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入一氧化氮对犬感染性ARDS时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肺形态学的影响

缪长虹;薛张纲;蒋豪;孙波

关键词:一氧化氮, 肺表面活性剂,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组织学
摘要:目的研究吸入一氧化氮(NO)对感染性ARDS时肺表面物质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犬感染性ARDS建立后,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机械通气组(对照组,n=6),机械通气+吸入NO组(干预组,n=6),NO吸入浓度分别为10、20、40、80 ppm各1h,然后降至10ppm持续吸入6h.待实验结束后,取左下叶肺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及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右肺用0.9%NaCI溶液15~20 ml/kg进行支气管肺灌洗,测定灌洗液(BALF)中总磷脂(TPL),饱和磷脂(DSPC)及总蛋白(TP)含量.结果(1)单纯机械通气组BALF中DSPC/TP及DSPC/TPL明显降低,NO吸入组BALF中DSPC/TP、DSPC/TPL降低程度减轻,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肺W/D在NO吸入组为3.42±1.56,单纯机械通气组为4.89±0.52(P<0.05);(3)光镜、电镜可见毛细血管淤血,血管内PMN聚集,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肿张,空泡变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内充满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并可见透明膜形成,肺泡上皮变性、坏死,NO吸入组上述变化程度减轻.结论感染性ARDS时吸入一氧化氮可减轻肺表面物质受损程度;对其肺组织形态改变不明显.
中华麻醉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2年世界临床麻醉与监测新进展讲习班通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危重症监测治疗手册》出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

    异丙酚辅以芬太尼是全凭静脉麻醉的常用组合,但两者在较大用量时,存有价格贵及副反应增多的缺点.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以异丙酚-芬太尼的全静脉麻醉中,老年病人循环功能的变化及麻醉处理的特点.

    作者:米卫东;李旭东;宋运琴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异氟烷对癫痫和非癫痫病人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呼气末异氟烷浓度时癫痫及非癫痫病人脑电图及棘波的变化.方法14例癫痫需行手术治疗及10例非癫痫开颅手术病人,以0.7MAC的异氟烷维持麻醉,术中置入硬膜外电极后,调整蒸发器刻度,分别控制呼气末异氟烷浓度于0.7MAC、1.0MAC、1.3MAC及1.5MAC,并各稳定15min后,描记脑电图.结果癫痫病人1.0MAC异氟烷时棘波的频率与0.7MAC时相比无明显变化,而1.3MAC和1.5MAC时的棘波的频率明显少于0.7MAC(P<0.01).非癫痫病人在0.7MAC、1.0MAC及1.3MAC异氟烷时均无棘波出现,于1.5MAC时有一例出现棘波.随着呼气末异氟烷浓度的升高所有病人的a和β波逐渐减少,而δ波增多.结论癫痫手术用异氟烷维持麻醉,术中需行皮层脑电图监测时,将异氟烷麻醉深度维持于0.7~1.0MAC较为适宜,以保证癫痫源灶准确的定位及手术切除范围.

    作者:吉勇;王会文;王保国;白勤;张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氨甲苯酸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和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体外循环(CPB)可致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功能损害、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艽进、凝血因子减少等[1],均可导致非外科性出血,约3%~5%需二次开胸止血[2],其中因凝血功能障碍所致者占二次开胸止血数的50%.天然抗纤溶药物抑肽酶尽管使术后出血减少50%[3],但其价格昂贵,又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氨甲苯酸是一种国产合成的抗纤溶药,应用于CPB中能抑制CPB中纤溶系统激活而减少术后出血[4-6],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对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及血小板第三因子的作用,来评价其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及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作者:陈子英;石凤梧;张文立;谢英奎;陈立华;赵宏;刘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VCD出版发行信息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根治术中血糖、糖代谢激素及白介素6的影响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下胃癌根治术中血糖、部分糖代谢激素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方法30例选择性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G+E)和单纯全麻(G)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切皮后30、60、90、120、150和180min、拔管后1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结果术中G+E组血糖升高迟于G组,但两组均于拔管后10min达高峰(P<0.01);整个术程血糖水平仅于切皮后60min G+E组低于G组(P<0.05).血皮质醇升高G+E组也较G组迟,切皮后180min时两组均达高峰(P<0.01),拔管后10min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皮质醇升高幅度于切皮后30min G+E组比G组小(P<0.05);胰高血糖素和白细胞介素6在两组均于切皮后90min时明显升高,于拔管后10min时达高蜂,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中胰岛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血糖与胰高血糖素和IL-6密切相关(r=0.72和0.63,P<0.01);白介素6与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44(P<0,05或0.01),与胰岛素变化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根治术程早期的伤害性刺激消除效果比单纯全麻好,但术程后期均不能消除由IL-6等体液介质介导的应激性内分泌和代谢改变.

