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强波;孙华玲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用奥扎格雷注射液100 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对照组4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两组用药前后均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同时观察用药前后血流变,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4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变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扎格雷是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罗玉顺;刘少河;刘茜;刘吉良;尹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98年11月至2000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围生期心肌病38例,出院后随访1年,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林花;侯冬霞;崔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肾功能衰竭伴有活动性出血或伴出血倾向患者行血液透析(HD),应用普通肝素常规抗凝有加重出血的倾向,对此我们应用血仿膜肝素吸附法联合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恩亮;王清华;高慧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祛银合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祛银合剂(129例)和复方青黛丸(121例).3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口服祛银合剂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均得以治愈.结论:祛银合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未发现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同时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海田;张建明;王芳;庞曰亮;张玉杰;孙迎东;刘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所致的常见病,多发生于45~55岁,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休克.治疗原则是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或诱导闭经及改善全身状况.常用的方法是刮宫、性激素治疗或破坏子宫内膜(如子宫内膜冷冻),效果不佳者行子宫切除.近年来我们利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8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尹秀琴;赵智;郭庆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流产(简称药物流产),因其痛苦小,被广泛用于临床,其成功率各家报道不一.笔者对我院400例药物流产的病例,就孕周、孕次、胚囊径对其成功率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隋丽英;高永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骨科1990-1998年间共收治多发性损伤病人619例,其中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关节脱位的病人15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吉勇;徐东潭;赵艳玲;田凌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家兔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双后肢缺血预处理(IPC)及肝脏缺血预处理(IPC)组家兔肝脏细胞及细胞器形态学的变化,并与正常组及单纯肝脏缺血再灌注(I/R)组进行比较.结果:双后肢IPC及肝脏IPC组肝细胞在光镜下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变化,电镜观察见细胞及各种细胞器的膜结构完好,线粒体嵴稍模糊,而I/R组光镜下可见肝细胞膜部分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线粒体嵴大量减少,有的线粒体髓样变性,有的内膜模糊不清,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结论:双后肢IPC与肝脏IPC具有同样的对抗I/R损伤、保护肝脏的作用.
作者:吕忠船;荆鹏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30岁.因心慌、胸闷、气短10余年,加重4 d,于2001年2月10日入院.查体:口唇轻度紫绀,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呈抬举性,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二尖瓣区闻及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较柔和,不传导.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有固定性分裂.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口罗音.
作者:穆玉萍;邢向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应用病毒唑和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单疱)病毒角膜炎3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7例,单眼发病34例,双眼发病3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28~73岁;初发者29例,复发者8例;上皮性角膜炎26例,基质性角膜炎11例;发病时间5~21 d.
作者:赵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应用内踝上皮支皮瓣6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部位:同侧踝部2例,同侧足跟部2例,对侧足背部1例,对侧内踝部1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4 cm~7 cm×10 cm.切取内踝上皮支皮瓣面积:4 cm×7 cm~8 cm×17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5例,皮瓣远端皮肤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痂下愈合.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局部转移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同侧或对侧下段、踝部及足跟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作者:张锴;范启申;孙书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整理1991-2000年收治的轻型颅脑损伤病人1 026例,病情突然恶化12例,就其原因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4~70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1例,摔伤2例.
作者:隋强波;孙华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由于中药针剂成分复杂,在临床输液不良反应中,使用中药针剂发生的输液反应较多,所以对几种中药针剂与输液配伍的新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赵荣贤;钟卫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9年初至2001年底期间,作者对7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采用培哚普利与特拉唑嗪联用治疗8周,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孙金英;丁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数十年前人们就发现QT间期存在导联间的差异,但一直被认为是记录伪差所致未予重视.1985年Campbell等发现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因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这个概念.然而直到1990年才由Day等首先证实QT离散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QT离散度的变化进行临床分析,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牟世芬;张敏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肿瘤患者60Co放疗后引起局部皮肤变性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可使局部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受阻,进而导致病变以下部位水肿,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基于对微波热疗作用机制的理解,我们于1999年8月至2002年4月,对33例60Co放疗引起腹股沟皮下组织纤维化患者采用微波热疗,取得近期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郭毅;王克兰;于俊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95年7月-2000年3月,我们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13~65岁;受伤时间0.5~4 h.并髌骨粉碎性骨折2例,脾破裂1例.胫骨中上段骨折14例,下1/3段骨折11例,大面积皮肤挫裂伤2例.
作者:张景林;杨树玲;叶道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类型,它是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中间类型,治疗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预后,本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治疗UAP 60例,临床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秀华;商月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微波是目前治疗尖锐湿疣(CA)的首选方法之一,但同其他方法一样,存在治疗后复发的问题,我们采用微波、克疣淋、复方鸦胆子(GP)液联合治疗CA,取得了很好疗效.
作者:孙春梅;王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合并高血压的手术病人,因全身小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减退,术中常由于血压的剧烈波动产生严重并发症,增加了手术危险性.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达到佳麻醉效果,减少用药量,保持平稳的血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应用于高血压手术病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清;刘云;尹兆桂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