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彦丛
目的 X-Rite's ShadeVision System和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匹配性.方法 采用X-Rite's ShadeVision System对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进行测色.结果 X-Rite's ShadeVision System测量结果排序与原排序一致,排列差异大有6个色片的差距.相邻比色板的色差ΔE· ab参差不齐,大的色差6.92,而小的色差只有1.21.结论 X-Rite's ShadeVision System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不完全匹配.
作者:林芝;刘丽;朱形好;丁熙;Y Li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牙体牙髓治疗断根-正畸牵引-桩冠修复治疗上前牙龈下牙折,达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温彦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者的咬合功能状况.方法 用T-scan Ⅱ型系统4.02版记录26名正常(牙合)青少年在牙尖交错位(ICP)的(牙合)力总值(TOF)、(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力中心点位置(COF)、(牙合)力中心点大位移(MMCOF)、(牙合)干扰指数(OII)、(牙合)接触点数(NOC)、(牙合)接触面积不对称指数(AOA).分析(牙合)力及咬合接触点的分布规律.结果 ①正常(牙合)者三次咬合记录的左右侧(牙合)力百分比及COF无显著性差异.②正常(牙合)者AOF、MMCOF、OII均较小,男性(牙合)力总值大于女性(P<0.05).③正常(牙合)者NOC主要分布在磨牙区,前牙几乎无接触,咬合接触点与(牙合)力成正相关.结论 ①T-scan Ⅱ系统传感器薄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②正常(牙合)者具有平衡稳定的咬合.
作者:华咏梅;牟福元;金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方法 收集60例临床上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和另外60例临床证实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牙科查体志愿者,对其进行详尽的口腔检查.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中重度牙周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在一系列牙周临床特征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探诊深度≥6.0mm占所探测部位的百分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为14.5%,对照组为4.5%(P<0.0001);探诊出血指数,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为28.3%,对照组为16.2%(P<0.0001);菌斑指数,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为26%,对照组为12.5%(P<0.000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人群中,中重度牙周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组临床数据显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但尚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作者:关晶;王胜涛;杜荣品;宋维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螺旋二维CT、三维CT对颌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85例颌面骨折患者螺旋CT扫描,应用表面遮盖技术(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应用Syngo软件勾画删除技术对图像进行分割,比较二维、三维CT诊断准确率.结果 三维CT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与结构关系,并同时获得患者软组织实时图像,二维CT更好的提供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的信息,二者互补.扫描层厚越薄重建图像越清晰.结论 三维CT有利于确定颌面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真实情况,对颌面部骨折的术前诊断和手术计划制定具有较大临床意义,是显示颌骨骨折的影像新技术.
作者:王铁梅;韩方凯;廖波;林梓桐;杨旭东;曾以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隐裂牙是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疾病,为提高隐裂牙的保存率,笔者对近两年76例隐裂牙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后,行金沉积烤瓷冠修复,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伟红;赵建国;柳邦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长期以来,口腔科医生对牙、颌、面的观察、测量与描述多以二维和定性描述为主,所用的测量工具多是卡尺等简单工具,难以对牙、颌、面系统的复杂三维空间几何形态做出全面、准确的定量分析和描述.
作者:杨向红;高德龙;罗富强;舒文;刘铁根;李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磁共振三维影像与头影测量二维影像测量数据,分析上气道三维成像与二维成像的相关关系,探讨上气道及周围器官在二维影像特点,提高二维影像技术在OS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快速简捷诊断OSAS提供依据.方法 30名18~25岁无鼾正常(牙合)人,摄制上气道的磁共振及X线头颅侧位片,分别对两者影像资料的上气道及周围器官软腭及舌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X线头影测量二维影像与MRI三维影像指标比较,软腭厚度、口咽面积、舌体长度二维影像指标与MRI三维影像指标相关程度较好(P<0.05);鼻咽、喉咽、软腭大面积、软腭长度、舌大面积、舌高度相关程度差.结论 在有关上气道及周围器官形态结构研究中X线头影测量二维影像不能替代三维影像,但头影测量可准确反映舌、软腭及口咽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软腭、舌的大小,能较真实的反映上气道及周围器官的改变,可作为诊断OSAS疾患的较好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于美清;董福生;刘怀军;卢海燕;马文盛;任贵云;雍平;黄勃源;唐龙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口腔颌面外科自体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时,为了减少血管吻合处形成血栓,保证游离组织瓣的存活,手术中避免应用各种止血药,并使用肝素等抗凝剂,均加大了手术的出血量.而移植术后,伤口出渗血的情况是造成第二次探查术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影响移植瓣的存活.所以,选择合适的既止血又不形成血栓的止血药,可以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文通过对40例自体肌皮瓣移植术中应用蛇毒血凝酶(巴曲亭)的临床观察及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化验对照,得出结果如下.
