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菊;张敬璋
目的 分析本科室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减少危急值误报率,避免因假危急值产生的医疗过错.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发生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生床旁血气假危急值的原因.结果 分析发现,导致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原因主要有:(1)使用浓度为250 U/ml的肝素钠抗凝;(2)在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情绪不稳定时采血;(3)采血过程中反复抽吸、动作过快过猛发生溶血;(4)输入含Na+液体时不规范抽血.结论 为减少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过程中假危急值的出现,选择固态肝素锂抗凝的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前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不安和哭闹,规范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的正确操作,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熟练操作,防止标本溶血尤为重要.
作者:鲁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例1,患者男,6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胸痛5个月入院.初步诊断为食管癌,收住我院消化内科. 查体:消瘦体型,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无湿啰音,心界不大,肝脾未触及,双肾无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血常规示 RBC 3.2 ×102/L,Hb 94 g/L,WBC 4.87 ×109/L,PLT 150 ×1012/L,电解质 Na+135 mmol/L, K+4.3 mmol/L, Cl-102 mmol/L, Ca2+2.4 mmol/L. 2016年4月22日,经鼻电子胃镜(5.9 mm)见食管中段黏膜增生,环周浸润,呈结节样改变,表面溃烂,有少量污苔,食管明显狭窄,取活检组织4块,病理报告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胸腹部CT检查显示纵膈淋巴结肿大,食管中下段黏膜增生,管腔狭窄,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中医症候:面色无华,纳呆,吞咽哽咽,胸痛,疲乏,四肢无力. 脉沉无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舌底瘀斑,痰湿重,属脾气亏虚. 2016年4月25日,在经鼻胃镜直视下,经口置入导丝至十二指肠腔内,退出经鼻胃镜保留导丝,沿导丝由小口径至大口径送入食管支架推送器,直视下推送至狭窄段食管上方2 cm处,同时保证支架长度覆盖病变,超过病变下缘2 cm,缓慢释放合金支架,完成置入.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消失,仅出现轻微胸痛,对症治疗后胸痛缓解. 给予替吉奥胶囊(维康达,山东新时代制药公司生产)40 mg口服,每天2次,连续服用2周,停用1周,同时给予中药通膈散(组分:水蛭20 g,土元、守宫各30 g,全蝎、蜈蚣各40 g,僵蚕、蜂房各60 g,川贝、牡蛎、赤石、玄参各50 g)研末冲服,每天10 g,每天3次. 患者长期服用替吉奥、通膈散治疗后多次复查胃镜,食管通畅,可自主进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病情稳定,随访患者仍健在.
作者:杨渊;裴霞霞;杨明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推拿按摩佐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推拿按摩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腹泻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按摩佐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良好,有助于快速改善患儿腹胀腹痛、腹泻症状及体征,较常规西药治疗优势性强,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梁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脑出血与超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超急性脑出血33例及超急性脑梗死患者33例,分别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比较2组诊断结果.结果 DWI组超急性脑出血、脑梗死确诊率均高于常规M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检查结果显示:超急性脑出血多发于基底节区,超急性脑梗死多发于小脑及大脑皮质.DWI组超急性脑出血诊断时多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超急性脑梗死诊断时多为高信号,常规MRI组超急性脑出血诊断时T1WI可呈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不均匀信号或高信号.超急性脑梗死诊断时信号无明显变化,DWI组诊断敏感性大于常规MRI组(P<0.05).结论DWI在超急性脑出血与超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中应用的诊断准确性高、鉴别力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鲤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5例,通过建立患者健康教育档案、设置社区健康教育服务点、创新健康教育形式、强化心理干预、构建健康教育俱乐部等形式,开展为期6个月的社区健康教育.教育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与教育前比较,教育后SAS、SDS评分均降低,EORTC 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疼痛、睡眠障碍、食欲降低、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改善,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古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2016年4054张处方逐张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度不合理处方共计557张(13.74%);其中占比较高的3个问题为:临床诊断书写不全115张(20.65%),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153张(27.47%),用法、用量不适宜166张(29.80%).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发现该所不合理处方占比略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在业务培训时适当增加《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
作者:李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处方金额及合理性.方法 收集医院药库管理系统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处方的出库信息,分析其药物处方种类、年销售金额及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医院2016年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总销售金额明显高于2015年,其中2015年、2016年销售金额高的均为质子泵抑制剂,分别为35.82万元、45.43万元;1450张处方中处方用药不合理111张(7.66%).结论 医院门诊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销售金额平稳上升,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的销售金额一直稳居首位,但临床用药还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需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作者:吉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默认静息态脑默认网络(DMN)变化特点及节点脑区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PSD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分析2组脑DMN与节点脑区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健康全脑存在的功能连接结果比较,观察组双侧顶下小叶与双侧额颞叶及右侧楔前叶出现功能连接减低(P<0.05);左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双侧颞叶与双侧额叶功能连接减低(P<0.05),对照组未出现功能连接增高明显的脑区.结论 PSD的发生与脑DMN功能连接产生的变化及节点脑区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文洪;罗光华;赵衡;刘进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肿瘤科的适用范围.方法 分析该院2016年1-12月46例肿瘤患者在呼吸系统感染、癌性发热及骨髓抑制方面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效果.结果 在呼吸系统感染方面,尤其是合并病毒性感染及肝肾功能异常方面,喜炎平注射液有较好的效果;喜炎平对骨髓抑制也有较好效果,但对癌性发热效果不明显.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于肿瘤患者仍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和生存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普通组实施常规口头教育,宣教组强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包括环境、态度、操作技能、并发症处理等方面)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分)、焦虑状态(SAS评分).结果 宣教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普通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组在环境质量、态度、操作技能、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QOL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QO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SAS评分均降低,且宣教组变化幅度大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升其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敬心;黄雪芳;温振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P-R间期、QTc、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心率、P-R间期、QTc、LVEF、6 min步行距离及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QTc、LVEF、6 min步行距离、FS均显著升高(P<0.05),心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心率、LVEF、6 min步行距离、FS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P-R间期、Q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倩;李慧伟;何建平;钟春元;谢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8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4,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5/64)与对照组的10.94%(7/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8,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病情缓解,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外科围术期留置针穿刺及拔针时机.