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

马志永;袁福禄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 正骨手法
摘要:自1998年3月-2003年7月,我们采取手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治疗的信息化数字化研究

    骨折是人类医学的永恒课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常见、多发损伤,各国政府和相关的组织机构每年都要为此投入大量的经费.入世以后,国外骨折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器材大量涌入我国市场.10年前几元钱1颗的螺丝钉现在卖到几百元1颗,几十元1根的髓内钉现在卖到几千元1根.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医骨伤科的骨折治疗特色与优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新问题.

    作者:董福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开窗桥式椎管内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痛和神经源性间歇跛行的常见原因,解除狭窄部神经压迫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已成为共识[1,2].自1992年1月-1999年6月我科开展椎板开窗桥式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捷;郑连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红曲对去卵巢大鼠BMP-2表达及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红曲对去卵巢大鼠BMP-2表达及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为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红曲水提液、α-D3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2周后,活杀各组动物,取右胫骨上端做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对成骨细胞等进行观察比较、BMP-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经过12周的红曲水提液灌胃治疗,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BMP-2的棕色深染,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红曲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推测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BMP-2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卢建华;吴承亮;倪桂宝;王维佳;王靖;杨林;陈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退行性腰椎滑脱黄韧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观察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黄韧带椎板间部组织学特征和新生成胶原的主要种类.方法:对手术切除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椎板间部黄韧带进行常规HE染色和Masson三色改良法胶原染色,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退变黄韧带中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普通光镜观察.结果:退行性腰椎滑脱组黄韧带弹力纤维减少,胶原成分显著增加,结构紊乱;免疫组化示基质染色明显深于对照组,其浅黄色至棕褐色阳性表达产物也见于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胞浆中,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黄韧带退变增生肥厚,并有软骨化和骨化倾向,新生的胶原以Ⅱ型胶原为主.

    作者:毛兆光;范顺武;赵凤东;朱有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植入型复方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缓释剂植入骨折局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健康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于右前肢桡骨中段制成3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同时实验组放置丹参缓释剂60mg,对照组放置等量赋形剂.分别于术后第2、4、5、6周取右桡骨行X线片及组织学检查;第2、4、6周行电镜及骨密度检查;第5、6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X线片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提前.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纤维性骨痂、软骨性骨痂、骨小梁之间过渡加快,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电镜检查实验组示骨折修复细胞形态学变化均有利于修复骨折.术后第2、4、6周时骨密度值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其中第4周时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5、6周实验组抗折力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折局部使用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俊国;曹斌;唐胜建;刘永辉;张守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常见困难及对策

    目的:介绍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方法:1997年4月-2000年4月,对16例1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单侧14例,双侧2例.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10髋、混合型6髋、骨水泥型2髋.随访时间平均3.8年(3.2~4.6年).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出现.¨髋术后肢体恢复等长,其余7髋较健侧缩短,但均<10 mm.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52分增至术后92分.随访期未发现假体松动及脱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比较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有周密的计划,术中特别需要考虑肢体长度均衡、假体的选择、髋臼骨床的制备及安置.

    作者:索鹏;梅汉尧;周永顶;王浩杰;陈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第一掌骨背侧间隙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

    拇指受伤率高,对于拇指远侧指关节、示指近侧段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较多,作者2001年2月-2003年1月应用第一掌骨间隙背侧皮瓣修复手指面,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远林;赵建勇;刘志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我院自1991年1月-2003年1月运用牵引后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16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德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髌下脂肪垫劳损的B超诊断与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髌下脂肪垫劳损的研究甚少,我们从1995-2003年对10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髌下脂肪垫B超检查,同时与150例正常膝关节进行了对比.并对确诊为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劳损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效果优良,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才;廖世杰;张松涛;孙荣智;吴同山;张海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喙突锁骨间固定治疗锁骨外端不稳定骨折

    锁骨外端不稳定骨折较为常见,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我院采用喙突锁骨间固定治疗(喙突和锁骨间环扎钢丝及螺钉固定法)新鲜锁骨外端不稳定骨折,疗效优良,现报告如下.

