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鄢小华;林常誉;林文英

关键词:奥美拉唑, 中药,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症状缓解情况、胃食管壁愈合情况、pH缓解情况、治疗前后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胃食管壁愈合及pH缓解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动素和胃泌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慢性咳嗽1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金华地区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46例成人慢性咳嗽患者,按照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程序,明确病因后予以相应治疗,若不能实施病因诊断,则根据病情及可能诊断予以经验性治疗,观察其病因分布及治疗效果.结果 146例患者的前5位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变应性咳嗽(AC)、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感染后咳嗽(PIC).病因治疗89例(61.0%)及经验性治疗47例(32.2%)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 金华地区成人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是CVA、UACS、AC、GERC、PIC,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的诊治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袁菲;朱丹;陈慧;陈芙蓉;余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期后路清除病灶、异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腰骶椎结核患者20例,均采用一期经后路清除结核病灶、异体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用时90~220 min,中位数160 min;出血量300~800 ml,中位数400 ml,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26个月,中位数18个月,所有患者结核均控制良好,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矫正,椎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异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无需二期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宋晋刚;崔易坤;尹振宇;黄海峰;羊刚毅;赵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粉碎性根骨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的患者选用可塑型钛质钢板进行跟骨内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固定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和住院治疗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被广泛推广和运用.

    作者: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纳布啡预防瑞芬太尼诱发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和寒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纳布啡预防瑞芬太尼诱发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和寒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帕瑞昔布钠组、纳布啡低剂量组、纳布啡中等剂量组、纳布啡高剂量组,每组各24例,于麻醉前5 min分别注入3 ml生理盐水、40 mg帕瑞昔布钠、0.1 mg/kg纳布啡、0.2 mg/kg纳布啡、0.3 mg/kg纳布啡,比较各组瑞芬太尼用量,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各组患者苏醒后0.5 h、1 h、2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并详细记录各组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其余各组瑞芬太尼用量均减少,且VA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低、中等、高剂量组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且纳布啡高剂量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手术前静脉注射0.2~0.3 mg/kg纳布啡能减少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同时能预防术后寒颤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范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2周、4周、8周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头痛、头晕、咳嗽、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良好,能促进血压的平稳下降,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伟峰;罗淑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检验科行贫血鉴别检查的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250例(观察组A),地中海贫血250例(观察组B),将同期健康体检者250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采用血液检验,比较3组的红血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RBC/MCV、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结果 观察组A、B的Hb、MCV、MC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RBC、Hb、RBC/MCV、MCH明显低于观察组B,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A的RDW明显高于观察组B、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特异性、灵敏度、符合率分别为70.00%、96.00%、82.00%,观察组B的特异性、灵敏度、符合率分别为67.00%、95.00%、76.00%.血液检验在两种贫血类型的鉴别中灵敏度较高.结论 血液检验中MCV、MCH、RBC/MCV、RDW等指标对贫血鉴别诊断能够提供确切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沈群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廓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小耳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行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支架,对照组采用自体肋软骨支架,测定患者术后0、6、12、24 h负压引流强度及引流量,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再造耳形态良好,患者均对治疗满意,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负压引流强度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P<0.05).结论 皮肤扩肤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廓可获得满意效果,采用新材料和大容积引流装置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严小蓉;郝劲伟;孙文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重症监护室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68例,按照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机械通气、抗感染、鼻导管吸痰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H、PCO2及PO2等血气分析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pH、PCO2及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费劲、吸气困难、胸闷不适等临床症状,纠正患者体内酸碱度,提高肺通气、换气功能.

    作者:姜交泰;朱大庆;黄玉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方式和药学监护方法.方法 对医院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从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下抗菌药物剂量的调整、细菌耐药时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抗菌药物的优化治疗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药师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不仅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也能更好体现自身价值,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和尊重.

    作者:杨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研究组的ADL、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结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体有效率较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崔素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应用托烷司琼超前镇吐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在全麻下甲状腺癌根治术超前镇吐中的效果.方法 将全麻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术前给予托烷司琼5 mg静脉推注,B组术后给予托烷司琼5 mg静脉推注,C组术前、术中、术后均未使用托烷司琼,发生呕吐后再予托烷司琼5 mg静脉推注.比较3组术后2、6、12、24及48 h呕吐发生率和呕吐次数.结果 A组48 h内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48 h内呕吐次数为(0.31±0.12)次低于B组的(0.48±0.17)次和C组的(0.57±0.1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烷司琼在全麻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镇吐作用受使用时间节点的影响,术前应用可发挥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蒋朝霞;陈启国;廉慧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颈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据有关数据显示,宫颈癌死亡人数达到27 .5万,其中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 近些年发现宫颈癌新发病例数有逐渐上升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有调查结果表明,在25~34岁年龄组中的年轻女性新查出患有宫颈癌的数目明显增多,提示其发病趋于年轻化[2] ,这引起了各方的重点关注. WHO明确指出在未来数十年里,通过采取合理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严格控制宫颈癌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其导致的病死率.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检测方法是细胞学检测和高危型HPV病毒检测.