    作者:张良成;曾邦雄;林财珠;林群;杨锡馨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病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Anteriorpituitaryinsufficiency,API)是指由于肿瘤压迫、产后大出血、垂体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各种颅内感染或炎症等引起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功能低下或缺如,进而继发多种或单一周围内分泌靶腺功能低下的症候群.该类病人如再遇有手术、麻醉、创伤、感染等应激反应时易发生垂体危象,死亡率极高.因此,非不得以不行垂体外其他部位手术,我院于2000年4月在全麻下对一例API老年女性病人成功地实施了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访一年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成富;刘丽;郑莉莉;谭涛;毕好生;王开强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首届西部麻醉论坛会议召开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仙林(维库溴铵)有奖学术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分娩镇痛短期培训班招生启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去氨加压素与控制性降压用于减少鼻窦内窥镜手术中出血的比较

    去氨加压素(1-desaminc-8-D-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是人工合成垂体加压素的衍生物,可显著增强机体凝血功能[1].鼻窦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它具有手术范围广,操作方便,创伤小和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但其出血较多,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2,3],因此,控制术中出血,进而实施血液保护成为FESS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研究拟通过比较DDAVP和控制性降压减少FESS术中出血的效果,来评价DDAVP在FES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浩波;蔡宏伟;翟长宝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体外循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拟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乌司他丁组(U组)患者接受乌司他丁1.2万I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CPB 30min(T2)、CPB结束后30min(T3)、4h(T4)和24h(T5)测定血浆TNF-α、IL-6、IL-8和MDA浓度及SOD活性.结果C组TNFv在T2、T3明显升高(P<0.05);U组仅在T2高于基础值(P<0.05),且于T3较C组低(P<0.05).C组IL-6于T2即升高,持续至T5;U组无明显变化,于T2明显低于C组(P<0.01).C组IL-8于T2升高(P<0.05),至T3达峰值(P<0.01),于T5下降至基础水平;U组只在T3较基础值升高(P<0.05),于T2~T5均显著低于C组(P<0.05~0.01).两组MDA均在T2升高(P<0.01),C组持续至T4,U组持续至T3.C组SOD活性自T2开始降低(P<0.01),持续至T3(P<0.05);U组无明显变化,且在T2~T4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CPB心脏手术导致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于金贵;周广利;孟冬梅;帅训军;类维富;应诗达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气管插管术》CD-ROM新片发行消息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结合抑肽酶用于肝癌切除术的临床效应

    肝癌病人术前多存在凝血机制异常,同时肝脏血流供应丰富,肝组织脆性高,肝癌切除术中常需输入大量库血,但因输血而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对于恶性肿瘤病人输入同种异体血,还可抑制免疫功能,使肿瘤病人的术后复发率增高,生存期缩短.为减少术中出血,本研究拟评价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结合抑肽酶连续滴注用于肝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褚庆福;薛杨;张志勇;熊有利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麻醉与止痛学组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功能的影响

    冠心病人围术期主要并发症是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高发时间是手术当天和手术后第-天.胸部、上腹部手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约为其它手术的3倍[1].已有报告表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心绞痛效果确切,并能使心肌缺血改善[2].围术期广泛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病人的影响尚有争议.本研究拟评价广泛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胸部、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效果.

    作者:康荣田;董振明;张瑞敏;高金贵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湖南省2001年麻醉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吸入一氧化氮对犬感染性ARDS时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肺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吸入一氧化氮(NO)对感染性ARDS时肺表面物质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犬感染性ARDS建立后,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机械通气组(对照组,n=6),机械通气+吸入NO组(干预组,n=6),NO吸入浓度分别为10、20、40、80 ppm各1h,然后降至10ppm持续吸入6h.待实验结束后,取左下叶肺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及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右肺用0.9%NaCI溶液15~20 ml/kg进行支气管肺灌洗,测定灌洗液(BALF)中总磷脂(TPL),饱和磷脂(DSPC)及总蛋白(TP)含量.结果(1)单纯机械通气组BALF中DSPC/TP及DSPC/TPL明显降低,NO吸入组BALF中DSPC/TP、DSPC/TPL降低程度减轻,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肺W/D在NO吸入组为3.42±1.56,单纯机械通气组为4.89±0.52(P<0.05);(3)光镜、电镜可见毛细血管淤血,血管内PMN聚集,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肿张,空泡变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内充满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并可见透明膜形成,肺泡上皮变性、坏死,NO吸入组上述变化程度减轻.结论感染性ARDS时吸入一氧化氮可减轻肺表面物质受损程度;对其肺组织形态改变不明显.

    作者:缪长虹;薛张纲;蒋豪;孙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成份输血对食管癌、直肠癌病人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份输血对食管癌、直肠癌病人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方法24例食管癌和24例直肠癌病人,分别随机分为四组,输盐水组(Ⅰ组),输压积红细胞组(Ⅱ组),输全血组(Ⅲ组),输血浆组(Ⅳ组),每组1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5、10、15天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a),(CD+3+CD+4)/(CD+3+CD+8)比值及自然杀伤细胞(CD+16+56)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l天四组病人CD+3、CD+4、CD+8、(CD+3+CD+4)/(CD+3+CD+8)、CD+16+56显著降低(P<0.05或0.01);术后第5天输全血组和输血浆组CD+3、CD+4、CD+8、CD+16+56显著降低(P<0.05),输盐水组及输压积红细胞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第10天输全血组和输血浆组,CD+16+56仍较低(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l天输全血组和输血浆组CD+16+56显著低于输盐水组(P<0.05);术后第5天输血浆组CD+4显著低于输压积红细胞组(P<0.05).结论食管癌和直肠癌病人术后可出现一个可逆性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程,输全血和血浆可加重免疫抑制,而输压积红细胞对机体的免疫抑制较轻.

    作者:程会平;赵砚丽;杨宾侠;陈卫;徐雪;陈伯銮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