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系统评价比较三七制剂在不同类型中风中的疗效优势

张珊珊

关键词:三七制剂, 中风, 系统评价, 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三七制剂治疗不同类型中风的疗效优势.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依据中风类型、分期分亚组统计相关数据.结果:49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急性期RR(99%CI) Meta-分析结果依次为1.19(1.12,1.26)、1.19(1.13,1.27),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急性期RR (99%CI)Meta-分析结果依次为1.22(1.08,1.38)、1.26(1.09,1.46),上述亚组失效安全数依次为158.11、177.67、5.91、4.06.结论:现有证据提示,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两种三七制剂有益于中风急性期,且前者较后者临床证据更为充分;另外,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三七制剂可用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文献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及中国博士、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PubMed数据库,收集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条件的研究,在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后,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0项,6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合并效应值0R[95%CI]为5.23[3.24,8.44];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合并效应值MD[95%CI]分别为:-8.35[-10.89,-5.81]、-6.33[-7.97,-4.69].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需多中心、大规模、高质量具有中医特色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郭炜;裴强伟;董文亮;刘西建;孙志翠;韩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梅花二十四灸及应用

    从梅花针灸学派二十四种灸法的定义、理论依据、灸具等方面对梅花二十四灸进行了论述,认为灸具灸法继承与创新是灸法发展的必然途径,并通过对灸法适应证、灸具分类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灸具灸法创新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贺成功;蔡圣朝;龙红慧;袁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野生丹参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目的:研究野生丹参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溶剂萃取,硅胶柱、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得到单体8个,利用化学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5个,分别为:豆甾醇(stigmasterol)、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苷(daucosterol)、黄芩苷(baicalin).结论:化合物熊果酸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

    作者:蒋海强;于鹏飞;刘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芙蓉透皮巾镇痛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芙蓉透皮巾的镇痛消炎作用.方法:利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蛋清诱发大鼠足趾肿胀测定芙蓉透皮巾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冰醋酸刺激致痛法测定小鼠模型痛阈,研究芙蓉透皮巾的镇痛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芙蓉透皮巾高、中、低剂量组及扶他林组均能减轻二甲苯致炎小鼠的耳郭肿胀度和肿胀率(P<0.01);芙蓉透皮巾低、中、高剂量及扶他林组均能减轻大鼠致炎后不同时间足趾肿胀率,抑制蛋清诱发大鼠足趾肿胀,延长小鼠热板痛阈时间,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组比较,扶他林组及高剂量组改善明显(P<0.01),低剂量组有改善(P<0.05);不同剂量组比较显示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中、高剂量与低剂量组比较分别P<0.05,P<0.01).结论:芙蓉透皮巾具有确切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王玉娟;邓华亮;孙明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淫羊藿总黄酮研究进展

    从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骨骼系统疾病等方面,对近年来淫羊藿总黄酮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42篇.

    作者:陆乐;徐洋;蔡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主成分-线性判别分析的植物药多糖HPLC图谱与寒热药性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所含多糖成分的相关性.方法:取寒性、热性植物药各10味,提取并精制所含多糖,用三氟乙酸彻底水解成单糖,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进行衍生化反应,测定其单糖HPLC图谱,并利用主成分-线性判别分析研究结果.结果:主成分-线性判别分析完全实现了对20味植物药寒热药性准确判别.结论:中药寒热药性与所含多糖成分存在明显相关性,多糖是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主成分-线性判别可对中药药性进行判别,且判别准确率高.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明代医药机构设置与世医制度浅析

    从医药机构设置和世医制度两方面浅析了明代医政发展的状况.明代医药机构设置主要分为中央医药行政管理机关、宫廷及王府医药机构以及民间与地方医药组织三部分,形成了具有明代特色的世医制度和弃儒从医的社会风气,保障了医学人才的数量,提升了医生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

