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味药材性状分析

纪玉佳;王鹏;李佳;张永清;滕佳林;王振国

关键词:苦味, 药材性状,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摘要:苦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物质组成影响着药材性状,也影响着药材性味.选取《中华本草》所载1 728种寒热药性明确的中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了中药苦味与药材性状的关系,认为药材质地、气味、味道、外观颜色共同影响着中药苦味.药材性状质脆、味苦或味涩越多的中药,药材性味越偏向苦味;药材性状气香、味甘、味咸、味辛和白色越多的中药,药材性味越远离苦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在高血压证候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将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BP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高血压证候诊断.方法:对传统BP算法存在的不 足进行改进,采用成比例的共轭梯度算法,建立高血压中医证候诊断模型,并运用检测样本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总体识别率达89.5%.结论: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高血压中医证候诊断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预测能力.

    作者:温宗良;岳桂华;杨靖;张爱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药炒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从止血机制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概述了中药炒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近况.参考文献27篇.

    作者:徐平;时昭红;张江春;石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宋爱莉从痰瘀互结论治乳腺增生病经验

    痰和瘀在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及血液生化等方面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病理改变,认为痰瘀互结理论可阐释乳腺增生病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乳腺增生病为气滞、痰凝、血瘀结聚而成,属本虚标实证,肾虚冲任失调为其本,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为其标,病位在肝、脾、肾.根据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的临床特点,以及偏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脾虚湿盛等不同证候表现,提出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治其标,疏肝理气、健脾胜湿、温补肝肾调摄冲任治其本.

    作者:赵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临床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3].笔者运用穴位埋线治疗NAFLD(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除外)60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振;宋双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宋代国家医学藏书与医学学术史关系的探讨

    以反映宋代国家藏书的《宋史·艺文志》记载的医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求国家医学藏书与宋代医学学术发展的关系;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分析比较,探讨国家医学藏书与宋代医学学术变化的关系.认为中医学发展到宋代,从基础到临床各科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中方书著作尤为繁盛,伤寒研究著作颇丰,并且出现了运气类著作,而魏晋隋唐时期盛行的寒食散和房中术等著作消失.

    作者:尹桂平;田思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肾衰竭湿浊病机与治法探讨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衰败、湿浊内蕴是其基本病机环节,“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从湿浊论治是治标之法,具体有化湿泄浊、通腑泄浊、淡渗利湿、发汗泄浊.佐以扶正、活血通络,可达标本同治.

    作者:周爱珍;盛梅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肝注射液对H22肝癌模型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复肝注射液对H22肝癌模型小鼠的疗效,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制备H22肝癌模型,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迈青组五组,观察对模型小鼠抑瘤率、生存时间、体重的影响及对低剂量环磷酰胺的增效作用.结果:复肝注射液对小鼠肝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并表现出对化疗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结论:复肝注射液治疗肝癌疗效明显.

    作者:唐晓勇;唐迎雪;唐由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计算机技术在中医工程学中应用概况

    对计算机技术在中医工程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归纳,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20篇.

    作者:刘霞;张砚;王益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脘痛源流考

    从病名、病因、辨治三方面对胃脘痛的源流进行考证,追溯胃脘痛的病名沿革,探析不同时期对胃脘痛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以期对现代胃脘痛的研究有所启迪.

    作者:姜德友;王得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痤疮中医证型与性激素相关性研究概述

    从肝郁、肺(胃)热、湿热、痰湿和肾虚火旺五个方面,概述了近年痤疮中医分型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研究.参考文献13篇.

    作者:申朝霞;陈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不同提取法首乌藤中大黄素含量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首乌藤中大黄素含量的影响,为首乌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首乌藤中大黄索进行提取,用RP-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两种提取方法的含量分别是0.44%和0.55%.结论:首乌藤药材的不同提取方法对其大黄素含量有重要影响.

    作者:巩丽丽;李佳;蒋海强;孙志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药对胃黏膜保护机制调控作用研究近况

    从促进胃黏膜分泌防御物质、维持正常黏膜微循环、加强胃黏膜免疫系统、调控胃黏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对胃黏膜保护机制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在胃黏膜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参考文献19篇.

