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骨软骨瘤致股动脉中下段压迫性闭塞1例

杨建华;王林森;朱立国

关键词:骨软骨瘤, 动脉闭塞性疾病, 股动脉
摘要:患者,男,44岁,2006年7月18日因右小腿挤压伤致右胫腓骨中段粉碎性骨折4 h入院.入院查体除右小腿中段肿胀、畸形、压痛、异常活动、无神经血管损伤指征外,于双膝关节内侧及右膝关节后侧均可触及皮下骨性突起,无明显压痛,皮温皮色正常,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足部感觉及运动均正常.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在各种创伤后骨折治疗中,骨不连的治疗仍然是全世界骨科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据相关资料统计,美国每年发生的约600万骨折患者中,约5%~10%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1].

    作者:刘欣伟;牛云飞;张春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带蒂皮瓣治疗前臂软组织缺损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机器伤数量亦随之增加,肘部以远前臂及手部可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外露,处理不当,可引起肢体伤残,甚至有截肢危险,同时修复治疗存在困难.自2001年起对5例采用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脐旁皮瓣治疗前臂软组织缺损,所有皮瓣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

    作者:魏学庆;胡思斌;沈国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远端骨折锁钉操作总结

    目前旧产股骨带锁髓内钉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往往由于远端锁钉操作困难,而困扰骨科同行,如何解决此问题,自2001年1月-2005年2月总结了6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嵩峰;陈桂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足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颈性眩晕是其为常见的症状,为临床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采用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8例,疗效颇佳,报告如下.

    作者:王守星;王守永;李德宪;黄凤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Pilon骨折34例

    Pilon骨折是涉及胫骨踝关节面损伤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近年来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多,该类型骨折有增加的趋势,自2000-2005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Pilon骨折3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谢波;周立波;王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侧前方减压、植骨加Z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逐渐成为创伤脊柱外科的常见病.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常累及三柱,以前中柱破坏为重,致压物常来自脊髓前方,往往需要行侧前方减压.

    作者:王章富;洪正华;陈海啸;林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软骨瘤致股动脉中下段压迫性闭塞1例

    患者,男,44岁,2006年7月18日因右小腿挤压伤致右胫腓骨中段粉碎性骨折4 h入院.入院查体除右小腿中段肿胀、畸形、压痛、异常活动、无神经血管损伤指征外,于双膝关节内侧及右膝关节后侧均可触及皮下骨性突起,无明显压痛,皮温皮色正常,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足部感觉及运动均正常.

    作者:杨建华;王林森;朱立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治疗骨不连中的应用

    2003年3月-2006年3月,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23例,取得满意疗效.我们所使用的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为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注册号:国药管械(准)字2000第310212号,产品标准号Q/JY.Y02-2000).

    作者:王国胜;吴明;石卫星;刘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韧带修复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多由直接暴力所致.近年来,这类损伤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较多,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自2004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韧带修复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鹏雍;韦寿宏;麦荫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接骨续筋丸影响骨折愈合过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丸治疗骨折后骨痂质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生长激素(GH)的变化,探讨接骨续筋丸对骨痂改造塑形期的影响.方法:将68例入选病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28~64岁)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治疗组采用接骨续筋丸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普黄酮和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痂X线评分、骨痂BMD、血清ALP及GH的改变及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骨痂BMD、血清AL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骨痂X线评分、血清GH、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接骨续筋丸对骨折后骨痂改造塑形期愈合有促进作用.

    作者:柳景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丹参及其相关制剂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国内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研究中丹参对于骨折愈合中各方面的影响.丹参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能够明显改善骨折处局部血液供应,对各种与修复有关的细胞的作用亦有利于它们更好地修复骨创伤,对骨折愈合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可提高骨折断端的强度.本综述以期进一步探讨丹参药里作用的机制,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贺旭峰;沈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对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63~92岁,平均74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7例,ⅢB型16例,Ⅳ型3例.均为新鲜骨折.采用钢丝固定重建大粗隆,再扩髓并固定假体,或先固定假体,随后固定大粗隆骨折块.结果:26例中12例发生低蛋白血症,8例低钾血症,17例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20例随访1~2年,平均17个月,16例生活可自理,无假体下沉,行走无疼痛或轻微疼痛.1例人工股骨头反复脱位,但能手法复位.3例髋部疼痛较重需要口服止痛药物.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分:优13例,良3例,中4例.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党晓谦;王坤正;柏传毅;时志斌;宋金辉;王春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柔肝复方及单味药提取物对体外培养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及关节软骨低聚基质蛋白分泌的研究

