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亮;张淑华;徐朝阳;高学柱;宗丽丽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心电图变化以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146例脑卒中病例分别在入院24h内、第2周、第4周做心电图2~3次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146例脑卒中病人129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以ST-T改变为常见(64.5%),其次是心律失常(28.8%).病变部位在脑干、基底节区、小脑的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周边脑叶.结论 在脑卒中急性期有脑卒中型心电图变化.
作者:田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自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胃肠道间质瘤得到了病理确诊和及时的手术切除治疗,起源于胃12例,小肠8例,直肠1例,结肠1例.临床表现: 首先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贫血、呕血或黑便,其次为上腹部疼痛不适,还有一些病人表现为急腹症(如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胃肠造影、CT及胃肠镜检查有助于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0~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伊马替尼(格列卫)作为分子靶向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家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者脂联素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以及给予非诺贝特、氟伐他汀调脂治疗后对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无脂代谢紊乱及严重并发症组,伴以总胆固醇(TC)升高为主脂代谢紊乱组(T2DM+HTC),伴以甘油三脂(TG)升高为主脂代谢紊乱组(T2DM+HTG)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抽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及脂联素;计算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给实验组调脂治疗8周,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体重、腰围、臀围、BMI,WHR、TG、TC、LDL-C、VLDL-C及HOMA-IR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以脂联素为因变量,其他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腰围、TG、体重及VLDL-C进入回归方程;调脂治疗后血糖、血脂均有下降,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2型糖尿病早期脂联素浓度降低,糖尿病伴脂代谢紊乱者显著降低,而T2DM加HTG组与T2DM加HTC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调脂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者脂联素水平.
作者:吴侠文;王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左旋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按入院先后,选择前壁心肌梗死40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抗凝及抗缺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当日加用左卡尼汀3.0g/d至术后24h.所有患者均于入院7~10d接受直接经皮冠动脉治疗,研究终点为术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前、术后24h患者心绞痛的缓解情况及心肌损伤指标的波动(反弹或反应性升高)及(与入院首日比较)梗死局部室壁僵硬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心绞痛缓解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心肌损伤指标波动(反弹或反应性升高)的发生率低(P<0.05);(与入院首日比较)梗死局部室壁僵硬度改善(P<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具有抑制再灌注损伤、缩小梗死面积、减少梗死心肌延展、改善心肌重构等多重保护作用.
作者:刘忠芬;丛培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皮肤病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皮肤病患者中慢性湿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该病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我们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s,DLQI)[1]对皮肤科门诊和住院慢性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就诊的260例恒牙列完整、无牙体缺损的模型,进行前牙Bolton指数分析.结果 引起Bolton指数不协调的原因为:①上前牙过小,尤其是上颌侧切牙过小多见;②上前牙过大;③下前牙过大或过小.并总结了相应的临床处理方法,讨论了牙齿宽度、前牙近远中倾斜度及唇倾度等因素对上下牙弓协调性的影响.结论 对于Bolton指数不协调的病例,根据其临床条件,可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临床可取得健康、美观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凤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梁山县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870名农民进行家庭卫生健康问卷调查.描述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分析影响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梁山县2周患病率130.83‰,2周就诊率和未就诊率分别为120.78‰和15.89%,年龄等因素对2周患病及2周就诊率有影响.结论 梁山县农民的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好,但其利用率相对较低.
作者:刘宁;徐凌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K1临床应用广泛,副作用少,致过敏性休克者报道较少,我们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1,女,17岁.因发热、咳嗽、吐痰7d,在当地卫生室给于青霉素静滴、咳特灵口服治疗4d,效果不佳,加重2d就诊.既往健康.查体:T 37.7℃,P 60次,咽部轻度充血,两肺呼吸音粗,少许哮鸣音.X线胸透示:支气管纹理增强.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张洪英;杜晓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下位法慢径消融不同疗效,及术中、术后发生AVB的差异.方法 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中、下位法慢径消融,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部位更换次数、X线曝光时间、慢径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中位法与下位法从手术操作时间(38±10 vs 50.0±8.3 min)、放电次数(3±2vs 6±3)、放电部位更换次数(2.8±1.1 vs 6.5±2.6)、X线曝光时间(13.0±9.4 vs 31.0±7.6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径残留率(6.25% vs20%)和AVB发生率(12.5% vs7.5%)中位法与下位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径残留者与慢径阻断者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5.9,P<0.01).结论 中位法消融操作简单,耗时短,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与下位法相似,是慢径消融的安全有效方法.慢径残留者复发率高于慢径阻断者,阻断慢径是理想的消融终点.