作者:姜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烤瓷冠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牙科修复类型,但在临床上偶有遇到烤瓷冠基牙折断的现象.对此,一般需要铸造桩核加烤瓷冠重新修复.有学者利用原烤瓷冠制取与内冠密合的自凝塑料桩核熔模,制作铸造金属桩核,恢复原烤瓷冠的原有功能,避免了重新制作烤瓷冠[1].笔者用玻璃纤维桩替代铸造桩核,与原烤瓷冠联合对烤瓷冠修复后基牙冠折的患牙重新修复.
作者:赵奇;赵晓会;战德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牵引成骨过程前列腺素E2的变化与表达.方法 通过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放射免疫等方法检测牵引成骨过程前列腺素E2的变化和表达.结果 牵引成骨过程前列腺素E2表达增高.结论 前列腺素E2参与了骨牵引过程新骨生成的调节,PGE2的变化与牵引成骨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骆泉丰;王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国人下颌骨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 应用山东男性数字化可视人数据集,在微机上对下颌骨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 重建出下颌骨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方向上真实的再现了下颌骨、下颌牙的解剖形态,并准确地显示下颌管的位置.结论 本研究实现了对国人下颌骨结构的可视化,为下颌骨的医学美容手术,影像诊断,下颌牙齿种植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也可用于医学美学美容教学和进一步的科研平台.
作者:谷方;王钰;李宁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实验动物(猫)模型硬腭部骨质缺损的基础上,观察研究不同时间间期牵张区新生骨质的Ca、P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 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5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每次0.4mm的速度,每日两次的频率和恒定的方向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裂隙完全封闭.于牵张术后第2、4、6、8及12周分别对3只动物施以安乐死,取标本测定Ca、P元素能量谱曲线并计算Ca、P元素质量比及原子计数比.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及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对比.结果 通过对新骨的Ca、P元素能量谱、Ca/P质量比及原子计数比的分析可将DO后的固定期分为三个阶段,即2周左右为新骨形成早期,4~6周为中期,8~12周时为后期,显示了新骨不断钙化成熟的趋势.结论 牵张推移骨运送盘至健侧裂隙缘后,牵张间隙有规律地为新骨组织完全修复,终恢复骨连续性且结构正常.DO新生骨组织显示了不断钙化成熟的趋势,证明DO的成骨活动未经过软骨中介体.
作者:陈刚;王大章;申岱;乔峰;王之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OSA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上气道狭窄和阻塞引起的,随着对OSAS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认识到上气道结构和颅面形态密切相关,因此,正常颅颌面人群上气道形态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研究正常人群上气道结构正常值可以为OSAS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从正畸学角度出发,试图建立本地区无鼾症正常骨面型人群的上气道正常值.
作者:卢海燕;梁敏英;董福生;马文盛;于美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侧拉杆式口腔矫治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双侧拉杆式阻鼾器治疗OSAS患者18例,3~5个月后复查主观症状及多导睡眠图(PSG).结果 该矫治器的耐受率为89%,鼾声、白日嗜睡、夜间憋醒、口干及咽痛等症状改善或消失,PSG五项监测结果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该矫治器制作简单,戴用舒适,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蒋旭梅;王晓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口腔正常粘膜,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中CD68及VEGF的表达.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巨噬细胞计数与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粘膜(P<0.01);VEGF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巨噬细胞计数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巨噬细胞计数与VEGF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439,P<0.01).结论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TAMs和VEGF表达均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关,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李宏捷;张玉茹;朱晓虹;李秋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牙髓治疗中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主要包括根管治疗、根管再治疗和牙髓外科.在显微镜放大的视野下,能够定位隐蔽根管、发现微裂、辨别髓室底和周围的牙本质、识别峡区及根管系统的细微结构,对根管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1].医生可以在显微镜下清楚地观察到根管内的情况,避免了操作上的盲目性,过去一些困难病例如:寻找遗漏根管、C形根管的治疗、钙化弯曲根管和根管台阶的通过、修补髓腔系统穿孔、折断器械取出和根尖手术等,因为手术显微镜的使用争取到了更多的成功治疗机会.
作者:张成飞;何秉贞;尹兴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笑时暴露过多的牙龈常常是矫治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许多的患者因为惧怕手术而放弃治疗.近年来,随着微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使许多棘手的难题得以解决.本文选用国产的自攻型微种植钉对露龈笑进行矫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它价格相对低廉,效果显著,使这种微种植钉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
作者:赵丹;彭雪姣;沈翔;陆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人工种植牙是一种新的修复方法,提高了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能力,恢复或重建缺损部位的原有解剖形态,从而恢复口腔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减缓了牙槽骨的吸收、萎缩,使患者舒适美观,促进失牙患者全身健康等独特的优点[1],越来越受到失牙患者的青睐.本文通过在对我院口腔种植中心接受种植手术的29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HBIC人工牙种植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白九评;任贵云;董福生;石培凯;张旭东;栗兴超;李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颧弓骨折在颌面部骨折中发病率较高,为了探索出一种创伤小,治疗效果好的方法,笔者用自行研制的微型钛螺纹钉外固定器,治疗颧弓骨折52例,经临床观察,治疗效果较理想.
作者:王洪武;李宝国;程祥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