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睾丸性无精子症中医证型间睾丸病理类型、IgG、IgM的比较研究

卢太坤;聂明;高金龙;郑启中;金冠羽;林友群;蒋丽清

关键词:睾丸性无精子症, 中医证型,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IgG, IgM
摘要:目的通过对睾丸性无精子症肾虚证组、血瘀证组患者睾丸病理类型、IgG、IgM、的比较研究,为辨证论治睾丸性无精子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1例睾丸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组织,其中肾虚证者16例,血瘀证者15例.正常对照组睾丸5例.进行病理检查,睾丸病变程度行Makler评分,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睾丸组织中IgG、IgM沉积情况,并对上述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都以生精阻滞为主,但血瘀证组患者的睾丸病变更为严重而复杂.31例患者中22例有IgG沉积,11例有IgM沉积,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与睾丸病变程度无关.结论血瘀证患者睾丸组织病变更为严重.自身免疫在肾虚证、血瘀证患者中普遍存在,但免疫因素在睾丸性无精症的发病机制中不占主导地位,自身免疫与证型无关.
中国男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男科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

    自从地球上产生人类以来,出于防病、治病的需要,就产生了医学.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诊断、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医务工作者在对患者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的变化是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以及对躯体疾病的影响.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有关性的问题包括与性有关的疾病有特殊的心理反应及感情色彩,因此,心理因素在男科疾病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就男科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作一述评,期望对男科同道的医学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王怀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症12例

    我院2002年6月~2004年2月,应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老年性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12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文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耻骨联合中点径路输精管结扎术

    我们从1984年以来采用耻骨联合中点径路[2]行输精管结扎术145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恩盈;朱文俊;杨同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锌硒宝对少弱精子症的疗效观察

    精液中活动精子的比例及数量对男子的生育力起决定性的作用.精子的质量与人体必需的锌、镁、硒、镉等多种微量元素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男性精子质量逐渐下降,由男性精液质量异常导致的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升高,而作为促进精子发生、成熟、维持精子正常功能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锌和硒在男性生育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138例患有少弱精子症的患者服用锌硒宝片剂疗效的观察,讨论锌硒宝在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导致的不育方面的作用.

    作者:王海涛;张全;高磊;邹淑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D146与前列腺癌微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CD146(Mel-CAM,MUC18)的表达与其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方法检测45例PCa、2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CD146蛋白的表达和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数目和密度(MVD)值.结果CD146蛋白在BPH和PCa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和82.2%;BPH与PCa组织的MVD值分别为20.40±10.25和36.10±9.94;两者均较对照组(B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6阳性组与CD146阴性组间的MVD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D146的表达与PCa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6表达是PCa形成的早期事件,CD146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浸润和转移过程;CD146在前列腺癌微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146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指标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马建华;白进良;傅梧;杨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列腺炎综合征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前列腺炎病程较长,治疗效果又不甚满意,因而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二十世纪,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明显进展,但对前列腺炎,特别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仍相当困惑.

    作者:陈勇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mtDNA4977的改变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mtDNA4977的改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48例BPH患者和24例对照组前列腺组织进行mtDNA4977分析,并对BPH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用PCR方法检测到mtDNA4977的BPH组23例,对照组5例,经统计学分析显示,BPH组mtDNA4977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PH组中mtDNA4977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大尿流率相关.结论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mtDNA4977发生率增加,mtDNA4977的增龄性改变与BPH相关.

    作者:李湘斌;陈昭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继发下尿路结石的治疗(附23例报告)

    目的总结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继发下尿路结石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将输尿管镜经过电切镜鞘置入膀胱,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粉碎结石,同时行电切及冷刀内切开处理下尿路梗阻.结果23例患者均一次性粉碎结石并取出,同时处理下尿路梗阻的原因.结论经电切镜鞘使用气压弹道机粉碎膀胱结石的方法是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余谦;吴海啸;王先道;季敬伟;吴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在采用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中,腹腔镜是否较开放手术更具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应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和53例应用开放手术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病例.结果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均无明显差异.术后恢复快,随访无复发和睾丸萎缩.结论单侧精索静脉曲张,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仍值得首先推荐,对于双侧和复发的精索静脉曲张,则可以优先考虑腹腔镜手术.

