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姗姗;张伟;宫玉玲;王东;李国华;邢启崇
目的 评价不同头颈位对LMA-SupremeTM(SLMA)间歇正压通气时口咽漏气压(OLP)的影响.方法 妇科全麻手术患者60例,麻醉诱导后插入SLMA行间歇正压通气,设定喉罩气囊压(ICP)为60cmH2O.喉罩插入即刻,机械通气后60 min分别测量正中位、前屈位、旋转位、后仰位四个头颈位时的OLP和ICP.统计各头颈位正压通气时漏气率.分别在四个头颈位通过引流管插入润滑后的胃管,记录胃管插入成功率并经通气导管插入纤维支气管镜(FOB),采用FOB分级法评价喉罩解剖位置.结果 喉罩置入即刻和机械通气后60min的OLP,前屈位>正中位>后仰位,旋转位与正中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CP在前屈位大于正中位,后仰位小于正中位,旋转位与正中位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种头颈位下患者喉罩解剖位置FOB分级无差异;前屈位时胃管插入成功率低于其他头颈位.结论 头前屈位可改善SLMA气道密闭性,适度前屈患者头部是改善SLMA正压通气效果的有效方法.相对于正中位,旋转位不影响SLMA通气效果,而后仰位降低SLMA气道密闭性.
作者:王文;王建光;刘海健;翁浩;徐振兴;谢坤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周剂量内皮抑素改善乏氧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Ⅰ-Ⅲ期)且乏氧阳性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25例)和单放组(25例).2组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靶区为原发灶及转移的淋巴结,不做预防性照射,总剂量DT 60 Gy/30次,共6周.联合组在放疗开始的1周内连续静脉滴注内皮抑素15 mg/d,与放疗同步进行,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50例乏氧阳性的患者中,联合组总有效率(CR+ PR)为80.0%,单放组为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P<0.01);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9±8.4)%和(68.1±7.8)%,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3.6±7.2)%和(43.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1±0.97)个月、(16.5±0.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3±7.2)%和(76.6±9.3)%,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6.3±2.4)%和(37.6±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剂量内皮抑素改善乏氧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1、2年总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
作者:蒋晓东;戴鹏;吴瑾;宋大安;于金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住院患者饮食行为,为今后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宣传教育、营养指导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8名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44岁组、45~59岁组,≥60岁组共3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3组的膳食摄入情况,并分别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量比较,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不同年龄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的饮食行为,女性≥60岁患者较为注重自我保健,平时喜好清淡饮食,女性≤44岁患者较爱吃零食,男性45 ~59岁患者晚餐吃得较丰盛,各组住院患者水果、鱼虾类和奶类摄入量不足的比例较大.蔬菜、禽畜肉类和谷类薯类摄入量不足的比例较小.结论 不同年龄住院患者饮食行为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方面,需要给予正确指导.
作者:赵昌盛;姚子明;赵长峰;朱希倩;崔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MEK1/2、ERK1/2、JAK1/2、STAT3和c-myc的表达,探讨调控c-myc表达的主要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对52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及远端正常组织,采用RT-PCR检测c-myc的表达,并在c-myc差异表达的标本中检测MEK1/2、ERK1/2、JAK1/2及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 c-myc在肿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其中,ERK2和STAT3均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JAK1/2和ERK1则与c-myc的表达无关;但ERK2与MEK1、MEK2和STAT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此外,ERK1与MEK1和MEK2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通过MEK/ER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调控c-myc,而JAK/STAT3信号途径可能不是激活c-myc的主要途径.
作者:陈艳;李秀梅;王洪江;庞作良;李卉;姜孝芳;马莉莉;谌宏鸣;李惠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美多芭与安坦摄入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行为学及大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表达的改变,探讨药物治疗对PD抑郁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D大鼠45只,随机分为PD组、安坦组和美多芭组,进行行为学、体质量、糖水偏爱测试判断抑郁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与额叶5-HT的表达.结果 PD组、安坦组和美多芭组平均体质量和糖水偏爱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美多芭组与安坦组糖水偏爱度明显低于PD组(P<0.05),美多芭组大鼠额叶与海马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数较其他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D大鼠可表现抑郁,美多芭与安坦治疗加重PD的抑郁症状.美多芭导致额叶与海马5-HT降低,可能与抑郁发生有关.
