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

张元荣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间综合征, 经鼻气管插管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4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3例)给予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23例)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组23例患者中,22例治愈,1例死亡,机械通气时间为7.9±3.5d,住院时间8.1±2.9d .对照组中23例,22例治愈,1例死亡,机械通气时间为10.3±4.7d,住院时间11.2±4.5d.治愈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经鼻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抢救AOPP并发IMS是有效的,且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与基因重排特点

    目的 分析研究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的组织病理、基因重排特点.方法 对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免疫组化SP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PCR行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大致呈带状浸润,无明显异形性,主要位于真皮浅层,细胞浸润与表皮之间有正常胶原带分隔.免疫组化显示浸润淋巴细胞呈混合型(CD20、CD3、CD45RO阳性).13例CPL中,进行TCR-β基因重排时:10例出现smear带(76.9%),2例重排阳性(15.4%);IgH基因重排时:2例出现smear带(15.4%),无1例重排阳性(0%).结论 皮肤假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形式多样;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在诊断CPL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志超;刘建刚;马香玲;邓莉;崔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IFN-γ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mad7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 为阐明IFN-γ抗纤维化机制及治疗器官纤维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终浓度为10ng/mL的IFN-γ作用MsC不同时间,又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间点MsC Smad7与Ⅳ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IFN-γ可显著增加MsC Smad7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而明显下调MsC ColⅣ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显示Smad7蛋白与ColⅣ蛋白间的变化存在高度负相关性.结论 IFN-γ可能通过上调Smad7而减少MsC ColⅣ的生成,从而抑制肾小球硬化进展.

    作者:姜琳;李亮;高冉;谢国柱;陈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子宫颈环锥切术诊治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锥切术临床意义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采用子宫颈环锥切术对18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分类或分组.结果 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不相符者占82例(45.1%);相符者占100例(54.9%)术后半年无CIN占172例,治愈率94.5%;宫颈CIN残留5例,占2.74%,术后妊娠12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4例,剖宫产1例,4例现继续妊娠已达中晚期.早期妊娠人工流产3例.结论 掌握子宫颈环锥切术诊断治疗CIN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者:邵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甲醛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 Bax在生精细胞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长期在甲醛含量过高的室内环境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睾丸和生精小管细胞中表达.方法 利用医用甲醛制备大白鼠的甲醛毒性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Bax蛋白在睾丸及生精小管中的表达.结果 高浓度的甲醛作用于大白鼠2个生精周期,每个生精小管中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在高剂量组为27±2.47,低剂量组为35±4.6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93±2.81,(P<0.05).每个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强度(OD值)在高剂量组为0.132±0.024,低剂量组为0.113±0.0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183±0.031,P<0.05;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在高剂量组为89±20.14,低剂量组为61±14.76,均显著高于正常组23±4.71,P<0.05.每个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强度(OD值)在高剂量组为0.098±0.021,低剂量组为0.085±0.0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32±0.026,P<0.05.结论 长期处于高浓度甲醛的室内环境中使睾丸和生精细胞中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增强.

    作者:刘宁;于景科;刘悦梅;赵欣;崔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的病因学探讨

    目的 从病理形态学和肝静脉内膜增生角度,探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20例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病人的闭塞肝静脉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HE 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myc和P-53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闭塞肝静脉病灶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及PCNA、C-myc、P53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肝静脉内膜组织不规则增生,弹力纤维不完整,内见散在平滑肌细胞,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部分透明样变性或玻璃样变性,部分增生区可见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CNA、C-myc均是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显著差异.P53弱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PCNA、C-myc高表达和P53弱阳性表达,启动了肝静脉内膜的极度不规则增生,可能是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症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田志龙;赵守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本的采集过程对临床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临床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包括标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时间等为观察指标,进行分组观察.结果 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卧位采血与坐位采血及止血带使用时间的不同对血常规:WBC、RBC、PLT、Hb,生化项目:TP、ALT、K+结果是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不同对临床检测结果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王开军;郭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插入荷包式吻合术

    我院自1989年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PD)胰胃吻合术,2003年以来我们受彭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启发对部分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采取胰胃插入荷包式吻合术,吻合方法简单,吻合时间明显缩短,并有效的预防胰瘘,全组病人无一例胰瘘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鹏;王强;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与软骨下骨钻孔术对关节软骨缺损远期修复效果的实验比较

    目的 比较和评价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 用中国白兔40只,在股骨关节面制造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进行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术后13个月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 (1)骨膜移植和钻孔组软骨缺损完全被修复组织填充,修复组织稍高出毗邻软骨,关节表面光滑、平坦,已与毗邻软骨交融;对照组软骨缺损内无正常软骨形态,表面不平,仍为缺损状.(2)骨膜移植和钻孔优势修复组织均为透明软骨,对照组为纤维组织.(3)修复组织厚度:骨膜移植和钻孔组均稍高出毗邻软骨,但与毗邻软骨之间的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4)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钻孔组与移植骨膜组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二者的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简单的钻孔术能够替代复杂的骨膜移植.

