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赵新瑞;王卫峰;曹长华

关键词:结核, 肺/药物疗法, 左氧氟沙星/治疗应用,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对肺结核的疗效、适宜剂量以及在我国应用的前景.方法将91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短程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5%和84.1%;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9%和97.7%.胸部X线改善,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7.8%和97.7%,两组分别有58.8%和47.1%的空洞闭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3.2%和7.8%. 结论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好的抗结核活性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菌有很好的杀灭、抑制作用,且使用安全.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并室间隔缺损1例

    患儿,女,58天,因咳嗽、气喘3天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于生后1个月易哭闹、吃奶差、乏力,近3天出现咳嗽,气喘,逐渐加重,不伴发热.父母非近亲婚配,母孕期健康,2年前曾患宫外孕,无化学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体检:体温36.5℃,心率146次/分,呼吸68次/分,体重3500g.气喘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胸部外观无畸形,左肺中下部叩浊,右肺及左肺上部可闻及哮鸣音,右肺底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左肺中下部呼吸音低,心音覆盖.

    作者:李莉;邵宝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骨折病人褥疮预防新方法

    目的探讨骨折病人用卫生巾垫预防褥疮的效果. 方法将220例胸腰椎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用卫生巾垫,对照组用气圈或海绵垫. 结果两组褥疮发生率均为0,观察组皮肤潮红率约1.67%,对照组皮肤潮红率为58%.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显著. 结论卫生巾垫吸潮、透气、表面柔软,使皮肤干燥,可有效的预防褥疮的发生.

    作者:刘瑞兰;任庆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独立的临床及病理类型的肿瘤.根据其临床特点又可称为癌性乳腺炎或乳腺炎样癌及急性乳腺癌.1 临床表现炎性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0~54岁,大多数发生于绝经后的早期. 临床特点是肿瘤发展快,病程常为数周或数月.乳房表面皮肤红肿至少占乳房表面1/3以上,皮肤增厚,有时有疼痛,热感,皮肤亦有桔皮样改变,腋淋巴结常有肿大.肿瘤很快可累及整个乳房,以后表面皮肤出现卫星结节等.病理检查皮内及皮下的淋巴管内常有癌细胞,并常有血管或淋巴管侵犯.

    作者:戴荣国;毛海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简便方法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次性输液器在应用中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现介绍几种方便、简易的方法:(1)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一般血管都可使用此法.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丹参注射液、脑活素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脑活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6例患儿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对照组)28例,普通治疗合并丹参注射液、脑活素治疗组(观察组)38例,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恢复、反射恢复、肌张力恢复、平均住院天数4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对于HIE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丹参注射液、脑活素治疗,疗效明显提高,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减少,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作者:葛惠兴;李功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甲酰四氢叶酸、氟脲嘧啶、顺铂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酰四氢叶酸、氟脲嘧啶、顺铂组成的方案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初治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用甲酰四氢叶酸、氟脲嘧啶、顺铂组成联合化疗方案LFD,计划每个病人至少用2周期,多用6周期,观察LFP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化疗的毒副作用.结果 LFD方案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有效率为55.3%,1、2、3年生存率为67.3%、42.1%、28.3%;影响疗效的因素为月经状态、转移部位、转移器官数目、是否接受过含蒽环类药物的辅助化疗、术后无复发生存间期;主要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等,心脏毒性轻微,Ⅲ、Ⅳ度毒性发生率低,病人耐受性好,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LFP方案是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有效方案,毒副作用多轻微,特别是心脏毒性小,耐受性好,可做为一线方案.

    作者:陈尔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高频喷射通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1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伴中间综合征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8例进行高频喷射通气,B组57例进行间歇正压通气和间歇指令性通气,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结果 A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其死亡率3.4%,低血压发生率1.7%,肺部感染发生率1.7%,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伴中间综合征患者行高频喷射通气治疗,通气频率快,气道压、胸内压低,对循环干扰小,优于间歇正压通气.

    作者:于桂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

    近1年间 ,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大59岁,小15岁,均为在校师生.湿热型9例,热毒型6例.中药基本方剂:湿热型用芍药20g,当归、黄连各9g, 槟榔、木香、甘草(炙)各5g,大黄、黄芩、官桂各 9g.热毒型用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西药:均在治疗同时给PPA 0.5、复方SMZ 2片各日服3次.用药1周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象改变.疗效判定为痊愈:3天症状明显减轻, 1周临床症状消失,血象正常.显效:用药1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象好转.有效:用药1周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血象好转.无效:用药1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血象无明显变化.疗效:9例湿热型病人治愈8例,显效1例,6例热毒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93.3%,有效率为100%.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与多巴胺在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应. 方法筛选符合肺心病心衰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观察两组心衰改善的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69.75%,两组比较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 对照组为15%,两组比较,P<0.05. 结论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用于治疗肺心病、心衰患者可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功能,抑制高碳酸血症,改善肾循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慧琴;边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护理诊断分类及分析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不同的社会、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方法系统观察了92例住院肿瘤患者社会、心理方面护理诊断分类及发生频率,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不同分期患者的社会、心理护理诊断分类进行分析.结果具有焦虑和惧怕心理的患者达50%以上;30%~40%的患者存有抑郁、无望、无能为力和调适障碍;近10%的患者存在不合作及潜在性暴力行为.近1/2的患者家庭应付能力低下(妥协和失去能力).男性患者无望感和社交活动障碍较女性患者多,少部分年轻患者具有潜在的暴力行为,中年(31~55岁)患者焦虑、抑郁、预期性哀伤和调适障碍均较显著;而老年患者抑郁、孤独感、家庭应付能力低下和社会隔离相对较多.结论不同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状态,受到性别、年龄、职业、病期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引起许多问题,这些为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作者:任庆运;张玉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32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32例中晚期膀胱癌先行介入治疗,再手术切除.结果 32例膀胱癌完全缓解(CR)率为71.9%.结论介入治疗中晚期膀胱的手术提供了良好基础,对一部分原本行扩大切除术甚至全切的患者实行单纯部分切除术,从而保留了膀胱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王艾秋;高凤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济宁市任城区1990~1999年疫情特征分析