作者:武宗寅;孙晓斐;丛培玲;秦景梅;苗俊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水蛭地龙提取液对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入选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水蛭地龙提取液组30例,肝素治疗组30例另设一般基础资料相仿的30例无明确心肌缺血,未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了3组患者的凝血时间包括APTT、PT、DD、CK-Mb、NO、FP-A的含量.结果 水蛭地龙提取液组在治疗后APTT、PT 、NO、DD值明显大于对照组,CK-Mb、FP-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水蛭地龙提取液可以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具有促纤溶作用;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李强;徐建华;高淑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振动对雄性新西兰兔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接振强度为3.02m/s2)、B组(接振强度为6.13m/s2)、C组(接振强度为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时间和接振强度测定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的浓度.结果 与接振试验前和对照组相比较,A、B、C 3个试验组血清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浓度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C组在接振试验第30天血清睾酮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浓度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加呈增高的趋势.结论 后肢接振试验可导致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等激素水平降低,从而抑制精子的成熟,影响生殖功能.
作者:祝海洲;杨洪峰;林立;张春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空腹胰岛素(FINs)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相关性,并探讨应用药物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观察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进而探讨两种药物联合对心血管潜在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41例,然后随机分为3组,一组给予罗格列酮(RSG组),另一组给予二甲双胍(Met组),第3组给予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组),进行为期12周的用药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指标.结果 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混合组优于RSG组(P<0.05)和Met组(P=0.000).结论 两种胰岛素增敏剂都可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空腹胰岛素(FINs),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为明显,能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但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短期时间内影响较小.
作者:刘艳青;王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已婚育龄妇女的家庭环境状况、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WHOQOL-100量表对40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生命质量与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组已婚育龄妇女的总体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高于其他组;较低文化程度的已婚育龄妇女的总体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高于高学历者;从事体力劳动的已婚育龄妇女总健康生命质量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对已婚育龄妇女的生命质量有一定影响.
作者:于景科;徐凌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及其与骨代谢指标改变的相互关系.方法 3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后喂养20周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大鼠血清AGEs含量.观察股骨和腰椎骨密度、灰干重比、骨生物力学、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钙、磷、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1)糖尿病组大鼠血清AGEs含量显著升高;(2)灰干重比、腰椎和股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显著降低;(3)血清钙、磷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升高,血清骨钙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4)AGEs与骨密度、力学指标之间存在较强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AGEs含量升高,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模型鼠骨量下降和骨生物力学特性改变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健;郭洪敏;聂志奎;李林;刘庆胜;王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32鉴定仪从各类标本中分离革兰阴性杆菌2282株,用K-B法进行细菌的耐药监测,并加以分析.结果 228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占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0.8%)、铜绿假单胞菌(27.9%);亚胺培南对所有革兰阴性杆菌有好的抗菌活性,其余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都有升高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分离率为60.0%.结论 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时向临床反馈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李艳华;李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痛人流术患者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 无痛人流术的患者200例,ASAⅠ~Ⅱ级,年龄20~40岁,体重指数18~24kg/m2.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组(Ⅰ组)、咪唑安定加异丙酚(Ⅱ组)、芬太尼加异丙酚(Ⅲ组)、咪唑安定加芬太尼加异丙酚(Ⅳ组),每组50例放入观察.结果 Ⅳ组流泪、肢体活动、及需要追加异丙酚的发生率均低于Ⅰ、Ⅱ、Ⅲ组.结论 无痛流产术中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可使入睡时间缩短,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延长,流泪、肢体活动等操作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并发症.方法 对8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外科组40例和TCVSD组40例进行了3~10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结果 TCVSD组38例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5%),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2例(均小于2mm),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外科手术组全部手术成功,无死亡,术后出现残余分流1例(3~4mm),心包积液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2组间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而术前、后比较各组组内LVEDD、LVEF、LAD、SPAP、FS均P<0.05;术后组间比较LVEDD、LVEF、LAD、FS 、SPAPP均 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VSD术组与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朱云民;孙晓斐;徐勤成;张申;丛培玲;任长杰;郝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舒泰用于全麻气管插管时患者心血管反应和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每组40例.A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舒泰,B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石蜡油.分别于停全麻药时(T1)、手术结束时(T2)、患者首次出现体动时(T3)、睁眼或唤之睁眼时(T4)及拔管时(T5)测定和记录HR、MAP,并记算出相邻两测定点间的时间.观察患者呛咳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在T2~T3间的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者耐受导管的时间(T2~T3)明显延长.B组患者的HR、MAP在T3、T4及T5时均高于A组(P<0.05).苏醒和拔管期呛咳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气管导管表面涂抹舒泰能使97.5%的患者术毕清醒时保持一定程度气管刺激反应抑制,有助于减轻拔管反应,并且增加了拔管后的安全性.
作者:丁振军;张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骨调素(OP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把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设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OPN、MC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及尿蛋白.结果 OPN、MCP-1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随着糖尿病病程发展,肾小管OPN、MCP-1和FN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OPN和MCP-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机制.
作者:郭焕;田陈;张国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RHF)心力衰竭(HF)急性加重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42例RHF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及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RHF患者HF急性加重时患者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311±0.378vs0.013±0.009ng/ml,P<0.001),RHF组中17例血清cTnI水平升高,且cTnI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 RHF组中血清cTnI水平高者6个月死亡率29.4%,而血清cTnI水平正常者为4.0%(P<0.05).结论 RHF患者HF急性加重时cTnI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HF严重程度相平行,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继明;田海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