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曲对去卵巢大鼠BMP-2表达及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卢建华;吴承亮;倪桂宝;王维佳;王靖;杨林;陈冰

关键词: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细胞, 中草药
摘要:目的:研究红曲对去卵巢大鼠BMP-2表达及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为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红曲水提液、α-D3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2周后,活杀各组动物,取右胫骨上端做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对成骨细胞等进行观察比较、BMP-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经过12周的红曲水提液灌胃治疗,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BMP-2的棕色深染,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红曲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推测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BMP-2的表达来实现的.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分析

    美国人Susman[1]将胶原酶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获得成功.目前全国各级医院已累积此类病例十几万[2].作者就此项技术的现状作一分析.

    作者:孙运铎;张建中;范同英;孔庆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

    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120例,均治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折治疗的信息化数字化研究

    骨折是人类医学的永恒课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常见、多发损伤,各国政府和相关的组织机构每年都要为此投入大量的经费.入世以后,国外骨折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器材大量涌入我国市场.10年前几元钱1颗的螺丝钉现在卖到几百元1颗,几十元1根的髓内钉现在卖到几千元1根.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医骨伤科的骨折治疗特色与优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新问题.

    作者:董福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Automate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APLD)自从Hijikata[1]首次报道成功以来,以其创伤小、出血少、不造成神经根粘连、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病人易接受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关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的报道较少,且多数人把此类腰椎间盘症作为APLD的禁忌证[2-5 ].我们通过收治的45例此类腰椎间盘突出症行APLD治疗后,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方忠;李锋;熊伟;陈安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减压异体骨笼植入术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环钻法减压、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间盘切除、异体骨笼植入治疗颈椎椎间盘病变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7~72岁,平均47岁.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平均随访23.2个月,不但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而且取得了骨愈合,并能维持颈椎解剖关系,无局部及全身异常反应.结论:颈椎前路环钻法减压、异体骨笼植入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作者:赵新建;廖绪强;关宏业;杨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颅多普勒研究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1],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近年来,如何找到一种经济、简便、无创、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作为诊断和判定疗效的标准,成为本病研究的焦点.自20世纪80年代经颅多普勒(TCD)出现以来,迅速发展、普及,成为CSA检测的常用手段之一.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文静;隋显玉;聂伟志;石关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手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

    自1998年3月-2003年7月,我们采取手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志永;袁福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植入型复方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缓释剂植入骨折局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健康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于右前肢桡骨中段制成3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同时实验组放置丹参缓释剂60mg,对照组放置等量赋形剂.分别于术后第2、4、5、6周取右桡骨行X线片及组织学检查;第2、4、6周行电镜及骨密度检查;第5、6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X线片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提前.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纤维性骨痂、软骨性骨痂、骨小梁之间过渡加快,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电镜检查实验组示骨折修复细胞形态学变化均有利于修复骨折.术后第2、4、6周时骨密度值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其中第4周时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5、6周实验组抗折力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折局部使用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俊国;曹斌;唐胜建;刘永辉;张守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第一掌骨背侧间隙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

    拇指受伤率高,对于拇指远侧指关节、示指近侧段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较多,作者2001年2月-2003年1月应用第一掌骨间隙背侧皮瓣修复手指面,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远林;赵建勇;刘志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夹心法松解手部皮瓣移植后肌腱粘连

    目的:介绍一种手部皮瓣移植后Ⅱ期肌腱粘连松解的新术式.方法:将手部移植皮瓣的皮下组织分割成两层,深层的筋膜瓣置于松解后的肌腱下方,重建肌腱的滑动床,表层的皮瓣去脂后覆盖于肌腱上方,术后辅以系统康复训练.临床共治疗18例34条肌腱.结果:3例皮瓣术后有少许边缘坏死,其余皮瓣术后血供不受影响,术后随访3个月,松解肌腱的手指TAM值为(171±93)°,功能优良率73.2%,与术前TAM(125±7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夹心法松解肌腱粘连充分利用皮瓣携带皮下脂肪润滑的特性,为松解后的肌腱提供了良好的滑动环境,而且可以与皮瓣整形术同时进行,是手部皮瓣移植后Ⅱ期肌腱松解的良好方法.

