见一直径为0.4 cm裂口,有肠内容物溢出.周围有脓苔,即刻行肠穿孔修补术,用生理盐水、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放腹腔引流管一根,关腹,消炎治疗.8 d后病人拆线出院.

    作者:王秀玲;曹广风;劳万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久效磷对家兔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久效磷对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毒机制.方法:采用改进Hafemen法.结果:测得正常家兔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单位为27.24;家兔中毒6 h酶活力单位为23.68,中毒24 h酶活力单位为18.04,中毒36 h酶活力单位为27.26.经统计学方差分析各组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久效磷对家兔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刘长福;安国花;王桂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无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对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381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为4组,检测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分析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级心功能组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经χ2检验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除联律和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与心力衰竭的程度无关,但联律和持续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率增加.

    作者:宋耀祥;温云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青年与老年胃溃疡差异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性胃溃疡的特点.方法:比较105例60岁以上及281例60岁以下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内窥镜发现,并分析其差异.结果:发病因素在老年人中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的影响明显增加(P<0.05),吸烟及HP感染亦有增加;作为溃疡典型表现的上腹痛老年患者明显减少(P<0.05),消瘦、厌食、胸肩背部痛及吞咽痛增加;老年胃体、胃底高位溃疡发生率增高(P<0.05),直径1.5~2.5 cm的较大溃疡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胃溃疡老年与中青年对比发生了较多变化,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重视.

    作者:牟卫平;许春华;陈传福;吴广利;牟爱芹;崔淑华;朱培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阑尾类癌1例

    患者,女,4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部痛1 d入院.患者开始为脐周胀痛,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为持续性胀痛并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液体.查体:体温36℃,心肺(-),腹肌软,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血常规示WBC 6.6×109/L,L 0.263,N 0.645.入院后急症手术,术中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病理示:阑尾中段类癌,直径6 mm,累及浆膜层,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未见癌细胞.

    作者:于利伟;张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与SD-Ag治疗Ⅱ度烧伤疗效比较

    我院自2001年1月至12月共收治Ⅱ度烧伤患者61例,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磨痂术+东方1号药膏+氯霉素注射液)治疗36例(治疗组)和SD-Ag涂创25例(观察组),并进行比较,兹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刚;蒋淑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重建中的作用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给术眼带来严重损害,一般经阿托品散瞳、压迫包扎、激素及高渗剂(甘露醇、甘油合剂)的应用,多能自行恢复,但部分持续性浅前房或无前房者,不得不依靠手术重建前房.近10年来我们采用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行前房重建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青;张晶;王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博尔泰力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1例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抗病毒治疗是抑制乃至清除体内病毒,促进肝损害恢复,减少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的关键.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1月间对81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兰;朱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