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朱云民;孙晓斐;徐勤成;张申;丛培玲;任长杰;郝丽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研究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并发症.方法 对8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外科组40例和TCVSD组40例进行了3~10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结果 TCVSD组38例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5%),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2例(均小于2mm),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外科手术组全部手术成功,无死亡,术后出现残余分流1例(3~4mm),心包积液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2组间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而术前、后比较各组组内LVEDD、LVEF、LAD、SPAP、FS均P<0.05;术后组间比较LVEDD、LVEF、LAD、FS 、SPAPP均 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VSD术组与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DSA及仿真内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三维DSA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2例患者所做三维DSA影像与传统二维DSA进行比较,分析颅内动脉瘤在三维DSA上的影像表现.结果 与二维DSA相比,三维DSA在对动脉瘤显示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3D DSA的重建技术对影像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在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中庆;于爱军;王琳;朱铭;王晓莉;乔元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4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按常规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为75.61%.感觉神经传导的异常率为59.62%.F波异常占80.77%.肌电图监测21.05%肌肉有自发电位,34.01%肌肉运动电位时限宽,波幅低.51.82%大用力时呈单纯相.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格林-巴利综合征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张晓霞;徐晓霞;徐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久坐对机体心理情感和疲劳状态的研究

    目的 了解久坐时间对机体情感状态、疲劳状态的影响,为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某专业16名本科生进行试验研究,在久坐前后分别进行情感状态调查表、疲劳评定量表和久坐调查问卷等表的调查.结果 在情感状态调查中,有力好动方面与久坐前相比存在着统计学意义(t=2.366,P=0.032).结论 久坐时间6h以及更长时间,会发生心情沮丧、忧虑、积极性降低、精神萎靡等症状.

    作者:张凯;杨凤荣;王长芹;杨金玲;王开亮;徐立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光固化窝沟封闭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窝沟封闭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侧对照的方法,选择3~7岁儿童的健康第2乳磨牙和已完全萌出的第1恒磨牙,随机确定一侧为实验侧,进行窝沟封闭治疗,并于治疗后的0.5、1、2、3a随访复查,计算封闭剂保留率和龋齿降低率,用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乳、恒磨牙窝沟封闭治疗后,封闭剂的脱落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增,龋病降低率随复查时间延长而降低.结论 窝沟封闭术在预防龋齿方面确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闫亚平;刘博;王秀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风湿性心脏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RHF)心力衰竭(HF)急性加重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42例RHF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及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RHF患者HF急性加重时患者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311±0.378vs0.013±0.009ng/ml,P<0.001),RHF组中17例血清cTnI水平升高,且cTnI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 RHF组中血清cTnI水平高者6个月死亡率29.4%,而血清cTnI水平正常者为4.0%(P<0.05).结论 RHF患者HF急性加重时cTnI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HF严重程度相平行,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继明;田海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骨调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骨调素(OP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把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设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OPN、MC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及尿蛋白.结果 OPN、MCP-1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随着糖尿病病程发展,肾小管OPN、MCP-1和FN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OPN和MCP-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机制.

    作者:郭焕;田陈;张国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性脑卒中的心电图改变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心电图变化以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146例脑卒中病例分别在入院24h内、第2周、第4周做心电图2~3次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146例脑卒中病人129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以ST-T改变为常见(64.5%),其次是心律失常(28.8%).病变部位在脑干、基底节区、小脑的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周边脑叶.结论 在脑卒中急性期有脑卒中型心电图变化.

    作者:田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妇科急腹症82例的临床分析.结果 82例急腹症中,其中有69例异位妊娠占84%,5例黄体破裂占6%,7例卵巢肿瘤蒂扭转占9%,1例附件扭转占1%,输卵管切除术35例,输卵管开窗术33例,附件切除术6例,卵巢囊肿剥除术2例,卵巢电凝止血6例.以上各占42.7%、49.3%、7.3%、2.4%、7.3%,术后5~8d痊愈出院.结论 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妇科急腹症有效可行,可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作者:王长林;苏维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后肢接振对雄性新西兰兔生殖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振动对雄性新西兰兔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接振强度为3.02m/s2)、B组(接振强度为6.13m/s2)、C组(接振强度为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时间和接振强度测定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的浓度.结果 与接振试验前和对照组相比较,A、B、C 3个试验组血清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浓度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C组在接振试验第30天血清睾酮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浓度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加呈增高的趋势.结论 后肢接振试验可导致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等激素水平降低,从而抑制精子的成熟,影响生殖功能.

    作者:祝海洲;杨洪峰;林立;张春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血凝状态的不同影响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择276例下肢新鲜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76例为阿司匹林组,B组76例为低分子肝素组,C组66例为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D组5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2 d、4 d、7 d采静脉血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及D-二聚体(DD).结果 ①4组患者术前TAT水平均高于正常,术后24h较术前显著升高,2d开始减少,7d下降至术前水平.术后2d、4d B组、C组分别与A组、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组患者术前DD水平在正常范围,术后24h DD水平升高,2d开始减少,7d下降至术前水平.术后2d、4d B组、C组分别与A组、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A组与B组、B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回归分析术后DD的变化与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无关,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r=0.539,P=0.003).结论 单纯给予阿司匹林干预不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应用可影响凝血及纤溶系统,显著降低DVT发生率,预防血栓并发症安全有效.

