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牵引成骨过程中前列腺素E2的表达及其作用

骆泉丰;王兴

关键词:前列腺素E2, 骨牵引, 骨生成
摘要:目的 观察牵引成骨过程前列腺素E2的变化与表达.方法 通过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放射免疫等方法检测牵引成骨过程前列腺素E2的变化和表达.结果 牵引成骨过程前列腺素E2表达增高.结论 前列腺素E2参与了骨牵引过程新骨生成的调节,PGE2的变化与牵引成骨机制密切相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双反向Z形瓣修复腭裂术后复裂或穿孔

    1995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双反向Z形瓣修复21例腭裂术后伤口裂开或穿孔的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迪炎;王昭领;刘颖;李晓飞;朱国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牙体牙髓-正畸-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观察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牙体牙髓治疗断根-正畸牵引-桩冠修复治疗上前牙龈下牙折,达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温彦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口腔医学中的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及算法

    长期以来,口腔科医生对牙、颌、面的观察、测量与描述多以二维和定性描述为主,所用的测量工具多是卡尺等简单工具,难以对牙、颌、面系统的复杂三维空间几何形态做出全面、准确的定量分析和描述.

    作者:杨向红;高德龙;罗富强;舒文;刘铁根;李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牙列(牙合)垫治疗年轻恒牙脱位、半脱位的临床观察

    前牙外伤以7~9岁替牙期的儿童多见,约占恒牙外伤的50%~70%[1].传统的固定方法有:钢丝结扎固定法、牙弓夹板固定法、复合树脂固定法、复合树脂+弓丝固定法、托槽弓丝结扎固定法等.由于替牙期儿童牙齿长短不一,乳牙松动,恒牙未萌或萌出不足,给受伤牙固定带来困难.笔者应用全牙列合垫治疗年轻恒牙脱位、半脱位102例,共132颗牙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申秀梅;李和平;胡新宇;李显锋;王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树脂透明牙模型在根管治疗临床前教学中应用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索树脂透明牙模型在根管治疗前期教学中佳的应用模式.方法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专业的牙体牙髓临床前教学中,应用树脂透明牙模型,设计了盲预备→透预备→后透预备和透预备→盲预备→后透预备两种教学模式,以问卷的方式收集学生反馈,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设置主治医师参照组.结果 初次实习就在直视下完成根管预备,虽然可以直观地看到根管预备的过程,但由于学生对根管预备的程序和手法尚不熟悉,对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缺乏了解.因此,先直视操作并未达到帮助初学学生加深理解一些操作中关键问题的目标,如建立髓腔入口洞形和便易形的重要性,以及牙本质泥对根管预备的影响等.而先做盲法预备后再用透明牙直视下预备的教学模式,则可以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后透预备这一教学设置,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开髓洞外形和便易形与根管预备效果的关系,并加深了对彻底清创这一机械预备目的的理解.主治医师组的透明牙利用效果佳.结论 盲预备→后透预备→离体牙预备→透预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透明牙模型的优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透明牙可以应用于进修教育中.

    作者:雍(颹);岳林;冯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显微镜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

    牙髓治疗中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主要包括根管治疗、根管再治疗和牙髓外科.在显微镜放大的视野下,能够定位隐蔽根管、发现微裂、辨别髓室底和周围的牙本质、识别峡区及根管系统的细微结构,对根管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1].医生可以在显微镜下清楚地观察到根管内的情况,避免了操作上的盲目性,过去一些困难病例如:寻找遗漏根管、C形根管的治疗、钙化弯曲根管和根管台阶的通过、修补髓腔系统穿孔、折断器械取出和根尖手术等,因为手术显微镜的使用争取到了更多的成功治疗机会.

    作者:张成飞;何秉贞;尹兴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蛇毒血凝酶静脉注射用于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口腔颌面外科自体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时,为了减少血管吻合处形成血栓,保证游离组织瓣的存活,手术中避免应用各种止血药,并使用肝素等抗凝剂,均加大了手术的出血量.而移植术后,伤口出渗血的情况是造成第二次探查术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影响移植瓣的存活.所以,选择合适的既止血又不形成血栓的止血药,可以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文通过对40例自体肌皮瓣移植术中应用蛇毒血凝酶(巴曲亭)的临床观察及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化验对照,得出结果如下.

