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块螺钉锁定防止胫骨中上段骨折髓内钉固定术中成角畸形

姚剑飞;康两期;丁真奇;翟文亮

关键词: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畸形
摘要:目前,髓内钉固定已成为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首选,但对于胫腓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髓内钉固定时容易出现骨折端成角畸形.如何满意复位及维持复位后的稳定性,成为临床上治疗胫腓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的一大难题.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骨软骨瘤致股动脉中下段压迫性闭塞1例

    患者,男,44岁,2006年7月18日因右小腿挤压伤致右胫腓骨中段粉碎性骨折4 h入院.入院查体除右小腿中段肿胀、畸形、压痛、异常活动、无神经血管损伤指征外,于双膝关节内侧及右膝关节后侧均可触及皮下骨性突起,无明显压痛,皮温皮色正常,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足部感觉及运动均正常.

    作者:杨建华;王林森;朱立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带股骨大粗隆稳定钢板的动力髋螺钉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不稳定型股骨粗降部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效果欠佳,术后可出现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并发髋内翻畸形等[1].

    作者:吴向武;潘宏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缺损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11~72岁,平均39.4岁.骨缺损部位:胸腰椎38例,跟骨25例,胫骨15例,股骨7例,肱骨近端3例,桡骨远端5例,近节指骨1例.骨缺损原因:骨折塌陷复位后骨缺损63例,骨髓炎20例,骨囊肿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内生软骨瘤1例.骨缺损范围为1 cm×1 cm~4 cm×20 cm,用CPC填充修复,CPC充填量为3~42 g,其中单纯CPC填充修复74例(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38例,骨折复位后空腔充填25例,良性骨肿瘤病灶刮除后充填11例),载药CPC填充修复骨髓炎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9.6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未见过敏或毒性反应,无皮疹或高热,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切口无瘙痒感.随访时X线片显示,植入CPC与宿主骨接触紧密,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完全或大部分恢复,未见脱落现象,随访时部分患者CPC部分降解成骨.9例发生术后伤口渗出,为淡黄色清亮稀薄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经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理想的骨替代品,载药CPC是治疗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张西峰;黄洪斌;吴英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对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63~92岁,平均74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7例,ⅢB型16例,Ⅳ型3例.均为新鲜骨折.采用钢丝固定重建大粗隆,再扩髓并固定假体,或先固定假体,随后固定大粗隆骨折块.结果:26例中12例发生低蛋白血症,8例低钾血症,17例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20例随访1~2年,平均17个月,16例生活可自理,无假体下沉,行走无疼痛或轻微疼痛.1例人工股骨头反复脱位,但能手法复位.3例髋部疼痛较重需要口服止痛药物.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分:优13例,良3例,中4例.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党晓谦;王坤正;柏传毅;时志斌;宋金辉;王春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下颈椎经关节螺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中下颈椎(C2-C7)后路螺钉钢板(棒)固定作为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技术已被国际公认,而技术的关键就在于螺钉锚点的提供,即螺钉的植入技术.常采用的下颈椎(C3-C7)后路螺钉植入技术足侧块螺钉固定技术.

    作者:赵刘军;徐荣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喙锁结构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修复的方法众多,从2002年5月起,对锁骨钩钢板(clavicular hook plate,CHP)的应用与传统的动力性喙锁稳定结构重建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该技术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选择运用的价值.

    作者:张启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强骨宝方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强骨宝方提取液直接添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从2只1~2日龄SD乳鼠颅盖骨中分离出成骨细胞,鉴定细胞并传代培养后,分为对照组与4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用终浓度为100、50、10、5μg/ml的强骨宝方提取液加入成骨细胞培养体系,对照组用不合强骨宝方提取液的培养基培养,应用MTT比色法、ALP含量测定、矿化结节形成等分别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100、50及10μg/ml浓度的强骨宝方提取液均具有促进体外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矿化的作用,以100μg/ml与50μg/ml促进作用强.结论:每毫升含生药2 g的强骨宝方提取液,pH=7.0,50μg/ml的添加浓度可能适合于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成骨能力.

    作者:苏友新;郑良朴;陈智能;杨连梓;王和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悬垂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8例

    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采用改良悬垂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均1次成功,简便快捷,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6~58岁,平均34岁.

    作者:耿登峰;刘英霞;李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接骨续筋丸影响骨折愈合过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丸治疗骨折后骨痂质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生长激素(GH)的变化,探讨接骨续筋丸对骨痂改造塑形期的影响.方法:将68例入选病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28~64岁)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治疗组采用接骨续筋丸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普黄酮和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痂X线评分、骨痂BMD、血清ALP及GH的改变及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骨痂BMD、血清AL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骨痂X线评分、血清GH、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接骨续筋丸对骨折后骨痂改造塑形期愈合有促进作用.

