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胃癌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应用

李诚;吴芳华;黄利勇;郑志刚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 老年, 胃癌, 术后肺部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老年胃癌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应用.方法 将≥65岁胃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FTS组和传统组各23例.FTS组采取FTS模式进行围术期处理,传统组围术期处理按传统模式进行.比较2组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抗生素使用率及平均住院费用、有效咳嗽和咯痰率、胸腔积液等临床指标.结果 与传统组相比,FTS组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肺部感染、抗生素使用率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有效咳嗽、咯痰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肺不张、胸腔积液及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均较传统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1例行气管插管;1例死于呕吐后吸入性肺炎.传统组3例行气管插管;1例由于切口裂开,麻醉诱导时呕吐后吸入性肺炎,1例死于肺梗塞.结论 FTS模式用于老年胃癌手术可减少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但老年患者病情多变,治疗需个体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地西泮联合缩宫素治疗宫颈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西泮联合缩宫素治疗宫颈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产科收治的宫颈水肿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缩宫素治疗.比较2组产妇临床疗效、活跃期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跃期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剖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泮联合缩宫素治疗宫颈水肿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宫颈水肿症状,从而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许乾乾;刘荃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成品2000件(对照组),未实施改进措施.另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成品2000件(研究组),实施改进措施.比较2组成品漏液情况.结果 研究组成品漏液率为0.5%(10/2000)低于对照组的3.0%(6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济损失为(220.7±18.6)元少于对照组的(546.8±20.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降低成品漏液率,降低医院经济损失,提高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促进静脉配置中心进一步发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贵利;吴月娣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CT与MR检查诊断鞍区肿瘤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检查鉴别鞍区肿瘤类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鞍区肿瘤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对其影像学结果和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和MR在肿瘤类型的检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扫描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鞍区肿瘤检出率稍微高于CT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腺瘤和脑膜瘤的MR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出率,颅咽管瘤MR检出率明显低于CT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不同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不同,CT可显示鞍区肿瘤的高密度与钙化程度,MR可呈现多方位清晰画面且准确度高,两者在诊断鞍区肿瘤临床价值方面各有优劣,因此联合使用两种诊断方法可更好地提高鞍区肿瘤的准确率.

    作者:刘晓波;孙淑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明确临床药师参与抗结核治疗与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6例,临床药师团队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治愈71例(82.56%),胸膜肥厚9例(10.47%),包裹6例(6.98%);平均住院时间(13.4±2.7)d;出现轻度头痛与恶心症状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所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监测结核病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过程,有助于强化治疗规范性,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尽早转归.

    作者:朱雪莉;杨先全;韩义书;徐梦寒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点评及分析

    目的 促进门急诊药房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以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点评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的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并分析此期间的麻醉药品各品种用量情况.结果 门诊麻醉药品处方3015张,其中不合理处方110张(3.65%).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处方格式不规范(44.5%)、处方不适宜(24.6%)及其他原因(30.9%)等.门诊麻醉药品使用主要是口服剂型,使用量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盐酸吗啡片(5 mg)和吗啡注射液(10 mg).结论 门诊西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麻醉处方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管,积极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麻醉药品处方水平,确保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孙晓博;毛彩霞;杨伽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新医改下的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转变的思考

    目的 对新医改下医院药剂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深入思考.方法 选取医院药剂科2016年10月-2017年1月药剂处方750张作为试验组,给予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指导;选取2016年10月前药剂处方750张作为对照组,未给予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指导.比较2组审核结果正确率、调配结果正确率、复核查结果差错率、复核查结果被退药率及复核查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率.结果 试验组药剂处方审核结果正确率、调配结果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药剂处方复核查结果差错率、被退药率、不合理用药处方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医改下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转变可促使医疗事故出现率明显减少,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明显提升患者用药质量.

    作者:何云;包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5例,按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行TURBt治疗,对照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治疗,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门诊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 术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宋继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FOLFOX6化疗方案与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FOLFOX6化疗方案与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给予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治疗前2组IL-2、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2、IFN-γ水平均升高,IL-4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2、IL-4、IFN-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识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贫血、腹泻、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OLFOX6与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均具有较好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节炎性因子,但应及时监测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做出相应的方案调整,以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陈作欣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CT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接受治疗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7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片检查诊断,比较2组临床诊断准确率,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检查确诊的34例患者中单根骨折19例,2根肋骨骨折9例,3根肋骨骨折6例.其中单纯左侧肋骨骨折16例,单纯右侧肋骨骨折7例,双侧肋骨骨折2例,后肋骨折4例,前肋骨折3例,腋肋骨折2例.结论 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疱疹性咽峡炎2例