    作者:刘传法;康庆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红曲对去卵巢大鼠BMP-2表达及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红曲对去卵巢大鼠BMP-2表达及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为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红曲水提液、α-D3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2周后,活杀各组动物,取右胫骨上端做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对成骨细胞等进行观察比较、BMP-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经过12周的红曲水提液灌胃治疗,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BMP-2的棕色深染,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红曲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推测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BMP-2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卢建华;吴承亮;倪桂宝;王维佳;王靖;杨林;陈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PLD)的机制从开始的简单推拿到进行实验及临床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本文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智;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病易误诊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颈椎病是指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后所形成的内容广泛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钩椎关节病等,文献中的颈脊髓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eylopathy)、颈神经根病(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alopathy)在我国均属颈椎病的范畴[1].简易分型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管压迫性)[2],专科分型(期)分为颈椎间盘症期(颈椎病)、骨源性颈椎病期、脊髓变性期[3].其常见的颈肩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已为临床医生所熟悉,但由于颈椎病变对邻近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组织刺激和压迫的不同,可发生各种不同症状,使得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临床上常发生误诊,因此,有必要了解、熟悉这些易误诊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以指导治疗.

    作者:杨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辨证分型治疗胫腓骨及足踝部闭合骨折后肿胀

    自2002年1月-2002年12月间,对收治的66例胫腓骨及足踝部闭合性骨折住院患者的伤肢肿胀症状,依其证候表现,分为5型来辨证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确切,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远林;邓惠文;林德就;邓建杨;杨湘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髂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灌注尿激酶、络泰、罂粟碱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64例.其中男98例,女66例;年龄7~71岁,平均44.2岁.结果:根据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治愈26例,显效94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93.9%.其中12例经治疗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值得一提的是,X线片改善表现与临床症状改善不一定一致.结论:选择髂内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早期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峻辉;宁亚功;彭仲杰;贺斌;成诗黔;栾晓文;张晓云;叶建红;王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应用解剖学和针刀治疗研究

    目的:为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治疗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和针刀治疗之法.方法:在2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上,对枕大神经的行径、动静脉穿斜方肌腱膜的部位、深筋膜以及易发生卡压的部位进行了解剖观察和测量.对200例具有枕大神经卡压症状的颈椎病患者应用针刀分离松解术,采用不同方向和大小范围分离松解,进行对比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有何差异.结果:枕大神经在枕外隆突下方(2.8±0.2)cm,旁开(2.6±0.1)cm处穿斜方肌腱膜至皮下;动静脉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的部位约位于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界点;穿出点有大量腱纤维和筋膜束缠绕枕动静脉,是神经血管发生卡压的部位.结论:采用枕大神经穿出腱膜和筋膜点的稍内侧进针,从外上向内下方(与后正中线约40°夹角)分离松解,便可解除因神经主干受压引起后半头麻痛.有时往往还需要扩大松解范围,因为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中1/3外上方枕大神经分支浅出皮下处的分支,易被深筋膜硬化组织粘连和卡压,结合压痛点范围进行扩大松解,才能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韩震;尹保国;刘畅;韩冰;庞伟华;曾展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前臂扭伤致急性骨间后神经损伤9例

    我院1996-2003年共收治前臂扭伤所致急性骨间后神经损伤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洪杰;宋振华;郭建平;王金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我院自1991年1月-2003年1月运用牵引后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16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德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退行性腰椎滑脱黄韧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观察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黄韧带椎板间部组织学特征和新生成胶原的主要种类.方法:对手术切除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椎板间部黄韧带进行常规HE染色和Masson三色改良法胶原染色,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退变黄韧带中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普通光镜观察.结果:退行性腰椎滑脱组黄韧带弹力纤维减少,胶原成分显著增加,结构紊乱;免疫组化示基质染色明显深于对照组,其浅黄色至棕褐色阳性表达产物也见于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胞浆中,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黄韧带退变增生肥厚,并有软骨化和骨化倾向,新生的胶原以Ⅱ型胶原为主.

    作者:毛兆光;范顺武;赵凤东;朱有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俯卧仰头推肩法治疗T1、2小关节紊乱

    自2001-2003年运用俯卧仰头推肩法治疗T1、2小关节紊乱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树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