方法 将小儿外科手术患儿168例随机分为3组各56例.A组常规到手术室由手术室护士进行留置针穿刺,术后保留留置针输液;B组由责任护士于手术前预置静脉留置针穿刺并保留,术后保留留置针输液;C组由责任护士于手术前预置静脉留置针穿刺并保留,术后回病房液体输入完毕后常规拔针,第2天再由责任护士进行重新穿刺并保留.3组均采用同样方式进行封管.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及家属和医师满意度.结果 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86%低于A组的39.29%和B组的48.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渗出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家属满意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医师满意度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给予静脉留置针留置,术后当天液体输入完毕后拔针的效果佳,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儿的伤害小,医师满意度高.但患儿家属满意度相对较低,需要与家属有效沟通,取得配合.
作者:王瑶;李婧;张克颖;李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溃疡患者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2组患者用药4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消化积分、胃排空时间及水负荷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P<0.05).治疗后2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短于治疗前,水负荷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溃疡患者消化不良较单独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消化不良症状.
作者:连朝煤;庄彬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活化蛋白C(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4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PE(mPE组)34例,重度PE(sPE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就诊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24h留取外周静脉血样,测定sEPCR、TAFI水平及APC比率(APCr),并有明确的凝血指标检查结果,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mPE组与sPE组血浆sEP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PE组sEPCR水平又高于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血浆TAFI高于对照组与mPE组,APCr低于对照组和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mPE组的TAFI、AP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sPE组Fib、D-D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组Fib、D-D又高于mPE组(P<0.05).PE患者血浆sEPCR、TAFI水平均与Fib、D-D呈正相关(P<0.05),其血浆APCr与Fib、D-D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患者其血浆sEPCR、TAFI表达上调,APCr降低;随PE严重程度的增加,其sEPCR、TAFI表达逐渐上升,APCr逐渐降低,三者均与PE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作者:李东青;熊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 HLH) ,是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引起的以过度炎性反应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病情多进行性加重,伴有免疫功能紊乱、巨噬细胞增生,多以发热、黄疸、肝脾肿大为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等. 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遗传性) HPS及继发性(获得性) HPS 两大类. 1952 年 Farquhar 等[1]首次报道原发性HPS,为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每年发病率大约是0.12/10万,多见于2岁以内儿童. 继发性HP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发病人群以成年人多见,主要的继发因素有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等,特别是EB病毒感染. Risdall等[2] 1979年首次报道病毒感染相关的继发性HPS. 本病少见,病死率高.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症状的成人继发性HPS文献报道较少. 本文对近年来诊治的3例成人继发性HP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义;马洪建;李永军;苏丹丹;欧阳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在医院研诊为MPP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给予乳糖酸红霉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和CD8+细胞分数)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P<0.01).治疗前,2组患儿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和CD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均显著升高,CD8+细胞分数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9,P<0.01).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MPP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奇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B型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诊断、心功能评价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心血管内科及干部保健科收治的CHF患者200例,依据心衰症状严重程度(NYHA分级)分为Ⅰ~Ⅳ级,患者入院后统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BNP水平,分析患者血清BNP水平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与2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随访1年,观察CHF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BNP水平增加(P<0.05);且心功能Ⅰ~Ⅳ级患者血清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00例CHF患者治疗好转出院后随访12个月,其中失访12例.188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事件(心衰加重再住院、心律失常、死亡)146例,总发生率为77.66%,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心脏事件发生率逐渐增高(P<0.05).结论 BNP在CHF患者的临床诊断、心功能评价及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婉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20例,其中梗阻部位位于直肠7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3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4例.其中经胸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11例存在肝、肺、腹腔或盆腔等部位转移.经胃镜引导下行肠道自膨型支架置入术,分析并总结手术效果.结果 20例大肠癌患者中,肠道支架置入术成功20例(100%);梗阻症状缓解时间(15.64±3.20)h,术后初次排气时间(76.85±2.84)h,术后禁食时间(3.96±2.86)d;随访3个月,2例死亡,原因肿瘤晚期全身多脏器衰竭;1例肠道穿孔,转外科手术.结论 经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良好,可有效提高终末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头颅CT、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第8天、第20天时评估和检测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体积、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结果 入院时,2组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及AQP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d及治疗20 d时,2组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及AQP4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且治疗20 d时2组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及AQP4水平均较治疗8 d时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及AQP4水平在治疗8 d和20 d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能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思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