    作者:姜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8~25岁无鼾正常(牙合)人上气道X线头影测量与磁共振影像比较

    目的 比较磁共振三维影像与头影测量二维影像测量数据,分析上气道三维成像与二维成像的相关关系,探讨上气道及周围器官在二维影像特点,提高二维影像技术在OS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快速简捷诊断OSAS提供依据.方法 30名18~25岁无鼾正常(牙合)人,摄制上气道的磁共振及X线头颅侧位片,分别对两者影像资料的上气道及周围器官软腭及舌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X线头影测量二维影像与MRI三维影像指标比较,软腭厚度、口咽面积、舌体长度二维影像指标与MRI三维影像指标相关程度较好(P<0.05);鼻咽、喉咽、软腭大面积、软腭长度、舌大面积、舌高度相关程度差.结论 在有关上气道及周围器官形态结构研究中X线头影测量二维影像不能替代三维影像,但头影测量可准确反映舌、软腭及口咽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软腭、舌的大小,能较真实的反映上气道及周围器官的改变,可作为诊断OSAS疾患的较好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于美清;董福生;刘怀军;卢海燕;马文盛;任贵云;雍平;黄勃源;唐龙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抗菌成分在根管充填糊剂中的应用

    根管治疗是目前临床广泛开展的一项治疗技术,主要目的是消除根管内感染源和根尖周组织炎症,并进行充填,所选择根管充填糊剂要具有持续的消毒作用,能促进尖周病变的愈合,因此,选择带杀菌成分的糊剂显得尤为重要.有些根管充填糊剂虽然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术后引起炎症是其存在的一大缺点[1].目前,为改进这一缺点,在根管充填糊剂中添加抗菌成分已成为其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对目前应用在根管充填糊剂中的抗菌成分加以综述,以期为该领域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作者:张娓;梁新杰;邓旭亮;王英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上颌尖牙间宽度、前牙弓深度与前牙弓周长之间相互关系的二维分析

    目的 探讨上颌尖牙间宽度、前牙弓深度与前牙弓周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其咬合的影响.方法 利用多曲余弦函数来反映前部牙弓的形态,建立数学模型来编程计算.结果 ①在上颌前牙弓深度不变时上尖牙间宽度每增加1mm将提供约0.8mm的上前牙弓周长.②上前牙弓深度每减小或增大1mm需要上尖牙间宽度增大或减小约1.8mm~2.0mm.③在一定程度上,上下牙量的不调可通过调整上尖牙间的宽度来缓解、消除.结论 临床正畸中,特别在精细调整阶段应注意尖牙间宽度、前牙弓深度与前牙弓周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对终良好(牙合)关系建立的可能影响.

    作者:宋宇;周彦恒;林久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厚度和底色对Solidex树脂颜色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厚度和底色对Solidex修复性树脂颜色的影响.方法 制作厚度分别为0.8、1.0、1.2、1.4、1.6和1.8mm的Solidex树脂样本,用ShadeEye NCC测色仪分别测定其在金属底层和色度为A3和C3的树脂底层上的L*a*b*值,比较样本在不同厚度和不同底色时的色差并用SPSS分析L*、a*、b*值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Solidex树脂的厚度大于1.6mm时,树脂在三种底色材料上的色差无显著性差异,L*a*b*值无统计学差异.当树脂的厚度小于1.4mm时,三种底色材料上Solidex树脂的色差随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金属底色上的色差较树脂底色时大.Solidex树脂试样的L*a*b*在金属底层和C3色树脂底层上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金属底色对Solidex树脂的颜色影响较树脂底色大.使用Solidex树脂制作美容性修复体时,树脂材料厚度应大于1.6mm以消除底色的影响.

    作者:刘朝明;李志勇;曹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国人数字化下颌骨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目的 建立国人下颌骨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 应用山东男性数字化可视人数据集,在微机上对下颌骨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 重建出下颌骨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方向上真实的再现了下颌骨、下颌牙的解剖形态,并准确地显示下颌管的位置.结论 本研究实现了对国人下颌骨结构的可视化,为下颌骨的医学美容手术,影像诊断,下颌牙齿种植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也可用于医学美学美容教学和进一步的科研平台.