    作者:柳景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骨不连中的应用

    2003年3月-2006年3月,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23例,取得满意疗效.我们所使用的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为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注册号:国药管械(准)字2000第310212号,产品标准号Q/JY.Y02-2000).

    作者:王国胜;吴明;石卫星;刘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8例

    桡骨远端骨折是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1].2001-2004年应用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8例,随访6~22个月,平均15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西民;逄成;于会林;庄建;王宝山;仲崇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块螺钉锁定防止胫骨中上段骨折髓内钉固定术中成角畸形

    目前,髓内钉固定已成为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首选,但对于胫腓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髓内钉固定时容易出现骨折端成角畸形.如何满意复位及维持复位后的稳定性,成为临床上治疗胫腓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的一大难题.

    作者:姚剑飞;康两期;丁真奇;翟文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在各种创伤后骨折治疗中,骨不连的治疗仍然是全世界骨科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据相关资料统计,美国每年发生的约600万骨折患者中,约5%~10%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1].

    作者:刘欣伟;牛云飞;张春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韧带修复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多由直接暴力所致.近年来,这类损伤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较多,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自2004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韧带修复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鹏雍;韦寿宏;麦荫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肩胛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肩胛骨骨折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3~62岁,平均42岁.全部采用后入路肩胛外缘切口,如有肩胛冈骨折或肩峰骨折另作辅助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8周,按Hardegger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3例,良5例.无钢板断裂、松脱,骨折移位,骨不愈合,感染,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后外侧缘切口内固定肩胛骨外侧缘、肩胛冈治疗肩胛骨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作者:童贤平;朱峰;卢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带蒂皮瓣治疗前臂软组织缺损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机器伤数量亦随之增加,肘部以远前臂及手部可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外露,处理不当,可引起肢体伤残,甚至有截肢危险,同时修复治疗存在困难.自2001年起对5例采用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脐旁皮瓣治疗前臂软组织缺损,所有皮瓣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

    作者:魏学庆;胡思斌;沈国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柔肝复方及单味药提取物对体外培养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及关节软骨低聚基质蛋白分泌的研究

    目的:探讨柔肝单味药提取物金利胶囊及复方养血软坚胶囊对体外培养人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及关节软骨低聚基质蛋白(COMP)分泌的影响.方法:分阶段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以1×105/cm2密度接种3代内细胞,研究设正常对照组及金利胶囊与养血软坚胶囊2个药物干预组.药物直接添加体外培养体系,添加终浓度为10 mg/ml.以MTS/PMS法观察不同药物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在接种1、3、5 d时增殖情况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软骨细胞COMP分泌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金利胶囊及养血软坚胶囊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能力(P>0.05),但在各用药组内,细胞增殖能力在1~3 d时间段较3~5 d时间段明显增强(P>0.05).各药物组有上调人OA软骨细胞分泌COMP的作用,但组间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药干预后,柔肝单味药提取物金利胶囊及复方养血软坚胶囊可以促进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泌COMP,细胞增殖能力在1~3 d时间段较3~5 d时间段明显增强,但2组药物之间未见有明显差异.

    作者:曹月龙;王翔;冯伟;王顺春;徐宇;詹红生;石印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皮克氏针撬拨与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尤其是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若不能得到良好而稳定的骨折复位固定,易出现长期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甚至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作者:刘新功;端木群力;黄东辉;赵琦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组合式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部骨不连

    目的:探讨改进的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16~59岁,平均32.5岁.4例并发神经损伤,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45°(10°~55°).均应用组合式植骨+组合式内固定方法重建肱骨髁部.结果:12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12例均获得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术后4.5个月(3.5~10.0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明显改善.按照HSS肘关节评分标准,术前平均(57.16±1.75)分与术后平均(89.53±2.67)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317,P<0.01).结论:组合式植骨+组合式内固定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真正实现肱骨髁部的解剖重建和多点位、多维空间的加压固定,同步实现骨愈合与关节功能康复,是治疗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鹏;张春才;许硕贵;苏佳灿;王家林;禹宝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丹参及其相关制剂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国内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研究中丹参对于骨折愈合中各方面的影响.丹参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能够明显改善骨折处局部血液供应,对各种与修复有关的细胞的作用亦有利于它们更好地修复骨创伤,对骨折愈合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可提高骨折断端的强度.本综述以期进一步探讨丹参药里作用的机制,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贺旭峰;沈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