    作者:蒙秀坚;欧宁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采用一次性无菌腹腔引流导管及附件治疗膈下脓肿1例

    患者,男,65岁,主因右腹痛1 d,加重2 h入院. 1 d不明原因出现右腹痛,呈阵发性,钝痛. 伴轻度恶心,无呕吐. 无发热. 未予足够重视. 2h前腹痛加重,急来我院诊治. 于急诊科遵医嘱查血WBC示:21.51 ×109/L. B型超声示阑尾区未见明显异常回音. 后转入我科. 查体:体温38 .5℃,脉搏92次/分,血压144/86 mmHg. 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右腹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稍紧张. 肝浊音区扩大. 二便无明显异常.既往体健. 考虑到老年患者腹痛可能由胃肠道穿孔所致. 遂查上腹部CT,报告示腹腔积液、积气;考虑消化道穿孔. 肝右叶钙化灶. 初步诊断:(1)上消化道穿孔. (2)膈下脓肿. (3)局限性腹膜炎. 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抗炎、补液、补钾. 准备好一次性腹腔引流导管及附件包,拟行膈下脓肿穿刺置管微创治疗.

    作者:赵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孕晚期低位水囊引产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低位水囊用于孕晚期引产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引产的孕晚期孕妇2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通过直接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实施引产,观察组先在宫颈内口位置放置水囊持续24 h,无自然临产的孕妇,第2天选择小剂量缩宫素实施静脉滴注,评价2组引产效果,比较2组剖宫产率以及阴道分娩率;比较2组产后2 h出血情况以及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观察分娩结束时间,比较2组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及产褥病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1.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结束时间、有效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2 h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褥病发生率为3.00%(3/100)低于对照组的7.00%(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水囊用于孕晚期引产中能提升引产效果,提升阴道分娩率,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严春华;郑云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在农村引起胃病的几个次要因素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农民的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群发病率升高,尤其是北方农村,胃病发病率高达常见病种的80%以上,并呈现明显增长趋势[1-2].换言之,生活越来越好,工作越来越忙,可是我们的胃却越来越差. 胃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诸如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细菌以及吸烟、过度饮酒等都可引起胃病[3]. 现如今,农村人群对胃病知识缺乏认识,又缺乏自身防范意识,所以使发病率越来越高. 基于以上因素,值得加大宣传胃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适当的健康思想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重视防范措施,消除心理因素,确保人们的身心健康.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在农村引起胃病的几个次要因素.

    作者:张秀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术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F组和SB组各60例.BF组采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治疗方法,SB组采用注射布托啡诺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阴道出血量、宫缩素使用量、宫底高度、术后PCA的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完成后6、12、24、36 h后,BF组患者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和12~36 h内,2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宫缩素使用量、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内,BF组的PCA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患者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有利于子宫复旧和减少阴道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温剑华;李建平;蔡青;刘鸿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改良换药法对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

    目的 观察改良换药法对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行PICC置管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换药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换药法,比较2组患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发生率及病原菌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换药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流感染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琼;欧阳培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药品采购工作中缺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医院药品采购部门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全院药品供应,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危,所以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上责任重大. 医院药品的采购工作是按照本院临床使用药品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药品采购计划单并采购药品,如何保障药品供应,让患者在临床上快速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已成为药品采购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但在药品实际采购工作中,临床用药的需求量和供货量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再加上药品生产企业及供货商存在的种种原因,使保障药品供应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药品缺货现象不断出现,药品供应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药品短缺,临床用药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尤其是医疗必需品的短缺甚至会延误医疗救治[1]. 因此,正确处理医院药品的缺货问题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探讨常州市德安医院药品短缺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得防范措施,尽量减少缺货的发生.

    作者:丰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科住院患者餐后口服药服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血液科住院患者餐后口服药服用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按时服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查阅档案和现场调查结合,调查分析14组672人次血液科住院患者餐后口服药服用情况及未按时服药的原因.结果 影响血液科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因素中,服药时间和年龄影响较大,性别和护理等级可以忽略不计,未按时服药的原因可分为忘记、故意不服、身体不适、药物遗失和其他原因等五类.结论 提出确立需要重点关注的时间段和对象人群、建立回访提醒制度、加强宣教和劝慰、提供必要的辅助措施或改变用药方式、改进药物存放方式和改进发药流程等六种改进建议.

    作者:徐凯燕;周妮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