    目的:探讨柔肝单味药提取物金利胶囊及复方养血软坚胶囊对体外培养人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及关节软骨低聚基质蛋白(COMP)分泌的影响.方法:分阶段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以1×105/cm2密度接种3代内细胞,研究设正常对照组及金利胶囊与养血软坚胶囊2个药物干预组.药物直接添加体外培养体系,添加终浓度为10 mg/ml.以MTS/PMS法观察不同药物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在接种1、3、5 d时增殖情况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软骨细胞COMP分泌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金利胶囊及养血软坚胶囊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能力(P>0.05),但在各用药组内,细胞增殖能力在1~3 d时间段较3~5 d时间段明显增强(P>0.05).各药物组有上调人OA软骨细胞分泌COMP的作用,但组间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药干预后,柔肝单味药提取物金利胶囊及复方养血软坚胶囊可以促进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泌COMP,细胞增殖能力在1~3 d时间段较3~5 d时间段明显增强,但2组药物之间未见有明显差异.

    作者:曹月龙;王翔;冯伟;王顺春;徐宇;詹红生;石印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距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的特点、类型、手术方法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组距骨骨折39例,其中男29例,女10例;年龄23~55岁,平均32.5岁.骨折根据Hawkins分型方法:Ⅰ型骨折5例,Ⅱ型骨折25例,Ⅲ型骨折9例.Ⅰ型骨折采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Ⅱ、Ⅲ型骨折行急诊手术,其中Ⅱ型骨折采用前外侧切口暴露,解剖复位,2枚松质骨拉力螺钉交叉内固定;Ⅲ型骨折采用踝前内侧切口暴露,解剖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伴有内踝骨折时同时复位内固定,并以自体髂骨块跨骨折线嵌入植骨.术后短腿石膏管形外固定12~24周,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后拆石膏行不负重下踝关节活动,骨折线消失后恢复伤前活动.结果:除2例失访外,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6年,平均3年.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评定:优12例(32.4%),良17例(45.9%),可6例(16.2%),差2例(5.4%),优良率为78.4%.结论:距骨骨折通过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自体髂骨块嵌入植骨、局部封闭、理疗等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残率.

    作者:吴国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生理性成骨力值概念治疗骨折与骨不连——兼论MO现象与有效固定

    治疗骨折与术后合并的骨不连,至今仍是骨创伤领域的难题之一.研究分析当前的学术思想,探索更接近骨愈合规律的理念与技术,是必然的学术趋势.

    作者:张春才;禹宝庆;许硕贵;苏佳灿;王家林;牛云飞;康庆林;付青格;任可;张鹏;高堂成;张雪松;严望军;王冠军;汪光晔;万岷;李波;孙建伟;王仁;丛永健;杨郁野;郑医红;李格当;刘欣伟;管华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高,效果不理想,是骨科领域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自1996-2005年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1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勇;李东升;冯峰;古建立;黄满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苏氏正骨法与外固定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比较苏氏正骨法结合外固定与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的疗效.方法:本组240例胫骨平台骨折中男185例,女55例;年龄24~64岁,平均42岁.随机分为外固定组(A组)和内固定组(B组),每组120例,分别采用苏氏整复手法结合外固定器(A组)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B组)治疗,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2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4个月,按临床功能评分标准:A组优25例,良88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94.17%;B组优11例.良86例.可23例,差0例,优良率80.83%.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苏氏正骨法与外固定结合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越膝外固定器限制膝关节活动,需进一步改进成带活动轴可屈曲式外固定器.

    作者:杨兆宏;苏继承;邱晗;肖健;柳伟;雷利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块螺钉锁定防止胫骨中上段骨折髓内钉固定术中成角畸形

    目前,髓内钉固定已成为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首选,但对于胫腓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髓内钉固定时容易出现骨折端成角畸形.如何满意复位及维持复位后的稳定性,成为临床上治疗胫腓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的一大难题.

    作者:姚剑飞;康两期;丁真奇;翟文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皮克氏针撬拨与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尤其是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若不能得到良好而稳定的骨折复位固定,易出现长期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甚至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作者:刘新功;端木群力;黄东辉;赵琦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悬垂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8例

    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采用改良悬垂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均1次成功,简便快捷,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6~58岁,平均34岁.

    作者:耿登峰;刘英霞;李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