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王光义;黄光林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除一接受般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措施外的三周之内,采用心理康复和躯体功能康复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36例(41.9%)获得参与社会工作或学习的能力,44例(51.1%)达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6例(7%)病人长期卧床或植物生存.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在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或不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173例随机分两组,A组:米非司酮组88例,米非司酮5 mg口服,日一次;B组:米非司酮、甲基睾丸素组85例,米非司酮5 mg、甲基睾丸素5mg,口服,日一次.两组服药方法:从月经周期第一天开始,连服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行子宫内膜病检,观察子宫内膜变化;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副反应,并按期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内膜及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治疗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P<0.01),B组子宫和大肌瘤体积缩小较大.两组副反应类似且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多数患者月经逐渐恢复,肌瘤复发.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是更合理的方法,但停药后易复发,适于术前或围绝经期用药,无法替代手术治疗.

    作者:吴华梅;柴运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糖尿病病人胸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胸部手术的影响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胸部手术的32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瘘2例,肺内感染7例,心律失常2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例,泌尿系感染4例,低血糖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糖尿病患者胸部手术风险性大,术后并发症高.应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是开胸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作者:王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心痛定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

    膀胱痉挛是前列腺摘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80%,其疼痛程度远高于切口疼痛.如何预防和治疗膀胱痉挛,减轻病人痛苦是术后处理的关键之一.我们自1999年4月以来行前列腺摘除术202例,发生膀胱痉挛58例,采用心痛定、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3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魏玉江;文兆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

    近见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交通创伤及高处坠落伤已成为外科创伤的主要原因.腹部外伤患者就诊时往往病情危重而复杂,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护士应根据随诊人员的主诉和医生的查体情况迅速准确的分辨出伤员轻重程度,根据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抢救措施,与医生配合快速纠正休克,做好手术前的准备,争取尽快手术,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赵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和低血容量患者,特别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维持有意义,可保证治疗营养,并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由于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较多,良好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性病恐惧症的心理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性病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72名性病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与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性病恐惧症患者有36.11%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阳性因子从高到低是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结论 重视性痛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影响,针对不同状况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相应的心理护理,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张雪敏;陈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胸上中段食管癌后程加速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上段食管癌后程加速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的疗效.方法 112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56例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后超组),开始常规分割放疗,为5次/周,2.0 Gy/次,总量30 Gy/3周,然后改2次/天,1.5 Gy/次,间隔6小时以上,共2周.56例后程加速1周,腔内放疗2周(腔内组),腔内放疗采用低剂量率192 Ir,食管黏膜参考点剂量3.0Gy/次,每周一、周五,共2周,总量12Gy/4次.结果 后超组和腔内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8.2%、100%(P>0.05).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2%、51.7%(P>0.05);35.7%、37.5%(P>0.05),两组无差异显著性,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6%、73.2%;53.5%、57.1%(P>0.05),两组无差异显著性.结论 后程加速联和腔内放疗,能有效控制肿瘤,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红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丸含量测定方法的探索

    六味地黄丸为棕褐色的浓缩丸,味微甜、酸、略苦,它是由六味中药材组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诸药配伍,共奏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4].

    作者:李洪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组胚PBL模式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PBL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法,从2004级和2005级学生中,分别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实验组97人,采用PBL模式教学;对照组100人,采用传统模式教学.通过考试及考查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考试成绩试验组分别为82.16±12.24分和79.32±11.78分,对照组分别为71.25±10.36分和70.38±10.64分(P<0.05);课后提问题人数试验组584人次,对照组216人次.实验室开放学生到场率试验组78.2%,对照组21.1%.结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在培养临床思维、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优势,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齐云飞;裴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白血病细胞p53表达和化疗耐受的研究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P53表达水平及其与化疗耐受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结果 P53蛋白阴性者骨髓缓解率高于阳性者(P<0.05).5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P53蛋白阳性率为37.2%,不存在细胞类型不同的差别(P>0.05).P53蛋白表达不同与化疗耐受有影响.结论 人类急性白血病细胞P53蛋白阳性率很低,检测P53蛋白可以帮助判断白血病患者对化疗的敏感程度,指导预后.

