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股骨干内固定术后再骨折

陈长青;丁真奇;郭林新;练克俭;翟文亮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板, 骨移植, 骨折固定术, 内
摘要:目的:探讨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股骨干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干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4~57岁,平均31.2岁.粉碎性骨折7例,斜形骨折4例,横形骨折2例.8孔股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5例,8孔上肢有限接触加压钢板2例,6孔股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2例,8孔兰氏钢板4例.钢板断裂均发生在骨折端邻近钉孔处.全部采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加对侧异体脱蛋白骨板股骨双固定及自体髂骨移植术.结果: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32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个月,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的功能.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4.6%(11/13).结论:自体髂骨植骨钢板结合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再骨折效果好,可以达到骨折牢固固定的目的.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骨伤》杂志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辨析(1)

    [编者按]统计学方法在科研工作中的正确应用是决定科研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读者和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在审阅稿件的过程中.

    作者:柳伟伟;胡良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5例骶骨肿瘤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7~68岁,平均54.6岁.原发性肿瘤10例,转移性肿瘤5例.采用前方入路病灶清除5例,后方入路单纯病灶清除3例,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7例.术后根据肿瘤性质辅助放疗或化疗.结果:13例获随访,时间4个月~5年,所有患者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术后出现二便功能障碍加重,经保守对症治疗4个月后好转.1例脊索瘤和2例转移瘤于术后1~2年死于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骨巨细胞瘤于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未再手术.结论:根据骶骨肿瘤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得到较满意疗效.

    作者:王伟;尹宗生;胡勇;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绕肩推挤复位法治疗锁骨骨折

    背靠背移位的短斜形锁骨骨折临床较多见,手法复位难度大,常需采用手术治疗.自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绕肩推挤复位法手法复位治疗背靠背移位的短斜形锁骨骨折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本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胫骨上端感染创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岁.应用改进的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仅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敷料逐渐愈合.所有患者肌瓣和其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3个月~4年,平均21个月,供区愈合良好,未发现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肌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功林;章鸣;郭翱;丁法明;王干生;荆浩;凌爱军;彭俊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TGF-β促纤维化机制及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影响伤口愈合与瘢痕形成的重要生物因子,它能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凋亡,同时刺激细胞外基质沉积和胶原过度产生.TGr-β的生物作用受到很多相关因子的调节(核心蛋白聚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中药治疗纤维化及瘢痕有其独特疗效,在减少瘢痕的同时能加速伤口愈合.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单味中药或中药复方能通过减少TGF-β的表达而抑制纤雏化,终减轻瘢痕形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TGF-β调控瘢痕形成的机制和中药通过控制TGF-β的作用而减少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荣国;周卫;章永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71例(76足),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m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加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71例(76足)中,发生早期并发症13足,其中浅层切口裂开伴感染2足,深层切口裂开伴感染1足,尖端伤口坏死7足,骨髓炎1足,腓肠神经损伤2足;晚期发生距下关节炎2足.71倒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9个月.按Kerr术后疗效评分标准:优34足,良32足,可9足,差1足.结论: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只要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就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疗效;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坚平;张俊杰;孔丽萍;田耜奇;杨顺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闭合撬拨加手法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并不少见,治疗方法及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闭合撬拨加手法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0例32足,疗效满意.

    作者:余剑清;洪安围;陈良信;邢承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重建

    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出现髋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时,通常需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髋臼重建方法包括结构性植骨、高髋臼旋转中心、旋转中心内移等,但如何针对不同的病例选择合适的方法存在较大争议[1].

    作者:章军辉;冯建翔;狄正林;何志勇;徐荣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诊常见多发伤的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多发伤伤情严重,死亡率高,在诊断和治疗上均存在较多困难,早期及时正确的救治,对抢救患者生命以及远期疗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有错误均可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1].

