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给氧联合左侧卧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

张忠芹;王洪玲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氧疗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给氧联合左侧卧位对新生儿HIE的影响及随访研究.方法 对123例37~40周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入院后在常规监护及心理安慰基础上,给予待产孕妇吸氧2L/min、2次/日、30min/次,并配合左侧卧位,分娩时产程给氧及生后新生儿吸氧30min;对照组60例常规监护及心理安慰,据观察情况对症处理.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生后NBNA各项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对3、6、12、18、24、72、84、96个月智能发育商(DQ)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病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待产孕妇早期给氧联合左侧卧位对新生儿,能减轻脑灌注损伤,减少后遗症.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心脏诊疗中心的急症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心脏中心中对协助急危重症的诊断及监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心脏中心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共26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接受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68例患者中,引起心力衰竭相关疾病146例,引起大量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相关疾病86例,其他36例,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假性动脉瘤12例,肺栓塞13例,其中5例发现肺动脉内栓子,8例出现肺栓塞的间接征象,主动脉夹层10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脱落1例.结论 床旁超声心动图可为危重和急症心血管疾病迅速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评估心脏功能、治疗效果、预后和指导治疗.

    作者:卢启秀;徐勤成;孙晓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69例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11月采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EVLT)、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CEAP临床分类C4级以上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69例临床资料. 结果平均随访21月,本组69例76条肢体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平均4.3支,患肢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下肢曲张浅静脉全消失,肿胀大多明显缓解,足靴区皮炎、湿疹消失,色素沉着变浅或消失,溃疡愈合无复发.全组无皮瓣坏死.结论 交通静脉离断术是治疗较严重(C4级以上)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治疗静脉性溃疡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永胜;刘咸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理治疗对冠心病伴抑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伴有抑郁的冠心病人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观察心理治疗抑郁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指标等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中选取符合实验条件者70名,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进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冥思疗法16周.结果 前后比较,实验组Beck抑郁分值、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有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对存在抑郁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抑郁的缓解或消除,可以降低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康复期发生心原性猝死的概率.

    作者:李文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奥美沙坦关键中间体的新合成方法

    目的 合成抗高血压新药奥美沙坦的关键中间体2-丙基-1H-咪唑-4,5-二羧酸二乙酯. 方法以价廉易得、可再生的酒石酸为起始原料,经混酸硝化后与醛氨溶液缩合,再经酯化制得.结果 取代了文献中有毒的原料,改进了合成工艺,总收率提高到70%.结论 以酒石酸为起始原料的改进后的合成方法收率提高,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温新民;崔晓秋;刘玉凤;高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矽肺治疗与预防研究进展

    矽肺是因长期大量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俗称矽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古老、影响范围广泛的职业病.矽肺一旦发生,呈进行性发展,不仅严重危害矽尘接触工人的健康,严重降低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终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2].目前,我国矽肺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其造成的身体危害及经济损失已被广泛关注,成为影响到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矽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3].

    作者:靳清汉;张家鹏;岳喜同;刘爱林;鲁文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组与精蛋白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治疗组比较,评价血糖控制稳定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诺和灵30R,B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血脂变化,并运用CGMS观察血糖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A、B组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比较,B组较A组的ET-1水平(50.08±4.57)pg/mL与(55.47±5.41)pg/mL降低更明显(P<0.05),NO水平(35.26±10.34)μmol/L与(32.31±12.04)μmol/L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B组的血糖值标准差较A组低(1.4±0.4)与(2.3±0.5)(P<0.05),B组治疗后夜间血糖≤3.0mmol/L的时间百分比较A组低(2.56±0.79)%与(5.88±1.96)%(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基础胰岛素治疗,并联合应用瑞格列奈治疗血糖波动性小,血管内皮功能可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宋丽娟;王旭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18 高敏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心脏病心衰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缺血性心脏病心衰的相关性,探讨IL-18、hsCRP与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功能状况之间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50例,观察其IL-18和hsCRP的变化.结果 缺血性心脏病组IL-18和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心功能状态的恶化,IL-18和hsCRP逐渐升高,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IL-18和hsCRP的比较,随着冠脉病变加重,IL-18和hsCRP明显升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衰患者的IL-18和hsCRP值明显升高,提示心衰轻重与炎性反应轻重相关.对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越重,IL-18和hsCRP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血清IL-18和hsCRP越高.本研究提示血清IL-18和hsCRP测定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对评估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和临床疗效有价值.