    目的试通过对任城区十年疫情特征进行分析,掌握其规律,为今后制定相应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任城区十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时间聚集性用合量合成表示法进行探讨,数据用χ2检验处理.结果本区总体发病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四类传染病十年总发病构成比为:肠道类80.62%,虫媒及动物源性类11.48%,呼吸道类7.67%,血源及性病类0.23%.发病时间聚集性M值均小于30.结论今后应继续加强以肠道传染病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大<防治法>的实施力度,才能控制发病.

    作者:孙秋菊;昝雪荣;张国庆;陈代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的感染在不同科室、感染部位、年龄组及住院日的分布,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月发生医院感染的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医院感染在内科系统、呼吸道部位、6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及住院日10天内感染率高.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对策主要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做好病室的清洁消毒工作;切断感染链;严格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合理应用化学消毒剂;合理应用抗生毒;定期准确地进行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认真向工作人员及病人、陪人宣传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对年老体弱、重症患者采取单人单病室治疗,专人护理,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

    作者:赵玉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13例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非手术方法保守治疗:禁饮食,持续有效的胃肠碱压;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微量元素;加强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结果 13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愈.结论对该症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保守治疗.

    作者:李步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消炎合剂治疗慢性胃炎36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消炎合剂治疗慢性胃炎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28~76岁,平均49岁.病程1~18年,平均12年,均做过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肥厚性胃炎3例.

    作者:冯保军;王世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U波改变对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

    U波在心电图上较小,因而易被忽视,近年来研究发现U波改变与冠心病、高血压有密切关系,故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综述如下. 正常U波:U波是在T波后0.02~0.04秒出现的圆钝状的低平波,其方向与T波相同,时限0.10~0.30秒,V2、V3导联可高达0.2~0.3mv,肢体导联波幅低,一般在0.1~0.15mv,额面电轴+ 60°[1],鲁端等报道正常组U波振幅在- 0.02~ 0.12mv[2],U波时限0.17±0.02秒,U波上升支较快,下降支较缓慢,Ta-Ua间期为0.19±0.024秒.U波异常为U波倒置、U波增高、U波低平等,这些改变对冠心病、高血压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吕凤真;赵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干扰素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首先用干扰素300万u,肌肉注射,15天, 然后300万u,肌肉注射,90天,疗程为半年,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的出现并报告主管医师及时处理.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40.0%, HBeAg阴转率42.86%,发热等副反应发生率7.0%.结论干扰素是目前国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理想的药物,疗效可靠、及时,此外妥善的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任爱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对肺结核的疗效、适宜剂量以及在我国应用的前景.方法将91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短程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5%和84.1%;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9%和97.7%.胸部X线改善,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7.8%和97.7%,两组分别有58.8%和47.1%的空洞闭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3.2%和7.8%. 结论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好的抗结核活性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菌有很好的杀灭、抑制作用,且使用安全.

    作者:赵新瑞;王卫峰;曹长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

    患儿男,出生30 分钟.因发现全身潮红和表皮起皱、剥脱30分钟入院.其母产前(孕 34周)不明原因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经腹壁 B超检查发现系前置胎盘(部分性),未发现其它异常情况.在当地医院行期待疗法 1周,出血量无明显减少,且孕母渐出现乏力、面黄等贫血症状,决定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出生时羊水清亮,患儿生后无窒息,哭声响亮. Apgar评分 1分钟为10分, 5分钟为 8分,但全身潮红,表皮松弛,一经轻轻摩擦即可出现皱纹或大片剥脱.为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迅速转入我院新生儿科.体格检查:体温不升,心率132次/分 ,呼吸 42次/分 ,体重2198g,血压8.27/5.73kPa .发育差,神志清晰,反应稍差,呼吸稍促,哭闹不安.全身潮红,其上表皮起皱,无水疱,尼氏征阳性,表皮剥落后,可见鲜红糜烂面.前囟平软,双瞳孔等大等圆,双肺呼吸音略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心率132次/分钟,心律规整,心音有力,无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张力略低.拥抱、觅食、吸吮、握持反射均减弱.

    作者:李清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MTT比色法在晚期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晚期恶性肿瘤体外药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MTT法检测了38例胸腹水标本对几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不同个体之间对药物的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一药物的抑制率以DDP、ADM、EDR、CP、VP-16较高. 结论用MTT法快速药敏选药可使化疗个体化,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沈肖方;靳韶华;沈肖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菏泽医学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