    作者:雷学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们通过对4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纪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乳糖化多聚赖氨酸拉咪呋啶在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小鼠体内的肝靶向性研究

    目的 观察用乳糖化多聚赖氨酸化学修饰后的拉咪呋啶-乳糖化多聚赖氨酸拉咪呋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探讨Lac-PLL-LA的肝靶向性.方法 将LA进行偶联合成后以放射性核素99mTc对偶联物Lac-PLL-LA及LA进行标记,分别通过单光子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和γ-放射免疫记数观察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小鼠注射99mTc标记的LA0.5h、2h及5h后肝脏部位显像模糊不清,各时间点99mTc标记的Lac-PLL-LA组小鼠肝脏部位显像剂的聚集程度均明显高于99mTc 标记的LA组,两组显像剂的聚集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2)小鼠注射99mTc标记的Lac-PLL-LA后1到6h,肝脏/血液和肝脏/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分别从1.24、2.28上升到4.1、12.1,注射99mTc-LA后1到6h,肝脏/血液和肝脏/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分别从0.28、0.55上升到0.49、1.36.各时间点99mTc标记的Lac-PLL-LA肝脏/血液和肝脏/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均高于99mTc-LA,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Lac-PLL-LA可在慢性乙型肝炎小鼠肝组织中特异性聚集,偶联后的拉咪呋啶能提高对肝脏组织的亲和力,乳糖化多聚赖氨酸能使LA获得较满意的肝靶向性,提高其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作者:孔令斌;杨景玉;孙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并卡铂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 积累复方苦参注射液并卡铂腹腔注射治疗癌性腹水的经验.方法 将60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以卡铂400mg、复方苦参注射液40ml分别注入腹腔,B组用卡铂400mg注入腹腔.结果 A组患者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5例;B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4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尿素氮增高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并卡铂腹腔注射治疗癌性腹水有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作者:徐彬;朱国卿;王轶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重型脑血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护理体会

    一般资料:本组186例患者为我院199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重型脑血栓病人,年龄38~82岁.并发肺部感染者43例,发生率为23.1%,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54~79岁,中位年龄64岁.

    作者:王运霞;程素芹;高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苯甲醇注射液含量的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改进苯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纯化水-乙腈(60:40),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为248nm,进样量10μl.结果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100.2%(RSD=0.47%,n=6),线性范围250.0~2000.0μg/ml(r=0.9997).结论 高效气相色谱法适用于苯甲醇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波;张谦;程晓平;全先高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6层MSCT在颌面部外伤及整形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重症颌面部外伤病例,将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传输至CT工作站行多重面重建(MPR)和三维容积再现重建(VR).结果 轴位图像提供外伤的基本信息,MPR从任意平面全面观察骨折及其周围情况,VR图像可观察骨折的空间立体关系.结论 螺旋CT MPR及VR弥补了轴位图像的不足,可以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对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刁望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葛根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摘要)

    一般资料: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修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

    作者:王素红;周美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院内传染病漏报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各科室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与院感染办公室传染病登记簿和网络直报记录中的数据进行统计.

    作者:王桂香;王月英;曹玉杰;刘爱萍;李梅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大肠埃希菌基因组结构分型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探讨其耐药表型与基因组结构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收集的62株大肠埃希菌,用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用双纸片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利用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内切酶I-CeuI对基因组结构分型.结果 62株大肠埃希菌41株表现多重耐药(66%);筛选出产ESBLs菌21株(34%);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的菌株各聚一类;根据酶切图谱分为30个基因组型.结论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较普遍;利用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产生ESBLs的菌株与不产ESBLs的菌株分开;未发现基因组结构分型与耐药表型之间,或与产ESBLs菌株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作者:王晓燕;衣美英;曹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NO IL-1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IL-1β、NO、Scr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缺血再灌注前pHGF干预组(Ⅲ组)和缺血再灌注后pHGF干预组(Ⅳ组).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双肾,不钳夹肾蒂.Ⅲ组和Ⅳ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腹腔注射pHGF 50mg/kg.检测术后12h血清IL-1β、NO和Scr的浓度及病理切片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Ⅰ组血清IL-1β、NO、Scr水平均为低,Ⅱ组各值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各项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Ⅲ组和Ⅳ组各项数值较Ⅱ组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分别与Ⅱ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但Ⅲ组和Ⅳ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12h肾脏病理改变严重,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高,pHGF干预后,肾脏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降低;血清IL-1β和NO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pHGF能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L-1β、NO水平,对IARF在肾脏结构及功能上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春梅;岳屹囡;蒋红雨;张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两种吸附剂血液灌流对丙溴磷的灌流清除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包膜活性炭和HA230树脂对丙溴磷的灌流清除率,并比较其清除效果.方法 分别用包膜活性炭和HA230树脂对中毒血样进行灌流吸附,将吸附后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并计算清除率.结果 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8ng,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1.11%~10.97%.灌流吸附后血中丙溴磷的清除效率在包膜活性炭为78.2%~85.8%,在HA230吸附树脂为84.5%~93.8%.结论 用包膜活性炭和HA230树脂吸附剂进行血液灌流,均能迅速降低血中丙溴磷浓度.

    作者:陈雁君;金永久;赵艳霞;曹华伟;张雪梅;闫慧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附12例报告)

    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直肠癌病人的腹腔镜手术在有条件的医院得到开展.

    作者:姜飚;张志新;刘启龙;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