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瑞特综合征21例

赫军;李丽华;徐琳;汤志刚;赫辉

关键词:瑞特综合征, 龙胆泻肝汤加减,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瑞特综合征(R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21例辨证为湿热痰浊痹阻型的RS,治疗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例,显效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1%.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RS有确切疗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滋肾育胎丸治疗脾肾虚弱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治疗脾肾虚弱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肾虚弱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共40例,采用年龄配对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自月经第5天开始予滋肾育胎丸5 g,日3次,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1 mg,日1次,连续21d,服用戊酸雌二醇的第11天加黄体酮胶丸100 mg,连续10d.两组皆以3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酶标法检测抑制素B(INHB)、抗苗勒激素(AMH)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月经周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SH较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LH水平较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MH、INHB水平较前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对脾肾虚弱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史云;杨胜华;陶莉莉;张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5例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0例和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65例,治疗7d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和病程上明显缩短(P<0.01),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但腹部症状开始缓解和完全缓解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比单纯西医治疗恢复时间更快,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陈利阳;汪百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取穴组方规律分析

    目的:通过文献统计,分析针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取穴、组方规律.方法:查阅1911年1月~2011年12月针灸治疗功血的临床文献,对相关穴位和处方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46篇文献中,针灸治疗功血涉及12条经脉的55个穴位,共32个组方,其中只有三阴交、关元、隐白等11个穴位的使用频次超过10%,以1~3个穴位为组方的文献占56.52%.结论:针灸治疗功血在取穴组方上不统一,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作者:杜帅;陈少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辨证结合胃镜下黏膜表现浅析慢性浅表性胃炎

    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基本病机为胃膜受伤,胃失和降,结合电子胃镜下黏膜红斑、水肿、出血等改变,将CSG分为脾胃湿热证、瘀血停胃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四型辨治.

    作者:徐秀鹏;曹志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血复康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血复康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5:65 V/V)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柱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应不低于4000.结果:通过系统考察研究,建立了本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得黄芪甲苷在2.44~ 14.64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23X+ 13.233,相关系数r=1.000.结论:建立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等特点,是控制本品内在质量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翠云;梁瑞雪;张新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收集近十余年原发性痛经中西医研究的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针灸治疗及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及疗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7篇.

    作者:申松希;张玲;沈小雨;杨佳敏;罗丽;李晓泓;张露芬;朱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州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分布的情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标准对1 657例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广州市老年居民偏颇体质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平和质(P<0.05),9种体质类型中,男女呈现不同的分布状况.男女偏颇体质中,占前两位的皆为气虚质和阳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比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阴虚质和血瘀质比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气虚质和阳虚质,女性阳虚质和血瘀质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居民平和体质逐渐减少,偏颇体质逐渐增多.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情况复杂,表现为偏颇体质的兼夹性.

    作者:郑晓辉;简振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滋补肝肾复方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脑组织ROCK2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复方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Rho激酶2(ROCK2)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10只)和药物组(10只),用改良的Longa E Z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0)大鼠模型,药物组灌胃滋补肝肾复方水溶液,余各组分别灌胃同剂量的蒸馏水.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模型大鼠梗死周边区脑组织ROCK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显示,药物组大鼠脑组织中ROCK2表达明显减少,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补肝肾复方可抑制脑梗死后ROCK2的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再生.

    作者:胡怀强;周永红;王树才;曹秉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对近年中药对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凋亡、抑制肿瘤转移及逆转耐药等,对乳腺癌MCF-7细胞起到相应的作用.但目前研究主要以中药单体及提取物有效成分的体外实验为主,缺少临床大样本及复方的研究,无法体现中医药多靶点、辨证论治的特色.参考文献27篇.

    作者:谢磊;林胜友;胡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毒致病治法探析

    认为内毒形成机制为人体气机失司,蓄积内毒;脏腑积热,蕴结内毒;饮食偏嗜,久而中毒;痰瘀毒滞,发为痼疾.根据内毒致病的临床特点,提出了清热解毒、清热排毒、通腑解毒、利湿解毒、益气解毒等治法.

    作者:李嘉庆;宋绍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优化方案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由8个不同研究中心收集同一个时段内,接受两套不同治疗方案的DVT病例,共231例,其中方案1组160例,方案2组71例.对两组病例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在疗效方面,第1套方案组的整体疗效、症状疗效及静脉再通的有效率分别为89.38%、98.75%和80.00%,第2套方案组分别为76.06%、78.87%和73.24%;在安全性方面,第1套方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第2套方案组为0.结论:中医优化方案综合治疗急性期下肢DVT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以有效减轻下肢肿、痛症状,提高静脉再通率,抑制血栓蔓延.

    作者:陈柏楠;刘明;姜元顺;郝清智;程志新;魏令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怒与怒伤肝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怒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国外研究发现下丘脑、前额叶、海马参与构成的脑区神经环路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怒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脑内5-羟色胺含量及其信号通路异常是目前研究热点.“怒伤肝”、“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是中医经典理论.现代中医学者证实“怒伤肝”实质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与内分泌轴、神经递质、激素有关.参考文献27篇.

    作者:李宁;高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银杏萜内酯化合物研究进展

    就银杏萜内酯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相关专利技术进行了概述.参考文献26篇.

    作者:张敏;巩丽丽;田景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王朝阳针药并用治疗杂病经验

    王朝阳治疗杂病倡导头针运动疗法,强调针药并用.介绍了其具有临床特色的头针运动疗法、经络诊治、经验用穴和针药结合等经验.

    作者:李涛;张毅;刘清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柴胡疏肝散加昧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48例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加昧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味,对照组予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79.2%,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宋彩霞;高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60例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2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内服六味地黄汤加减,对照组60例内服氯雷他定、维生素EC颗粒,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83.0%、6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IL-4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清IL-4有关.

    作者:彭红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火热灼脉是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关键

    将107例人迎脉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分为两组,吸烟组54例,非吸烟组53例,分别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火热症状积分方面的差异;基于吸烟的致病机制,分析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研究发现,烟雾火热之气循经脉上行,灼于足阳明人迎脉,损伤脉络,形成虚处留邪的发病基础.烟雾之火热灼伤人迎脉,导致痰浊瘀血凝滞,形成人迎脉积,成为火热致中的病理基础.由此,提出火热灼脉是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关键.

    作者:丁元庆;陈哲;张安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试论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发展趋势

    通过回顾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相关文献,提出中药四性理论研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一要确立科学的研究思路;二要提出理论假说,并对理论假说进行证实与证伪;三要搭建高水平的多学科融合平台;四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五要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相结合.

    作者:崔利锐;王鹏;欧阳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确诊D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分别评定其综合疗效、心脏舒张功能指标,观察血浆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中医症状评分、纽约心功能分级评估、测定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左室舒张功能、中医症状评分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DHF有确切疗效.

    作者:褚庆民;李荣;张瑶;聂鹏飞;胡琳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庞德湘治疗大肠癌组方原则浅析

    庞德湘治疗大肠癌重视脾胃功能,以健脾和胃、活血化瘀祛湿为立方原则,同时注重调畅情志,配合疏肝理气药及按归经用药,慎用攻伐及贵重稀缺药物.对大肠癌常见并发症腹泻与便秘的治疗注重四诊合参,祛邪扶正并举.

    作者:刘军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