    作者:孙树印;屈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女童尿道断裂Ⅰ期吻合术治疗体会

    我们自1997年6月至2007年9月收治3例女孩尿道断裂,急症行Ⅰ期尿道吻合均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福军;王蕊;江延秋;江伟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D44v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CD44v5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5在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CD44v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9%,但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Ⅱ级、Ⅲ级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复发组的CD44v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CD44v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复发有一定的关系,CD44v5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杨金三;郭洪敏;聂志奎;李林;刘庆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罗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合并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合并脂肪肝患者肝功的影响,确定疗效,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代谢综合征合并脂肪肝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饮食运动控制组(DT组)23例,罗格列酮联合饮食运动控制组(RDT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超声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DT组ALT 、AST、HDL-C、TG、TC较前均有所下降,但仅TG、TC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DT组ALT 、AST、TG、TC、HDL-C较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RDT组比DT组参数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罗格列酮有助于早期代谢综合征合并脂肪肝肝功的恢复,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作者:王庆芬;王旭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早期给氧联合左侧卧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给氧联合左侧卧位对新生儿HIE的影响及随访研究.方法 对123例37~40周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入院后在常规监护及心理安慰基础上,给予待产孕妇吸氧2L/min、2次/日、30min/次,并配合左侧卧位,分娩时产程给氧及生后新生儿吸氧30min;对照组60例常规监护及心理安慰,据观察情况对症处理.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生后NBNA各项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对3、6、12、18、24、72、84、96个月智能发育商(DQ)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病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待产孕妇早期给氧联合左侧卧位对新生儿,能减轻脑灌注损伤,减少后遗症.

    作者:张忠芹;王洪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62例小儿药疹临床分析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灌肠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上出现的炎症性改变,临床表现为红肿、瘙痒、皮疹和糜烂等症状,是皮肤科和儿科治疗中常见的疾病.由于小儿较成人的机体免疫应答缓和,小儿药疹与成人药疹又有不同的特点.笔者对2000年8月至2008年8月本院皮肤科和小儿科住院确诊的小儿药疹162例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R对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对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进行MR扫描,均行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亮血黑血技术扫描,及电影序列.结果 35例患者,经MR检查,均确诊为主动脉缩窄,合并室缺1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5例,结果与手术及DSA检查结果相一致,电影序列可动态观察主动脉扩张和收缩时狭窄的变化及狭窄的程度.结论 MR成像对主动脉缩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手术后的随访观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美芹;张现坡;孙新海;李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健儿防惊汤对高热惊厥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健儿防惊汤对高热惊厥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6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各组病例发热期间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对照组于发热期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口服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热退1周后加用自拟健儿防惊汤中药口服.随访观察2a,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热次数、免疫球蛋白数值有无差异.结果 经随访观察,治疗组发热次数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数值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 (P<0.01),后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健儿防惊汤具有增强患儿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有精神病性症状与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症状特点和护理要点,以提高对抑郁症自杀的防范.方法 对83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133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在阳性家族史、内倾性格、临床症状中的自责自罪和自杀行为方面显著高于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伴有的症状依次为罪恶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疑病妄想,治疗大多采用三环抗抑郁剂合并抗精神病药.结论 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护理措施也不同.

    作者:田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微量甲醛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改进GB/T 18204.26<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中的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影响条件.方法 对显色温度和显色时间、入射光波长及显色剂酸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该方法检出限为0.058μg/5mL,线性范围0.1~2.0μg/5mL,加标回收率93%~97%.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简单、快速,可用于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作者:赵艳霞;陈雁君;李宁;程晓平;张建萍;郭建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由于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被触发而导致的主动性死亡,它对维持机体平衡,控制细胞数量,对抗异常细胞增殖,清除体内有害细胞起重要的作用.凋亡途径中关键的机制是以酶原形式存在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的活化.活化的caspase能有限地水解多种蛋白质,导致细胞的分解.本文就凋亡相关基因介绍凋亡与胶质瘤的关系.

    作者:曹慧玲;崔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有机锗蒽醌酰胺和有机锗萘酚酯倍半氧化物的合成及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 合成更强抗癌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研究分子结构和抗癌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首先合成了 4 种含蒽醌酰胺和萘酯基团的新型有机锗化合物,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研究它们的结构.用MTT 方法研究化合物对人白血病癌细胞(K562)的抑制作用.结果 4种化合物对K562的IC50 分别为11.2,16.3,4.8,9.3μmol/L.而参照物2-氨基蒽醌和1-萘酚的IC50分别为771和282μmol/L,Ge-132对体外培养细胞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对Ge-132进行结构修饰,合成的新型有机锗化合物具有抑制体外培养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上官国强;李雪;赵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精液密度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精液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用于评价男性生殖能力的临床检验项目,精子密度是精液分析中的基本参数之一.目前精子密度检测普遍使用的方法有血细胞计数板法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法(CASA).对这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一直存有争议,本研究通过一种与精子头部直径相近的质控株对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在精子密度检测中的可靠性、可行性.

    作者:牛焕付;王雪楠;曹井贺;李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罗格列酮非诺贝特对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脂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对2型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脂成分、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将门诊初诊的患者156例分三组,单纯高血糖患者组,用罗格列酮治疗;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用非诺贝特治疗;高血糖加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治疗;干预时间为三个月.干预前后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血压、脂肪含量水平.正常对照:查体中心健康查体者,根据年龄、性别、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脂肪含量和体重指数进行筛选,取52人作正常对照.作各组间干预后比较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非诺贝特组干预后,体重、体重指数、脂肪含量、脂肪体积均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TG水平降低;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降低,TG、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非诺贝特加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TG、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将低,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都可以增强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非诺贝特可以降低脂肪含量,罗格列酮可以降低血压,联合应用其对胰岛素敏感性、血压和体脂的影响没有协同作用.

    作者:边德志;张帆;温芬;李佳保;高燕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