    作者:蒋志强;蒋先镇;曾青;钟狂飚;何乐业;朱雪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饮酒对大鼠生精细胞iNOS,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酒精对大鼠睾丸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Bcl-2基因表达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不同剂量的酒精灌胃成年大鼠26d(两个生精周期)后,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睾丸iNOS、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1)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大鼠睾丸iNOS、Bcl-2基因表达强度和细胞凋亡指数(A1)无明显变化(P>0.05);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iNOS表达显著增强(P<0.01),Bcl-2基因表达明显减弱(P<0.01,P<0.05),细胞凋亡指数则增加(P<0.01).结论长期大量饮酒可以诱导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增加,iNOS与Bcl-2基因表达的改变是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顺理;李世文;胡礼泉;郑新民;郑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汽化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3例临床分析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微创手术已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8月~2003年10月采用经尿道汽化切割术(TUEVAP)治疗了BPH患者9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董希智;房刚;孙辉;牛健;姜宗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活检诊断早期前列腺癌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的超声影像与超声引导下6点系统活检病理学检查的关系,提高早期PCa检出率.方法研究对象为PCa集团普查发现的血清PSA>4.0 ng/ml的329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受检者,每位受检者均行血清PSA检测及前列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1)329例接受前列腺活检病例中PCa患者93例(28.3%),其中前列腺腺癌88例,其他类型癌5例.(2)93例PCa患者的超声影像中见低回声反射区组为56例(60.2%),其余37例为无异常回声组(39.8%).(3)88例前列腺腺癌中,53例低回声反射区组PSA平均值为(60.50±39.79)ng/ml,35例无异常回声组PSA平均值为(12.74±8.25)ng/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PSA含量4.0~10.0ng/ml区间者17例,无低回声反射区者15例,占88.2%.(4)早期病例(A,B期)中无异常回声组占82.9%.结论在超声影像学无异常的血清PSA增高的人群中,经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能够发现早期PCa.

    作者:计国义;张灵;赵薇;高洪文;孔祥波;孙连坤;王伟华;赵雪俭;桑原;正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前列腺炎及早泄对精液质量的影响研究

    早泄(Premature ejaclation,PE)及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男性的常见疾病.PE,是为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为14%~41%,在30%~40%性旺盛男性中以年龄依赖性形式存在[1].CP也是男科临床的常见病,常常合并精囊、附睾等生殖系感染,是青壮年常见的附属性腺感染性疾病,此时正值男性的生育高峰时期,因而,对男性生育力的潜在威胁是十分显著的[2].

    作者:易蜀蓉;黄卫东;张旻;罗刚;刘倩;张辉庆;梁明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列腺支架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失败原因.方法总结5年来198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支架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尿潴留20例,6例经药物治疗能恢复排尿,6例因支架脱落再次放置支架后恢复排尿,6例作前列腺摘除术,2例作膀胱造瘘术.结论前列腺支架对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高龄、有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的高位病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似仍有一定的失败率.

    作者:屈平保;稽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Kallmann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Kallmann综合征(KS)又称卡尔曼综合征,或性幼稚嗅觉丧失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促性腺功能低下和嗅觉缺失联合出现的病征.发病率男性为1/10000,女性为1/50000.患者一般青春晚期出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缺乏导致的性腺发育障碍和嗅球发育不全导致的嗅觉缺陷为特征,且多因性功能低下、男性不育等原因就诊.

    作者:华咏;杨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

    前列腺癌(PCa)是欧美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1],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亦有明显增高趋势[2].

    作者:杨杰;钱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氟他胺撤退综合征(附78例报告)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患者完全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出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后,停用氟他胺后PSA的变化.方法78例前列腺癌患者,全雄阻断治疗PSA正常后若再次PSA>4ng/ml,则停服氟他胺至少连续3月,观察PSA的变化情况.结果(1)停服氟他胺后有42例PSA下降超过50%以上;(2)42例PSA下降超过50%以上者,19例停药后3月内达到,23例6月内达到;(3)23/42例停药6月内维持PSA<4ng/ml,14/42例停药12月内维持PSA<4ng/ml,5/42例维持12月以上;(4)42例患者中停药后PSA再次升高超过4ng/ml者,再次服用氟他胺后,9例PSA出现下降表现.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在手术去势和氟他胺联合治疗后出现PSA上升者,在改用二线治疗前可先停用氟他胺.

    作者:李东;黄旭元;冷静;薄隽杰;陈斌;黄翼然;王益鑫;江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性功能障碍临床随访报告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腺体疗效为确切,虽然TURP等经尿道途径手术国内应用逐渐增多,耻骨上经膀胱术式仍较广泛.本文统计了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5年内性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周玉海;王瑞臣;张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报告)

    睾丸扭转是阴囊急症的主要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少年,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致睾丸缺血性坏死.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16例,现就其几个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李峰;伍松合;张力;覃智标;孙平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假性精液囊肿性痛性结节1例

    患者,男性,30岁,生育二胎,2004年6月就诊.述2003年10月自愿施行双侧输精管结扎术,术后无出血、感染等近期并发症,3个月后,一次性生活时,偶感左侧外环口胀痛伴有异物感,继而左侧腹股沟不适,阴囊坠胀疼痛,特别是在性生活后为甚,并可以触到左侧阴囊内另有肿物,在当地卫院对症治疗无效.

    作者:郑天贵;张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