作者:李佳珍;刘艺鸣;吴林;相媛媛;张杨;陈思;任楠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治子痫前期小鼠模型的效果,探讨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子痫前期的低剂量和佳时间.方法 应用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微团,于妊娠第5 ~16天连续尾静脉注射法诱导建立子痫前期小鼠模型,并以应用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作对照,分别于妊娠第5 ~16天(M0、M1、M2、M3组小鼠)、第10~16天(m0、ml、m2、m3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M0、m0组),阿司匹林0.13 mg/d(M1、ml组)、0.27 mg/d(M2、m2组)和0.53 mg/d(M3、m3组).测定小鼠的血压、24h尿蛋白及胎盘体质量、胎仔体质量、胎仔数和死胎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胎盘纤维蛋白沉积面积.结果 ①M0、m0组小鼠血压、尿蛋白、胎盘纤维蛋白的沉积面积较各自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②M2、M3组各观察指标较M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组与M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2、M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m0、m1、m2、m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妊娠第5天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0.27 mg/d(相当于人100 mg/d)能有效改善胎盘的血液循环,减少胎盘微血栓的形成,有效改善母鼠及胎仔的预后.
作者:陈丽君;尚慧;罗霞;王谦;张建平;王立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4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打孔时废弃主动脉组织为研究组,10名肾移植供体者的动脉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组织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主动脉组织TLR4蛋白表达显著,而对照组TLR4蛋白无表达(P<0.01);主动脉组织TLR4蛋白表达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 TLR4的高表达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性反应明显;利用CABG打孔时主动脉组织作为样本,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干预靶点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邢姗姗;张伟;宫玉玲;王东;李国华;邢启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中药川续断在大鼠牙周病牙周重建后的新生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48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川续断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制作大鼠重度牙周病模型并利用釉基质蛋白进行牙周重建之后,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实验模型.川续断组根据大鼠体质量按照6g/(kg·d)-1灌服川续断水煎剂,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3 mL/d,两组动物于正畸加力28 d后处死.分离大鼠上颌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移动的距离,制作牙周组织切片,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川续断组牙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可见川续断组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川续断水煎液能促进再生牙周的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再生牙槽骨吸收及其修复重建,有利于正畸牙移动.
作者:王磊;张梅;王旭霞;王媛;张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l)及C1423T基因多态性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62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和56例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用vWF:Ag和TSP1 ELISA试剂盒对两组血浆中的vWF:Ag和TSP1含量进行检测,同时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CBA)检测两组血浆中的ADAMTS13活性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限制性酶切扩增产物测定ADAMTS13基因C1423T多态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vWF:Ag和TSP1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ADAMTS13活性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例出现C1423T基因突变(4.84%),高于正常组(0%).结论 ADAMTS13活性降低可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血浆中的TSP1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促进ADAMTS13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裂解;中国汉族人群中基因C1423T突变可能降低ADAMTS13的活性水平,从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孙彩凤;张峰;姚庆民;刘彦霞;朱效娟;谢宁;徐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对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和3(SOCS 1/3)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5组,分别用0、3.13、6.25、12.5、25μg/m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PBMCs,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PBMCs分泌IL-1β、IL-6及MC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测定SOCS1/3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应用白藜芦醇后PBMCs分泌IL-1β、IL-6及MCP-1的量减少,SOCS1/3的量增多.在蛋白水平,白藜芦醇浓度为25 μg/mL时,IL-1β及IL-6表达明显减少(P<0.05),尤其浓度为6.25 μg/mL到25 μg/mL时,MCP-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在mRNA水平,各组的IL-1β、IL-6及MCP-1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SOCS1/3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白藜芦醇在剂量依赖性抑制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及MCP-1产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免疫负调控分子SOCS1/3的mRNA表达,这可能是白藜芦醇的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彭洁;韩雪莹;胡晓燕;邓景惕;郭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多西他赛(DTX)的普朗尼克F68(Pluronic F68)聚合物胶束,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DTX胶束,以L9(34)正交实验优化处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含量;通过透射电镜观察DTX胶束的形态,并进行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的测定;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DTX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DTX胶束的包封率为(89.10±1.50)%,载药量为(0.060±0.003)%,外观形态呈现球形或类球形,粒径为(135.1±3.42)nm,zeta电位为(-10.56±3.52)m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DTX胶束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结论 利用纳米沉淀法成功制备了DTX胶束,成型好,粒径小,改善了DTX的溶解性.
作者:于克炜;刘志红;张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NBP)对Aβ1-42致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0.1、1、10 μmol/L NBP预处理4h,Aβ1-42 10 μmoVL作用24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计算凋亡细胞比率,Western blot定量检测Bcl-2、Bax、Capsase-3、Cleaved caspase-3、Cytc等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β1-42作用24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加,MDA含量和LDH活性明显增高,SOD活性下降,Bax、Capsase-3、Cleaved easpase-3、胞浆中Cytc表达增加、Bcl-2和线粒体内Cytc表达下降(P<0.05).NBP预处理可以使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MDA含量和LDH活性下降、SOD活性增高(P<0.05),NBP预处理可以拮抗Aβ1-42引起的Bax、Capsase-3、Cleaved caspase-3、胞浆中Cytc表达增加、Bcl-2和线粒体内Cytc表达下降(P<0.05).结论 NBP可以减少Aβ1-42引起氧化损伤,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神经元凋亡.