    作者:马民;侯莹;吴玉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应用三角架闭合复位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三角架对胫骨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胫骨骨折126例,男76例,女50例;年龄25~68岁,平均38岁.闭合性骨折86例,开放性骨折40例(Gustilo分类Ⅰ和Ⅱ型).AO分型:A型49例,B型41例,C型36例.应用三角架支撑对胫骨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126例随访10~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肢体、关节功能恢复Johner-Wruhs法评定疗效:优103例,良18例,可5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的理想方法,术中常规静力固定,闭合复位,不剥离骨膜,减少了感染率及并发症.应用三角架减轻手术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并且易于复位.

    作者:柴纪伟;吴立生;张存华;徐亮;魏京军;吴仕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载脂蛋白A1、B基因多态性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B基因多态性对非刨伤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中国北方汉族143例ANFH患者和92例正常人分别扩增含Apo AI基因启动子-75 bp和第一内舍子+83 bp及Apo B基因Eco RI、XbaI和3-VNTR的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多态性.结果:Apo A1基因启动子-75 bp处,ANFH患者中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G/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Apo AI内舍子+83 bp位点,Apo B基因Eco RI、Xba I位点和3-VNTR区域ANFH患者组和正常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po A1基因启动子区域-75bp位点A/A型可能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易感基因之一,但未能发现Apo A1第一内舍子+83 bp位点及Apo B基因Eco RI、XbaI和3-VNTR位点多态性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汪晓燕;牛晓红;陈卫衡;林娜;宋剑南;陈冰;金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短重建钉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随着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的上升趋势及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应用短重建钉微创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现将临床应用体会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跃;金阳;王彦人;卢泽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内镜下两点单侧钩切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的两点单侧钩切法切断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压迫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临床治疗原发性11例13侧(左侧3例,右侧6例,双侧2例)43~68岁女性腕管综合征患者.全部患者均有桡侧3个半指的指端刺痛觉减退,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11例大鱼际肌萎缩,同时4例存在拇指对掌功能减弱.术中局部麻醉,分别采取近侧腕横纹线处,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1 cm皮肤横切口(入口)和患者拇指大桡侧外展位,拇指尺侧平行线与中环指间的长轴线交叉点向尺侧1 cm处呈45°切口(出口).预制隧道后入口处置入腕关节镜,由出口插入钩刀.钩刀钩住腕横韧带近段后,内镜随钩刀移动而远行,全程镜视下由近及远切断腕横韧带.结果:患者经随访4~20个月全部疗效满意,捏握功能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时恢复至S3+M3以上.无血管、神经或屈肌腱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两点单侧钩切法操作步骤简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君;桑秋凌;李墨;赵文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闭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指骨骨折

    2001年8月至2006年10月,对40例手指闭合性新鲜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取得满意临床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6~72岁.

    作者:单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分为侧方型及中央型,采用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2例,均为男性;年龄23~40岁,平均30岁;病程17.9个月.侧方型10例,其中离断骨决位于L4椎体后下缘1例,L5椎体后上缘3例,S1椎体后上缘6例,均合并同侧椎间盘突出;中央型2例,离断骨块均位于S1椎体后上缘.侧方型采用单侧椎板间开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后缘骨块;中央型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后缘骨决.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2.5个月.按照Macnab术后评定标准:优10例,良2例.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的优点,可完整摘除椎体后缘骨块,是一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钮心刚;张红梅;严力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读者·作者·编者1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掌心石膏模握式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

    指骨骨折是手部常见骨折,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作者采用掌心石膏模型垫加绷带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68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炯成;叶佩佳;许晓怡;李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Pilon骨折是胫骨下端累及关节面的压缩骨折,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自1999年2月至2004年10月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Ⅱ~Ⅲ型(Ruedi-Allgower分型)高能量Pilon骨折,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益魁;周飞翔;徐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腰痛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统计分析,在西方国家约有50%~80%的成人患有腰痛,其中1/4需要就诊[1].腰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症是脊柱外科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

    作者:李光磊;魏勇;齐尚锋;朱海波;段强民;吕云亮;路世勇;李福东;徐宏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骨盆骨折合并女性生殖器损伤9例报告

    骨盆骨折合并女性生殖器损伤较少见,误诊率高.1987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73例骨盆骨折,其中合并女性生殖器损伤10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福财;姜长明;唐开;孙立众;姜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