    作者:钮心刚;罗旭耀;严力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髂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灌注尿激酶、络泰、罂粟碱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64例.其中男98例,女66例;年龄7~71岁,平均44.2岁.结果:根据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治愈26例,显效94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93.9%.其中12例经治疗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值得一提的是,X线片改善表现与临床症状改善不一定一致.结论:选择髂内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早期诊断和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峻辉;宁亚功;彭仲杰;贺斌;成诗黔;栾晓文;张晓云;叶建红;王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俯卧仰头推肩法治疗T1、2小关节紊乱

    自2001-2003年运用俯卧仰头推肩法治疗T1、2小关节紊乱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树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分析

    目的:对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进行分析,以引起手术医生高度重视.方法:39例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中,神经离断伤27例,神经捆扎伤5例,神经牵拉伤7例.对所有患者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原因、部位及治疗方法进行介绍.结果:3例桡神经牵拉伤经针灸等治疗功能恢复,4例桡神经损伤采用腕伸指伸功能重建术,余32例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经显微外科方法修复,优良率达87%.结论:对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应高度重视,正确使用止血带,熟悉解剖,杜绝粗暴手术,一旦发生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补救,尤应尽早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

    作者:张祖根;张磊冰;田晓滨;邱冰;李波;赵筑川;韩伟;周焯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椎管径线测量在颈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术前CT下椎管径线的测量和临床应用.方法:96例颈椎管狭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1~73岁,平均53岁.术前对其CT片上测量到的各椎管径线换算成实际值,术中以此为依据做椎板开槽,完成椎管扩大成形.结果:术后CT复查椎管矢状径明显改善,椎板开门准确无误,既无偏内又无偏外,椎管减压满意.结论: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精确的测量椎管径线,并以此指导椎板开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剑英;刘云蛟;江天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夹心法松解手部皮瓣移植后肌腱粘连

    目的:介绍一种手部皮瓣移植后Ⅱ期肌腱粘连松解的新术式.方法:将手部移植皮瓣的皮下组织分割成两层,深层的筋膜瓣置于松解后的肌腱下方,重建肌腱的滑动床,表层的皮瓣去脂后覆盖于肌腱上方,术后辅以系统康复训练.临床共治疗18例34条肌腱.结果:3例皮瓣术后有少许边缘坏死,其余皮瓣术后血供不受影响,术后随访3个月,松解肌腱的手指TAM值为(171±93)°,功能优良率73.2%,与术前TAM(125±7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夹心法松解肌腱粘连充分利用皮瓣携带皮下脂肪润滑的特性,为松解后的肌腱提供了良好的滑动环境,而且可以与皮瓣整形术同时进行,是手部皮瓣移植后Ⅱ期肌腱松解的良好方法.

    作者:刘传法;康庆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

    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120例,均治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经皮AO空心钉治疗骶髂关节损伤

    骨盆骨折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骨盆后环的完整,骶髂关节损伤可致骨盆后环完整性破坏;骶髂关节前方分离,提示骶髂前韧带撕裂,半骨盆外旋不稳;当骶髂关节前后分离,说明骶髂前后韧带以及骶髂骨间韧带均撕裂,半骨盆向上向后移位,此系垂直不稳型损伤.因此,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有重要意义.由于条件的限制,一般医院难以在术中作到CT或导航系统引导.我们根据骶骨解剖特点,持续骨牵引闭合复位后,试用常规影像学定位,行经皮后路AO空心钉固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庆;龚遂良;徐荣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颅多普勒研究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1],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近年来,如何找到一种经济、简便、无创、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作为诊断和判定疗效的标准,成为本病研究的焦点.自20世纪80年代经颅多普勒(TCD)出现以来,迅速发展、普及,成为CSA检测的常用手段之一.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文静;隋显玉;聂伟志;石关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手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

    自1998年3月-2003年7月,我们采取手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志永;袁福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治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S)主要是指关节、滑囊以及腱鞘内的滑膜呈结节状或绒毛状进行性增生.以滑膜增生、棕黄色绒毛结节突出及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点.病因不明,以膝关节多发,其次为髋关节.由于其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辅助检查手段,临床常常漏诊甚至误诊.我科自1996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髋关节PVS 12例,均经手术及病检确诊,报告如下.

    作者:范里;陶海鹰;彭昊;刘世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