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程英

关键词:颅脑损伤病人, 病死率, 治疗方法, 高治愈率, 致残率, 手术, 抢救, 护理
摘要: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来势凶猛,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抢救、恰当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骨节炎中对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阻滞剂作用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无法逆转甚至有时发展迅速的软骨退化性疾病.它包括普遍进行的关节软骨丧失,伴随关节软骨的修复、重塑、软骨下骨化、边缘骨赘形成等,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1].作为一种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疾病,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赵庆华;亓建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人坏疽性胆囊炎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方法分析65例老年人坏疽性胆囊炎的病例资料.结果治愈62例,治愈率95.4%,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合理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孙长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某农场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掌握某农场社区老年人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以便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开展全科医疗工作.方法采用社区居民健康调查表,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农场社区老年人(≥60岁)所占比例大,为35.8%,慢性病患病率高,其中高血压高达32.7%、骨关节病达25.7%,另外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也有较高患病率,而且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结论应加强老年人群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对其开展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提高卫生知识知晓率,纠正居民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促进老年人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翟敏;孔德众;宋煜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肾血管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12例行肾切除,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11例行肾部分切除,6例行肿瘤剜除术.结论肿瘤内出血及脂肪含量低是造成肾血管平滑肌瘤影像学误诊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胜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膀胱癌术后卡介苗灌注的观察及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几年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尤其是中青年较为明显,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缓肿瘤复发,对保留膀胱者行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现将灌注方法、观察效果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兰;李桂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低颅压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临床特征、CSF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CSF压力及生化指标与头颅CT扫描等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体位性头痛特点,CSF压力<0.686kPa,CT检查20例脑室、脑池及脑沟体积变小.结论临床特征、CSF及影像学改变,对正确诊断低颅压综合征非常重要.

    作者:赵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TB型超声波PTC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T、B型超声及P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6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的CT、B型超声及PCT诊断结果并作对比.结果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符合率92.2%,B型超声85.9%、PCT87.5%,CT在显示壶腹,胰腺肿瘤及肝门淋巴结转移优于B型超声.结论CT应作为梗阻性黄疸诊断的首选方法,PTC应作为CT与B型超声的补充手段.

    作者:于爱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过期妊娠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的224例过期妊娠病人与同期孕37~41.6周分娩的产妇作对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羊水过少是过期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羊水粪染率高、双顶径宽、胎儿过大是造成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另一因素;虽然新生儿Apgar评分各组无显著差异,但过期妊娠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减少过期妊娠是保护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作者:翟庆美;解瑞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初发症状为持续发热(97.30%)伴肌无力或/和肌痛(78.38%),受累肌群以四肢近端多见;②血清肌酶谱升高;③肌电图均呈肌源性损害,病肌电位明显降低;④常伴有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可以发热、肌肉乏力为初发症状,常伴有间质性肺炎及吞咽困难;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作者:赵建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某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

    目的为掌握济宁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97316名新生儿,在生后72h取血样进行TSH、T3、T4的检测,确诊者给予免费治疗,并定期随访复查.结果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91例,检出率为0.46‰.结论新生儿筛查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发现、早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建文;常振华;王艳红;张振英;周洪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钻颅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钻颅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疗效相对比.手术组穿刺血肿,将尿激酶1~2万u加入生理盐水2ml注入血肿腔多次冲洗.保守组采取降颅压,调整血压,营养脑细胞,防止并发症等内科治疗.结果手术组病死率为13.79%,对照组病死率为55.36%,两组相比P<0.01.结论钻颅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总体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张茂霞;刘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应用小剂量利多卡因8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使用小剂量利多卡因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方法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微量利多卡因.观察临床症状,颅脑CT检查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情况.并检测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的含量,测定IQ值及主要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HIE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谷氨酸与天冬氨酸的含量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治疗组存活患儿IQ值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对窒息复苏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明显,可以作为潜在的神经保护剂以对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王鲁娅;史佩琳;庞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SARS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今年,在世界多个国家出现了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我国称之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

    作者:任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住院行剖宫产产妇310例,按顺序分奇数术前用药(观察组),偶数术后用药(对照组),各155例,观察组术前30min给青霉素320万U,加入NS 100ml,0.5%甲硝唑200ml,快速静滴,氨苄青霉素2g NS 20ml静注,术后每8h用同样剂量给药1次,共4次,对照组术后给于青霉素400万U入NS 250ml静滴,氨苄青霉素3g入5%GNS 250ml静滴,0.5%甲硝唑250ml静滴,2次/d,共3d.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21.39%,对照组总感染率87.74%,两组相比总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抗生素优于术后应用.

    作者:段其华;周合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黄连及其炮制品的体外抗金葡菌和痢疾杆菌对比实验(摘要)

    作者:盛淑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卒中跌跤致脑外伤23例报告

    随脑卒中发病率的增加,由卒中病人跌跤引起的脑外伤也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守军;徐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附1例报告)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施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1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施行同种异体转流式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结果病人经同种异体转流式经典原位肝移植治疗后近3月,病情稳定,肝功能恢复正常,无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结论同种异体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启龙;王爱亮;刘志强;姜飚;张新;贾振忠;刘国河;李勇强;姜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50例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该病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χ2=6.0089,P=0.0496).结论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炳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丙酚并仕泰栓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异丙酚联合仕泰栓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初孕早孕妇女300例人流术前随机分组用药,A组用仕泰栓一枚塞入肛门内,30min后建立静脉通路,A、B组为微量泵经静脉注入异丙酚,并按组分阶段用药,维持至手术估计在2min内完成,C组不用任何镇痛及麻醉药而行手术.结果异丙酚联合仕泰栓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镇痛,异丙酚剂量大为减少,对呼吸循环抑制轻,无扩宫造成的不适,手术时间短,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异丙酚并仕泰栓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满意.

    作者:梁桂霞;马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7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来势凶猛,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抢救、恰当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程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