    作者:关建民;刘粤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1例

    患者女性,17岁.右侧视野渐进性缺损3个月.查体:左、右眼视力分别为1.2、1.0,瞳孔对光反射尚可,眼底未见明显异常.CT示蝶鞍部位块状高密度影,大小为3 cm×2 cm×2 cm,增强扫描示中度强化.诊断:颅内占位.

    作者:杨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 对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从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到术后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术后康复指导,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60例患者均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能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

    许多妇女错误地认为,子宫是产生性感和保持女性力量的重要器官,切除子宫不仅会改变妇女形态,降低女性吸引力,而且也会减弱或丧失性欲,影响夫妻关系.因此,切除子宫对她们是一个极大的精神威胁[1].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对481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健康知识,消除顾虑,建立健康行为,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孔秋菊;蔡桂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除一接受般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措施外的三周之内,采用心理康复和躯体功能康复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36例(41.9%)获得参与社会工作或学习的能力,44例(51.1%)达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6例(7%)病人长期卧床或植物生存.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疗法在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光义;黄光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急诊病人术中的应用体会

    急诊手术患者多数为意外伤和突发病,其病情急,发病时间短,患者术前无心理适应过程,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故在术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个首要环节.现将近年来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香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减少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的风险大大提高,这是房颤的大危害之一.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5%,大于80岁近10%[1].

    作者:桑贤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40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腹腔镜下开窗术及挤压法排出输卵管妊娠物及用甲氨蝶呤(MTX)进行患侧局部输卵管系膜下注射,配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40例输卵管妊娠,术后行输卵管通液术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4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未发现持续性输卵管妊娠,血T-HCG平均13天下降至正常,输卵管通畅率达90%.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配合药物治疗,效果好,术后早期通液,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杨桂金;蔡桂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民族院校新生UPI调查分析

    目前许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重视.为了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谭杰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乳腺癌病理分型与超声分型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型与超声分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分型并与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分型对照,分析各型超声特点及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107例乳腺癌患者中超声发现局灶性病变103例,根据声像图表现分为5型:Ⅰ型(团块型)79例,病理为浸润性癌77例(97.47%),早期浸润性癌2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47%;Ⅱ型(结节型)11例,病理为浸润性癌9例,早期浸润性癌1例和原位癌1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10例(90.9%);Ⅲ型(导管型)6例,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原位癌2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3例(50%);Ⅰ型与Ⅱ型、Ⅱ型与Ⅲ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囊样型)2例,病理诊断为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2例;V型(弥漫型)3例,病理诊断早期浸润性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2例.余2例超声未见局灶性病变未予分型.107例乳腺癌超声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90.65%(97/107).超声对乳腺癌病灶内微小钙化灶显示率为39.25%(42/107),其中以导管型居多(3/6).结论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超声分型密切相关;导管型声像图为乳腺癌的不典型声像之一.微小钙化灶是超声诊断导管型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作者: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和特异癌基因98例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和特异基因的变化.方法 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在无菌条件下抽取0.3 ml骨髓液,培养24小时的制备染色体标本,应用G显带或R显带技术,镜下观察每份少分析20个中期分裂细胞.结果 9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细胞病中50例为正常核型,占51%,48例为异常核型,占49%.数目异常的34例中,其中超二倍体27例,亚二倍体7例,结构异常14例.结构异常组中,8例为t(9;22),占57%.发现结构异常组生存概率明显低于正常核型组(P<0.05),而超二倍体组(≥68条染色体的约三倍体除外)与正常核型组则无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 从分子水平上检测BCR-ABL和SIL-TAL-1融合基因则为ALL诊断提供特异的分子标志,因此,染色体检查和分子遗传学方法相结合,对于AL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爱菊;王学芳;王学贺;周长文;赵卫平;潘秋玉;杨爱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菏泽医学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