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吕俊华;张连同;牟桂清

关键词:康莱特注射液, 恶性肿瘤
摘要:由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向广谱抗癌新药康莱特(KLT)注射液已在国内多家大中型医院得到广泛应用,成功治疗了各类恶性肿瘤患者20万余例.我科于1998年4月至2001年12月,应用KLT治疗对手术、放疗、化疗失败后因体质太差难以耐受放、化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败血症105例病原分析

    本院自1992-2000年共收治新生儿败血症病人300例,其中血培养阳性者105例(阳性率为35%),现对该组患儿的致病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维宝;刘清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发性血气胸10例治疗体会

    我院1995-2000年收治自发性血气胸10例,其中7例手术治疗,3例保守治疗.现将诊治体会特别是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吴哲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屈光状态变化

    白内障手术后角膜屈光状态的改变是影响术后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是目前常用的减少角膜散光的方法.现将我们采用该方法完成83例86眼角膜屈光状态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吕博文;孙洁;刘传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21例临床分析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因其临床生物学表现独特、治疗棘手、预后差而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笔者近5年来收治老年AML患者2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学霞;张化道;孙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应用内踝上皮支皮瓣6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部位:同侧踝部2例,同侧足跟部2例,对侧足背部1例,对侧内踝部1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4 cm~7 cm×10 cm.切取内踝上皮支皮瓣面积:4 cm×7 cm~8 cm×17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5例,皮瓣远端皮肤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痂下愈合.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局部转移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同侧或对侧下段、踝部及足跟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作者:张锴;范启申;孙书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粒皮移植焦痂皮覆盖的临床应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0~65岁.烧伤创面Ⅲ度面积>5%,入院时间2~7 h,长达16 h.植皮区多为躯干四肢各部位,供皮区以头皮为主.术前准备:①抗休克治疗,尿量、呼吸、脉搏、体温控制在理想范围内.②做各处创面组织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用有效抗生素.

    作者:耿玉友;王荣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肘关节损伤性骨化12例临床分析

    损伤性骨化,又称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指关节骨折或脱位后,在靠近关节的软组织中出现骨化块,是关节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作者自1995年至今共收治肘关节损伤性骨化病人1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笃浩;张培军;刘家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大咯血30例

    近年来我院收治30例大咯血病人,部分病人经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梅;尹丽霞;王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颈动脉超声和TCD对颈动脉系统TIA的诊断价值

    为探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对颈动脉系统TIA的诊断价值,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对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系统TIA的85例病人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延秋;张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治疗(附33例报告)

    踝关节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常需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软组织的修复和骨折端的高度稳定,对于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尤为重要.我院自1993-1999年共收治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桂海;张忠信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原因探讨

    笔者整理1991-2000年收治的轻型颅脑损伤病人1 026例,病情突然恶化12例,就其原因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4~70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1例,摔伤2例.

    作者:隋强波;孙华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临床分析

    数十年前人们就发现QT间期存在导联间的差异,但一直被认为是记录伪差所致未予重视.1985年Campbell等发现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因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这个概念.然而直到1990年才由Day等首先证实QT离散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QT离散度的变化进行临床分析,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牟世芬;张敏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卒中后抑郁的行为治疗

    脑卒中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抑郁是卒中后合并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1%~65%,较严重的抑郁为10%~27%.我院采用行为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张云;范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8例疗效观察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所致的常见病,多发生于45~55岁,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休克.治疗原则是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或诱导闭经及改善全身状况.常用的方法是刮宫、性激素治疗或破坏子宫内膜(如子宫内膜冷冻),效果不佳者行子宫切除.近年来我们利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8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尹秀琴;赵智;郭庆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雾化在眼科门诊的作用观察

    自1988年以来,我们将超声雾化应用于外眼病的治疗,用以取代滴眼剂及球结膜下注射,取得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荣;贾玉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家兔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家兔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双后肢缺血预处理(IPC)及肝脏缺血预处理(IPC)组家兔肝脏细胞及细胞器形态学的变化,并与正常组及单纯肝脏缺血再灌注(I/R)组进行比较.结果:双后肢IPC及肝脏IPC组肝细胞在光镜下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变化,电镜观察见细胞及各种细胞器的膜结构完好,线粒体嵴稍模糊,而I/R组光镜下可见肝细胞膜部分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线粒体嵴大量减少,有的线粒体髓样变性,有的内膜模糊不清,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结论:双后肢IPC与肝脏IPC具有同样的对抗I/R损伤、保护肝脏的作用.

    作者:吕忠船;荆鹏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用奥扎格雷注射液100 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对照组4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两组用药前后均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同时观察用药前后血流变,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4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变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扎格雷是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罗玉顺;刘少河;刘茜;刘吉良;尹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

    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多采用肌瘤摘除术、子宫切除术及激素治疗.鉴于外科手术的创伤大和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无疑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笔者对1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才;何凤丽;魏书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18例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甲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手术治疗18例甲亢合并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微小癌占83%(15/18).术前彩超检查15例,14例发现可疑结节;13例行癌侧叶全切除和对侧叶次全切除术,5例行双侧叶次全切除术,其中3例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二次行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16例,平均随访7年,1例死于癌肺转移,余者仍存活.结论:术前常规彩超检查发现可疑结节有助于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手术治疗应兼顾甲亢和甲癌.

    作者:夏修良;巩本刚;张同军;王建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己烯雌酚与利多卡因联合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46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特别是绝经期较长)妇女,其内生殖器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取环比较困难.我站自1998年5月-2001年5月对绝经后妇女取环前后应用己烯雌酚与利多卡因,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立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