作者:赵云霞;张镛;李甲龙;王瑞霞;李彦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型磁共振设备,对产前超声拟诊为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27~38孕周的胎儿腹部进行检查,行SSh-FSE T2WI和FFE T1WI序列轴位、冠状位扫描,33例行产后超声或引产后尸检随访.分析33例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MRI表现,并与随访结果比较得出MRI诊断准确率.结果 33例经产前MRI诊断胎儿泌尿系统异常中,多囊性发育不良肾4例、多囊肾5例、肾发育不良3例、异位肾4例、肾缺如4例、马蹄融合肾2例、肾盂输尿管结合处异常4例、重复肾2例以及膀胱输尿管结合处异常5例.与产后超声及引产后尸检结果比较,MRI诊断正确30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90.9%.结论 MRI在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作为产前超声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
作者:吴臣永;王青;展新风;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筛选颞叶癫痫的差异基因.方法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方法,以正常大鼠和癫痫大鼠的海马组织作为对比材料,分离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与T载体进行T/A连接构建文库,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后,随机挑取100个白色克隆,用菌落PCR法筛选差异基因克隆,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获得14个在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有差异表达,并与大鼠的已知基因片段高度同源的基因.结论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存在许多差异表达基因,为深入研究癫痫发病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李璐;刘玲;刘晓丽;刘军莉;赵敬杰;尚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共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检测126例NSCLC患者及20例癌旁对照肺组织中HIF-1α、HGF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LMVD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与HGF的表达呈明显相关(R2 =0.590,P<0.05);NSCLC组织中存在HIF-1α和HGF的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80.9%,明显高于癌旁对照肺组织(P均<0.05),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癌旁对照肺组织(17.5250±2.2869 vs l.7650±0.7353,P<0.05);HIF-1α或HGF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较阴性者有更高的LMVD(P<0.05),HIF-1α、HGF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在NSCLC中存在HIF-1α与HGF的共表达,该表达可促进NSCLC淋巴管的新生及淋巴转移.
作者:刘金峰;张楠;徐超;李哲;刘杰;孙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在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餐前皮下注射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rhGLP-1)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选取42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在口服原剂量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分别接受rhGLP-1 0.2 mg(观察组)或安慰剂(对照组)三餐前皮下注射治疗,随访12周,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有效性指标及低血糖、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bAlc、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体质量指数下降程度与基线值呈正相关(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确切证据的低血糖发生,两组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给予rhGLP-1三餐前皮下注射治疗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而不增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侯新国;周克华;甄晓慧;宋君;张亮;矫磊;陈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q)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36例TSCC患者石蜡标本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Gal-1的表达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Gal-1在TSCC组织中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主要定位于肿瘤及周围基质细胞胞浆;Gal-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等因素相关.结论 Gal-1在TSCC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望成为舌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张东;何海贤;董立新;陈正岗;王玉敏;刘少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大鼠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各30只,每组又分为6h、12 h、1d、2d、3d、7d6个亚组.假手术组向尾状核注射生理盐水2μL,脑出血组向大鼠尾状核注射2μLⅣ胶原酶,分别于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出血周围HSP70、Bax、Bcl-2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SP70、Bcl-2、Bax含量脑出血组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P<0.01).HSP70表达在6h出现,3d达高峰,7d表达减少.Bc-2的表达在6h出现,在1d时达高峰,第2天维持在高表达状态,随后表达逐渐减少.Bax的表达分别在12h和3d达高峰,在1d时表达呈下降趋势,第7天表达逐渐减少.结论 HSP70高表达对出血脑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其促进脑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Bcl-2/Bax比率,以此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唐茜茜;袁倩;崔元孝;张清华;郭章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yclin D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38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12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三者之间cyclin D1蛋白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在Ⅲ~Ⅳ期病例明显高于Ⅰ~Ⅱ期(P=0.006);cyclin D1蛋白在组织学分级G1、G2、G3中的表达逐渐增加(P=0.010);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P=0.008);Ⅱ型子宫内膜癌明显高于Ⅰ型(P=0.020).cyclin D1蛋白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腹腔液细胞学及患者年龄均无统计学相关(P>0.05).cyclin D1蛋白阳性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患者(P=0.017).结论 cyclin D1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提示其可作为有效的预后因子.
作者:南芳芳;魏双燕;姜洁;成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PALC)的可行性.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期间行TSPALC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TSPALC组),并将同期施行LC术的383例中随机选取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传统LC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副损伤、术后疼痛评估、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9±12)、(40±10)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8±10)、(30 ±ll)h和(2.0±0.4)、(5.0±0.6)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3、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副损伤,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TSPALC与传统LC同样安全可行,且TSPALC较传统LC具有腹部无明显手术瘢痕及术后疼痛更轻、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周斌;蒋志龙;耿忠泽;曹兵;彭志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