    作者:谷方;王钰;李宁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牵引成骨过程中前列腺素E2的表达及其作用

    目的 观察牵引成骨过程前列腺素E2的变化与表达.方法 通过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放射免疫等方法检测牵引成骨过程前列腺素E2的变化和表达.结果 牵引成骨过程前列腺素E2表达增高.结论 前列腺素E2参与了骨牵引过程新骨生成的调节,PGE2的变化与牵引成骨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骆泉丰;王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与口腔肿瘤发生的相关性

    人体肿瘤的染色体异常一直是广大医学和生物学家注意和研究的对象.这其中包括肿瘤染色体数目的异常,从细胞的水平上看,染色体数目异常是癌细胞重要和易查见的特征.并且染色体数目的异常似乎在肿瘤的病因和发病过程中起着某种作用.人们希望通过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阐明肿瘤病因做出贡献.

    作者:王雷;陈英新;高文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山西地区成人正常(牙合)APDI值和ODI值的测量分析

    MEAW(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是多曲方丝弓技术的简称,于1986由Kim创立,有其独到的诊断设计思路,ODI值[1]和APDI[2]值是其中两项主要指标.

    作者:甘晓榕;赵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桩核和箍结构与牙根抗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材料桩核及箍结构对牙体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 32颗完整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于颊侧釉牙骨质界上1mm处截冠,制备残根模型;按桩核材料及箍结构不同分为四组:铸造桩核无箍结构组(A1组)、铸造桩核有箍结构组(A2组)、纤维桩无箍结构组(B1组)、纤维桩有箍结构组(B2组).所有试件自铸造全冠颈缘完成线下2mm包埋于自凝塑料内,电子万能试验机以与牙长轴成150°、横梁位移速度1.0mm/min于颊尖顶加载,测定断裂载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а=0.05).结果 四组试件的折裂载荷均值(KN)依次为:1.46±0.45、1.07±0.21、1.13±0.30、1.02±0.27.铸造桩核无箍结构组表现出显著高的折裂载荷(P<0.05).桩核材料对试件的破损模式亦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 残根桩核修复时,采用牙冠延长术设计2mm高的箍结构,降低了修复后牙体的抗力;使用预成纤维桩联合复合树脂核修复有利于保护残根.

    作者:孟庆飞;陈亚明;光寒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扩大断根入口冲洗法取出上颌窦内断根17例报道

    在拔除上颌前磨牙、磨牙时,断根进入上颌窦时有发生.断根进入上颌窦后如不及时取出,常导致上颌窦继发感染及上牙槽突瘘窦等并发症.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扩大断根入口冲洗法取出上颌窦内断根17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勇;倪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PC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TUNEL标记方法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统计PCNA的表达及凋亡细胞在颌下腺组织中分布的细胞阳性率.结果 ①PCNA及凋亡细胞在对照组及糖尿病组颌下腺中均有表达及分布,对照组PCNA细胞阳性率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PCNA细胞阳性率随病程延长呈减弱趋势,且减少明显快于对照组;②糖尿病组凋亡细胞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凋亡细胞阳性率随月龄增大均呈增加趋势.结论 ①PCNA表达逐渐减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糖尿病可能导致颌下腺腺体增殖活动的减弱.②凋亡细胞阳性率在糖尿病组随疾病发展而增加显著,说明糖尿病可能是加速细胞凋亡的诱因之一,这与临床逐渐加重的腺体萎缩和功能受损相一致.

    作者:刘红艳;宋晓晨;董福生;高福禄;王春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固定桥以其美观、体积小、不影响发音、咀嚼效率高等特点受到广大牙列缺损患者和口腔医生的青睐,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种植固定桥已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的一种良好选择.但由于患者局部解剖特点的限制或某一种植体植入的失败,常常需要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做基牙来进行固定桥修复[1].天然牙牙根周围有牙周膜包绕,种植体直接与牙槽骨骨性结合[2],所以两者生理动度和生物力学特征有所不同,国内外很多医生和专家对这种联合固定桥修复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展望其应用前景.

    作者:张兴乐;周延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治疗

    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是磨牙向近中萌出角度较大或萌出受阻,导致上颌第二乳磨牙有非典型的吸收,使磨牙近中萌出,引起错(牙合)畸形[1].异位萌出在人口发生率为2%~4.3%[2,3].因此,牙科医生要警惕并重视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32例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治疗,探讨对该类患者的矫治方法及有关问题.

    作者:陶善柏;成鹏飞;马永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