    病例1.女,1岁,2018年4月2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缘于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5 ℃,伴食欲欠佳,流涎,无咳嗽、咯痰,查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口腔可见散在疱疹,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血常规:WBC 7.33 ×109/L,N 0.707,L 0.205,RBC 4.92 × 1012/L,HGB 138 g/L,PLT 271 ×109/L,门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给予康复新液均匀涂抹于疱疹处,每天4~5次,同时在吃奶或饮食前30 min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喷于患处,每天3~4次,连用5 d,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3 ml口服,每天3次抗病毒治疗. 5d后复查血常规及血糖均正常,患儿精神食欲可,嘱患儿家属加强护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去公共场所,如有发热、精神差、易惊、咽痛、起皮疹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

    作者:曲林芬;宋素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头孢唑肟钠致儿童溶血性贫血1例

    头孢唑肟钠属半合成的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均敏感,临床上广泛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败血症、呼吸系统感染、泌尿及生殖系统感染、胸膜炎、胆囊炎、创伤和烧伤等继发感染[1]. 其不良反应除常见的变态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外,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头孢唑肟钠引起溶血性贫血的报道不断增多. 虽发生率低,但一经发生极易导致过敏性休克,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2]. 本文就头孢唑肟钠致儿童溶血性贫血1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巍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华法林钠片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华法林钠片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产妇58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排序,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给予华法林钠片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林钠片治疗.比较2组产妇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钠片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效果较好,极大地改善了患者下肢动脉的血流情况,促进了血栓的消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淑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类皮肤病患者3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肤疾康霜治疗,对照组接受派瑞松(1%硝酸益康唑+0.1%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变化、痊愈率、痊愈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病的疗效较好,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对儿童、妇女或特殊部位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李建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致局部加速型血清病1例

    患者,男,25岁,因右手示指被竹签扎伤1 h就诊. 门诊予以清创包扎,拟肌内注射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150950-2 ). 左前臂掌侧皮肤过敏试验阳性,故分4次于两侧三角肌和臀大肌脱敏法注射. 注射完毕后留观30 min,患者无异常后离开. 48 h后患者再次就诊,诉注射部位瘙痒难忍. 查体发现,4处破伤风抗毒素注射部位及左前臂皮试部位均出现以注射点为中心,直径2~6 mm不规则圆形红斑,伴有轻度水肿,皮温稍高,压痛明显. 患者无其他不适主诉,查体亦未发现其他异常,生命体征平稳,考虑为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引起的局部加速型血清病样反应. 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患者瘙痒症状减轻,继续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 连续治疗1周后,患者瘙痒症状消失,查体发现注射部位红斑完全消退,少量色素沉着,其余无异常.

    作者:宋昱庆;吕佳佳;李鹭鹭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洼田饮水试验在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洼田饮水试验在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30例,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早期经口进食的评估,评估结果Ⅰa级可正常进食;Ⅰb级、Ⅱ级需改变饮食种类重新评估;Ⅲ、Ⅳ、Ⅴ级暂不进食.结果30例患者中正常进食20例,可疑吞咽障碍6例,Ⅲ级以上高危4例.可疑患者通过改变饮食种类,注意吞咽的量,平稳过度至正常进食.结论洼田饮水试验用于指导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经口进食,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游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产褥期感染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头孢唑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及妇检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低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006,P<0.05).结论 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能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产妇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陈丽;陈良方;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ST段持续压低时长、室性期前收缩出现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脂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DL-C、hs-CRP水平均降低,HDL-C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T段持续压低时长及出现室性期前收缩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T段压低现象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T段持续压低时长短于对照组,室性期前收缩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提高HDL-C水平,降低LDL-C水平,改善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飞腾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适应医院发展需要

    为适应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在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存在弊端的前提下,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对医院供应室管理集中管理,优化人员与设备使用.旨在确保供应室中的无菌物品质量合格,有效保障医疗质量、护理质量,进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维护好医院的声誉.

    作者:庄玉兰;姜醒;林莺;胡梦月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辅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辅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肺动脉压、血清白介素-8(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24周后2组患者肺功能及肺动脉压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后2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8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辅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疗效较好.

    作者:张军;田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呼吸衰竭纠正时间、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P<0.05).治疗前2组功能残气量、大呼气流量(PEF)、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功能残气量、PEF、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8,P=0.6454).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纠正呼吸衰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锡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