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俊林;骆俊麟;邱继红
目的 观察单腔起搏器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腔起搏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及心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7,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起搏器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较好,能有效防止晕厥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张海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0月11日-2018年1月29日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实验室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5,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39,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可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预后,可临床推广.
作者:杨东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患者94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试验组接受芍药甘草汤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接受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芍药甘草汤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SMA)是一种人类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易感染人群包括长期住院的重度营养不良、高龄、严重基础疾病、重症、免疫力低下及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患者,其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正逐年上升. SMA为革兰阴性多鞭毛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耐药机制复杂,对抗菌药物常表现为多重耐药、广泛耐药甚至全耐药,临床上治疗难度很大. 笔者广泛查阅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其耐药相关文献资料,现综述如下.
作者:韦永先;别宁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CT诊断肺部弥漫性磨玻璃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0月1日收治的以弥漫性磨玻璃阴影为主要肺部疾病的27例患者,随机分为HRCT组14例和CT组13例.CT组采取常规CT检查,HRCT组在常规CT检查的基础上实施HRCT检查(高分辨率CT检查),对比2组患者肺部弥漫性磨玻璃阴影的显示率及伴随征象等.结果 CT组中,经诊断间质性肺炎1例,过敏性肺炎0例,肺水肿1例,肺栓塞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HRCT组诊断中,间质性肺炎1例,过敏性肺炎3例,肺水肿3例,肺栓塞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例.病理及综合诊断证实,间质性肺炎2例,过敏性肺炎5例,肺水肿6例,肺栓塞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HRCT组肺部弥漫性麻玻璃阴影显示率为71.43%(10/14)高于CT组的53.85%(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7,P<0.05).结论 肺部弥漫性磨玻璃阴影通过高分辨率CT检查,可更加明确患者肺部磨玻璃度影的伴随象征、形态等,可有效提升影像的显示率,从而利于提升临床诊断患者肺部疾病的准确率.
作者:钟柳城;汤善文;汪欣;利进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巴丝肼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多巴丝肼联合归脾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1%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47,P<0.05).治疗前2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夜间觉醒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夜间觉醒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丝肼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旖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PDCA循环法对医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的干预效果,提高门诊用药合理率.方法 选取门诊注射用更昔洛韦、注射用多索茶碱和黄体酮注射液3个典型的超说明书用药案例,于2016年2月起在儿科、妇科按照PDCA循环法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程序实施管理,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2016年1月和7月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PDCA循环法运行6个月,超说明书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注射用更昔洛韦、注射用多索茶碱、黄体酮注射液的超说明书发生率分别为0.02%、0.09%和0.01%低于管理前的1.78%、9.44%、0.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药物均达到了初设定的管理目标值要求.结论PDCA循环法对医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为进一步在医院全面开展规范化管理超说明书用药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段雯;熊光宗;徐林忠;张健;周敏;汪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抑郁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2月医院住院或门诊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痊愈率85.2%明显高于对照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4,P=0.011).2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6个月后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8周后、6个月后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维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2%(16/61)较对照组33.8%(22/65)无明显差异(χ2=0.979,P=0.322).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尚卫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药物流产终止瘢痕子宫哺乳期早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哺乳期早孕妇女5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子宫手术者非哺乳期早孕妇女58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相同药物流产方法,比较2组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流产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多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药物流产应用于瘢痕子宫妊娠的哺乳期早孕妇女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银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2例,均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月经周期长于治疗前,行经期短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5.1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于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效果好,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雪松;李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药房中中药饮片的养护管理问题及强化对策.方法 检查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中药房中中药饮片质量,统计和分析不合格中药饮片出现的原因及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且比较2016年、2017年未实施养护管理和2018年实施养护管理后的中药饮片质量.结果 不合格中药饮片110批中,出现的原因中养护管理存在问题所占比例高,其次为炮制方法不合理、贮存不当、辅料的规格不合格、种植地域不当和采集时间欠合理.实施养护管理后,中药饮片浪费损失率5.10%,低于2016年、2017年管理前的20.50%、20.20%,且药品购入合格率94.25%高于管理前的78.12%、7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护管理问题为不合格中药饮片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需对饮片强化养护管理,以降低其浪费损失概率和提高购入合格率,保障中药饮片质量.
作者:罗仁书;何治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入暮虚烦证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入暮虚烦证精神障碍患者3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汤剂.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0,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入暮虚烦证精神障碍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傅宇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春冬季节,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热及肺部固定湿啰音等[1]. 支气管肺炎发病较急,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患儿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 当前临床中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难点是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情进一步加剧. 现阶段,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为快速缓解患儿的病情,临床常采取西药治疗,特别是抗生素,而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增强患儿的耐药性,导致患儿病情反复,延长疾病治疗时间,还会进一步加重患儿的生理痛苦,增加患儿及家属心理痛苦,且西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果长期服用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3]. 而单独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见效慢,一旦患儿的病情严重,对缓解患儿的病情十分不利.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治疗,且还能形成互补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逐渐被认可. 所以,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就近些年临床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治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龙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医院接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4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7例.甲组给予胺碘酮治疗,乙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2组心率、复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均下降,且甲组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复律成功率高于乙组,复律时间长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301,P>0.05).结论 与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较高,患者心率下降更显著,不良反应少,但起效相对较慢.
作者:廖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200例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IQ)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S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I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占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使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血浆Hcy及MCP-1水平.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4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浆Hcy及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Hcy及MCP-1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七叶皂苷钠联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可提升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并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血浆Hcy及MCP-1水平.
作者:李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已跃居第1位[1]. 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大类,其中NSCLC占85%,其5年生存率仅为16%[2-3]. 近7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属于ⅢB期和Ⅳ期,失去手术时机,不得不选择化疗. 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多,部分患者不适合化疗或不愿意化疗.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晚期NSCLC的治疗已经迈入靶向时代并且发展迅速. 分子靶向药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疗效好、毒性低,是治疗NSCLC的典型代表药物,为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进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报道EGFR基因突变型晚期肺腺癌1 例,服用吉非替尼后肿瘤缩小,生存时间由3个月延长至3年. 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俊亮;华美香;陈键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缓解率为76.0%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中CEA、CYFRA21-1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EA、CYFRA21-1及VEGF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非替尼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及VEGF降低,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盛玉龙;刘国香;胡佳璐;张丹丹;路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输液港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医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试验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室时间、手术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HR、SpO2及切皮时体动、辅助呼吸、追加药物、术毕SpO2>95%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和出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2组MAP、H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AP于T2、T3、T4时均高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2时HR低于T1时,T4时HR高于T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时HR均高于T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2、T4时MAP高于对照组,T2、T3时HR低于对照组,T4时H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点SpO2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皮时体动、术中辅助呼吸、追加药物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毕SpO2>95%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输液港植入术安全有效,且地佐辛的呼吸抑制作用较轻,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作者:吴钿洁;吴萍;林梓霞;陈俊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392例依据PWV分为动脉硬化组204例和动脉正常组188例,动脉硬化检测诊断仪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且均做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动脉硬化组24 h动态血压分析显示,平均SBP、SBPV、DBPV水平均高于动脉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动态血压与PWV增加百分比分析:随着SBPV增大,PWV增加百分比增加(P=0.001),而DBPV、平均DBP与PWV增加百分比无显著相关性(P=0.435;P=0.126);24 h平均SBP越大,PWV增加百分比越高(P=0.013).回归分析提示SBPV、平均SBP、年龄与PWV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BPV密切相关,尤其与SBPV相关性强.
作者:闫文珍;邓荣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