    作者:夏逸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思考

    基于代谢组学的概念和常用分析技术,总结了代谢组学与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及防治原则的关系,论述了代谢组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并提出几点思考.认为整体性思路的代谢组学技术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相结合会使传统医学的研究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及透明化,并有望在中医循证医学方面探索出新的思路与方法,进而加快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刘颖;周红光;吴勉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石菖蒲挥发油纯化品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目的:建立石菖蒲挥发油纯化品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石菖蒲挥发油纯化品建立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石菖蒲挥发油纯化品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0.6% (RSD l.475%),主成分分析(PCA)模式识别对不同批次的石菖蒲挥发油纯化品质量评价可靠.结论:石菖蒲挥发油纯化品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及PCA模式识别可以作为石菖蒲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洪耀;王莹;蒋海强;田景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四君子加承气汤治疗小肠瘘1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君子加承气汤治疗小肠瘘的疗效.方法:将24例术后小肠瘘患者分治疗组12例,给予承气汤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营养支持、引流及抗感染等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时间及中转手术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君子加承气汤治疗小肠瘘疗效较好.

    作者:朱欢欢;吕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系统评价比较三七制剂在不同类型中风中的疗效优势

    目的:比较三七制剂治疗不同类型中风的疗效优势.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依据中风类型、分期分亚组统计相关数据.结果:49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急性期RR(99%CI) Meta-分析结果依次为1.19(1.12,1.26)、1.19(1.13,1.27),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急性期RR (99%CI)Meta-分析结果依次为1.22(1.08,1.38)、1.26(1.09,1.46),上述亚组失效安全数依次为158.11、177.67、5.91、4.06.结论:现有证据提示,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两种三七制剂有益于中风急性期,且前者较后者临床证据更为充分;另外,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三七制剂可用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作者:张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肾阳虚小鼠模型呼吸代谢转换率、产热量指标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TSE LabMaster呼吸代谢分析系统,比较肾阳虚模型小鼠与正常对照小鼠呼吸代谢转换率(RER)、产热量H(1)、H(2)的差异,为肾阳虚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肾阳虚模型组,按0.08 mg/10 g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造成肾阳虚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将两组小鼠放入TSE LabMaster呼吸代谢分析系统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小鼠RER、产热量的变化.结果:肾阳虚模型组小鼠RER和产生的热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阳虚小鼠模型RER和产热量降低.

    作者:李静;杨勇;尹翠翠;李荣荣;蔺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缺血性中风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藏象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与慢性脑供血不足藏象学的异同点,探讨两者的病机.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急性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40例(慢性组),正常对照20例(正常组),观察临床证候,选取与肝、心、脾、肺、肾关系为密切和便于观察的证候各10项,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与肝、脾脏关系为密切;慢性脑供血不足与肝、心、肾脏关系为密切.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有不同的藏象表现,临床证候以肝脏为主.而且急性缺血性中风肝脏证候表现更多、更严重,从多脏轻度受累发展为以肝脏严重受累为主的气机逆乱状态.

    作者:臧运华;张连运;郑志轩;安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补骨脂酚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补骨脂酚来源及理化性质、药理活性、体内代谢过程及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补骨脂酚的开发应用前景.参考文献41篇.

    作者:于悦;王亚静;皮佳鑫;高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通滞苏润江胶囊组(治疗组)41例,痛风定胶囊(对照组)40例,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血尿酸浓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7%,对照组82.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尿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作者:朱辉军;谭宁;黄胜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人迎脉积辨治颈动脉粥样硬化

    将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命名为“人迎脉积”,认为阳明火热循经燔灼是人迎脉积形成的始动因素与重要病机,临床运用经方葛根芩连汤为主治疗CAS,常获满意疗效.

    作者:温雅;李晓光;丁元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清灵鼻腔冲洗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

    目的:观察鼻清灵鼻腔冲洗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治疗组予中药鼻清灵鼻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P<0.01),治疗组鼻塞、鼻痒等症状好转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清灵鼻腔冲洗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东霞;姚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内经》“百病皆生于气”的内涵及其临床意义

    “百病皆生于气”源于《素问·举痛论》,是指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及饮食劳逸失常皆可致气的失常,强调气的运动及变化在人体的重要性,认为气机与气化失常是心身疾病的主要病机,临床以调理气机、形神并调为治法,治疗脏腑病变及气血津液的异常,常获良效.

    作者:张庆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秦亮甫从虚论治慢性咳喘病经验

    秦亮甫,全国名老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秦老师幼承家学,熟读经典,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良多,现将秦老师治疗慢性咳喘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汤璐敏;上官文姬;李祎群;李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68例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2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4.11%,对照组58.8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理想.

    作者:石岩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