    作者:潘维亮;张淑华;徐朝阳;高学柱;宗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缺血-再灌注大鼠白介素-1β的变化及对肺脏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β和肺脏病理学的变化.方法 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双肾,不钳夹肾蒂.观察缺血再灌注(IR)后2h、6h、12h、24h和72h血清IL-1β的变化和以上各点肺脏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血清IL-1β和Scr水平均为低,缺血再灌注2h后各值均逐渐升高,12h达峰值,缺血再灌注12h肺组织病理改变严重.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后,其血清IL-1β和Scr水平增高.IL-1β参与了肺组织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宫建泉;毕宁康;岳屹囡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积累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中肌无力症状35例(87%),肌萎缩18例(45%),肌痛与肌压痛20例(50%),皮疹23例(56%),合并恶性肿瘤3例(7.5 %),合并肺纤维化5例(8%).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 ,痊愈8例,好转25例,死亡7例,主要死于肺纤维化、二重感染、恶性肿瘤.结论 肌无力和肌萎缩、肌痛、皮疹仍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常见的临床症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是 PM/DM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英杰;赵建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痛人流术患者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 无痛人流术的患者200例,ASAⅠ~Ⅱ级,年龄20~40岁,体重指数18~24kg/m2.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组(Ⅰ组)、咪唑安定加异丙酚(Ⅱ组)、芬太尼加异丙酚(Ⅲ组)、咪唑安定加芬太尼加异丙酚(Ⅳ组),每组50例放入观察.结果 Ⅳ组流泪、肢体活动、及需要追加异丙酚的发生率均低于Ⅰ、Ⅱ、Ⅲ组.结论 无痛流产术中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可使入睡时间缩短,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延长,流泪、肢体活动等操作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梁山县农民门诊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梁山县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870名农民进行家庭卫生健康问卷调查.描述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分析影响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梁山县2周患病率130.83‰,2周就诊率和未就诊率分别为120.78‰和15.89%,年龄等因素对2周患病及2周就诊率有影响.结论 梁山县农民的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好,但其利用率相对较低.

    作者:刘宁;徐凌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水蛭地龙提取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作用机理的研究

    目的 观察水蛭地龙提取液对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入选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水蛭地龙提取液组30例,肝素治疗组30例另设一般基础资料相仿的30例无明确心肌缺血,未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了3组患者的凝血时间包括APTT、PT、DD、CK-Mb、NO、FP-A的含量.结果 水蛭地龙提取液组在治疗后APTT、PT 、NO、DD值明显大于对照组,CK-Mb、FP-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水蛭地龙提取液可以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具有促纤溶作用;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李强;徐建华;高淑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剖宫产对儿童孤独症及多动症影响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对儿童孤独症、多动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济宁市3所小学1300名儿童,采用克兰赛孤独症行为量表、Conners多动症父母简明量表以及自制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两种行为问题的筛查.结果 正常产组、阴道手术组、剖宫产组儿童孤独症检出率分别为1.62%,0%,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动症检出率分别为6.25%,4.76%,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是儿童多动症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其对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发生无影响.

    作者:宋红梅;祝亮美;王贝贝;林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前牙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原因及临床处理

    目的 分析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就诊的260例恒牙列完整、无牙体缺损的模型,进行前牙Bolton指数分析.结果 引起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原因为:①上前牙过小,尤其是上颌侧切牙过小多见;②上前牙过大;③下前牙过大或过小.并总结了相应的临床处理方法,讨论了牙齿宽度、前牙近远中倾斜度及唇倾度等因素对上下牙弓协调性的影响.结论 对于Bolton指数不协调的病例,根据其临床条件,可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临床可取得健康、美观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空腹胰岛素(FINs)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相关性,并探讨应用药物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观察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进而探讨两种药物联合对心血管潜在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41例,然后随机分为3组,一组给予罗格列酮(RSG组),另一组给予二甲双胍(Met组),第3组给予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组),进行为期12周的用药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指标.结果 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混合组优于RSG组(P<0.05)和Met组(P=0.000).结论 两种胰岛素增敏剂都可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空腹胰岛素(FINs),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为明显,能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但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短期时间内影响较小.

    作者:刘艳青;王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将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情况并复查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结果 用药后两组平板运动试验到达终点时间明显延长(P<0.05),CFR明显升高(P<0.05).临床胸痛 (P<0.01)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 (P<0.01)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平板运动实验中到达运动终点时间显著延长(P<0.05),CFR显著升高(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葛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舒泰用于全麻气管插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泰用于全麻气管插管时患者心血管反应和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每组40例.A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舒泰,B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石蜡油.分别于停全麻药时(T1)、手术结束时(T2)、患者首次出现体动时(T3)、睁眼或唤之睁眼时(T4)及拔管时(T5)测定和记录HR、MAP,并记算出相邻两测定点间的时间.观察患者呛咳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在T2~T3间的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者耐受导管的时间(T2~T3)明显延长.B组患者的HR、MAP在T3、T4及T5时均高于A组(P<0.05).苏醒和拔管期呛咳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气管导管表面涂抹舒泰能使97.5%的患者术毕清醒时保持一定程度气管刺激反应抑制,有助于减轻拔管反应,并且增加了拔管后的安全性.

    作者:丁振军;张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