    作者:刘舸;葛惠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苦味药材性状分析

    苦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物质组成影响着药材性状,也影响着药材性味.选取《中华本草》所载1 728种寒热药性明确的中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了中药苦味与药材性状的关系,认为药材质地、气味、味道、外观颜色共同影响着中药苦味.药材性状质脆、味苦或味涩越多的中药,药材性味越偏向苦味;药材性状气香、味甘、味咸、味辛和白色越多的中药,药材性味越远离苦味.

    作者:纪玉佳;王鹏;李佳;张永清;滕佳林;王振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抵当陷胸汤治疗癌痛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抵当陷胸汤对癌痛的镇痛及抑瘤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治疗对照组,灌胃给药后测定对小鼠热板致痛、醋酸扭体反应、小鼠腹腔冲洗液PGE2含量及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抵当陷胸汤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持续时间和镇痛效果与曲马多相当.其镇痛作用与剂量有关;抵当陷胸汤可明显降低小鼠腹腔冲洗液中PGE2含量,其降低程度与剂量有关.结论:抵当陷胸汤对实验性癌痛有显著镇痛效果和一定的抑瘤作用.

    作者:张沁园;张健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白芷提取液加热过程中欧前胡素稳定性研究

    目的:研究白芷提取液65℃和70℃加热过程中欧前胡素的浓度变化,为浓缩温度的设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前胡素在65℃、70℃不同加热时间的浓度变化.结果:在65℃和70℃水浴恒温条件下,0~8 h欧前胡素浓度保持不变.结论:在65℃、70℃欧前胡素受热8h浓度稳定.

    作者:姜佳;刘虹;刘芳;郝彧;黄云英;张德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痹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骨痹的资料进行收集、梳理、发掘和研究,揭示骨痹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预后,总结其辨治经验,为中医预防和治疗骨痹、供文献依据.提出骨痹病位在骨,与肾肝脾肺关系密切,关键在肾,治疗以填补肾精为主,兼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作者:张燕霞;张成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滋补肝肾法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皮质脊髓束重塑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方药“复健片”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皮质脊髓束重塑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各组根据观测时间点再分为术后4周末、术后5周末两个亚组.采用电凝法闭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药物组术后1周末按9g生药/kg给予复健片水溶液灌胃,于术后3周末注射BDA,采用走横术实验(BWT)对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大鼠左侧颈髓BDA和GAP4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药物组BWT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其中药物组的评分升高更显著,至术后5周末,与假手术组已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4周末,药物组和模型组的左侧颈髓GAP-43平均灰度值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P<0.01),至术后5周末,模型组GAP-43平均灰度值较之同期假手术组,已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组GAP-43平均灰度值则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1);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药物组左侧颈髓BDA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药物组BDA平均灰度值降低更为明显(与同期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复健片既可以延长MCAO大鼠皮质脊髓束的重塑时间,又可以促进更多的皮质脊髓纤维束越过中线,支配同侧颈髓运动神经元.这可能是复健片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期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又一重要机制.

    作者:刘伟;张国丽;密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皮祖细胞在冠心病中药干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对内皮祖细胞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中药干预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包括冠心病主要诱导因素与内皮祖细胞数量、功能的相关性,以及治疗冠心病中药单体、单味药、复方对患者或模型动物内皮祖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参考文献39篇.

    作者:孟冰雪;郭栋;赵启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便秘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从病名渊源、病因病机、证候表现、辨证论治四个方面,对历代中医古籍关于便秘的论述进行了系统归纳、分析与整理.认为虽然病名不一,但对便秘的病因病机认识基本一致,而且论述全面深刻,外及六淫,内涉五脏六腑与气血津液:治法有攻有补,有柔有润,标本兼顾,对于现代临床便秘的治疗和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董佳容;曹振东;毛旭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舒脉合剂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气滞血瘀肾虚证疗效观察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老年高血压常见类型,也是老年患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循证医学业已证实将收缩压降到合理水平可有效降低各种死亡或致残事件的发生[1].舒脉合剂是在我院已故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周次清教授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功能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舒脉合剂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91例,临床显示有较好的血压调节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报道如下.

    作者:杨清峰;张维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