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义;马洪建;李永军;苏丹丹;欧阳葵
目的 探讨经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20例,其中梗阻部位位于直肠7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3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4例.其中经胸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11例存在肝、肺、腹腔或盆腔等部位转移.经胃镜引导下行肠道自膨型支架置入术,分析并总结手术效果.结果 20例大肠癌患者中,肠道支架置入术成功20例(100%);梗阻症状缓解时间(15.64±3.20)h,术后初次排气时间(76.85±2.84)h,术后禁食时间(3.96±2.86)d;随访3个月,2例死亡,原因肿瘤晚期全身多脏器衰竭;1例肠道穿孔,转外科手术.结论 经胃镜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良好,可有效提高终末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高血压患者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处方9972份,通过对这些处方进行分析、比对、总结,进行统一用药情况分析.结果 9972份抗高血压药物处方中共出现抗高血压药物品种32个;高血压药物单独使用的处方共计6268份,占62.9%;二联用药1943份,占19.5%;三联用药881份,占8.8%;四联用药681份,占6.8%;五联用药199份,占2.0%.结论 该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用药方案稳定,使用的药物不仅不良反应小,且经济实惠、药效显著,处方符合长期用药原则.
作者:田秋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B型超声(B超)精确定量法应用于诊断腹腔积液的临床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7例,从不同部位(肝下、脾下、直肠膀胱)注入37℃生理盐水模拟不同量的腹腔积液,从200 ml开始,以每200 ml递增,大量至2400 ml,设为y植;B超测量腹腔内相应部位大实时液性暗区厚度,设为x值.通过数学线性方程y=ax+b(a为变异系数,b为液性暗区厚度常数)评估不同腹腔注入积液量与大实时液性暗区厚度改变的影响情况.并观测比较患者身高,体质量、腹围与拟合参数的相关性及影响差异.结果各部位不同灌注量均值线性拟合良好.其中除直肠膀胱部位R-Square值<0.9外,其余部位R-Square值均>0.9.身高会对变异系数a和液性暗区厚度b产生影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不能提高拟合效果.体质量对变异系数a基本没有影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系数b有影响,并且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可提高拟合效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腹围对变异系数a基本没有影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系数b有影响,随着腹围的增加,b也随之不断增加,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改变拟合的效果,R-Squar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精确测量法能较为准确地测量腹腔积液量,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良好作用,但临床应用的同时还应兼顾身高、体质量及腹围等影响因素.
作者:俞雪华;周丽华;舒积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IL-6、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38例,单一组单纯接受更昔洛韦治疗,联合组在更昔洛韦治疗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后遗神经痛、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2,P<0.05).治疗后联合组出现后遗神经痛1例(2.63%),单一组出现后遗神经痛5例(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98±0.68)分低于单一组的(4.36±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水平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其后遗神经痛,同时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洪;陈代勇;管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介入干预对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推进作用.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临床药师介入干预后收治的患者60例为干预组,另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干预前收治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干预组处方不合理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成本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较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介入干预患者的临床用药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提高用药依从性,节约用药成本.
作者:郭小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活化蛋白C(AP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4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PE(mPE组)34例,重度PE(sPE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就诊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24h留取外周静脉血样,测定sEPCR、TAFI水平及APC比率(APCr),并有明确的凝血指标检查结果,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mPE组与sPE组血浆sEP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PE组sEPCR水平又高于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血浆TAFI高于对照组与mPE组,APCr低于对照组和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mPE组的TAFI、AP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sPE组Fib、D-D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组Fib、D-D又高于mPE组(P<0.05).PE患者血浆sEPCR、TAFI水平均与Fib、D-D呈正相关(P<0.05),其血浆APCr与Fib、D-D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患者其血浆sEPCR、TAFI表达上调,APCr降低;随PE严重程度的增加,其sEPCR、TAFI表达逐渐上升,APCr逐渐降低,三者均与PE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作者:李东青;熊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胃肠手术后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肠手术后的患者38例,以2016年7月30日为时间节点,节点之前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节点之后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14 d后胃管引流出的胃液量、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胃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胃液量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胃液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恢复时间、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用于胃肠手术后可有效减少胃液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腾;林云;张国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睡眠障碍已成为当今世界性健康问题,其中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 国外调查显示[1]:有25%的成人自述睡眠质量不高,其中6%~10%的为失眠症;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者[2].
作者:蔡圣年;瞿萍;张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门诊患者时辰用药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提升患者合理用药理念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该中心门诊的社区COPD患者136例的资料.结果136例患者中经常使用呼吸专科诊疗药物中以β2受体激动剂类(26.91%)和糖皮质激素(25.21%)使用频率较高.患者每日药物使用原则中遵医嘱服药占首位(31.99%),其次为自行改时服用(30.51%).每日用药时间绝大数选择白天和下午,未能体现适时用药原则.产生药物的负面效应93例次(68.38%)、药物不良反应46例次(33.82%)、了解合理时辰用药知识41例次(30.15%).结论 社区COPD患者合理用药知识和理念欠缺,急需深化和全面提高,尤其要强化时辰合理用药教育.
作者:高波;方宗君;杨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推拿按摩佐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推拿按摩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腹泻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按摩佐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良好,有助于快速改善患儿腹胀腹痛、腹泻症状及体征,较常规西药治疗优势性强,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梁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 HLH) ,是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引起的以过度炎性反应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病情多进行性加重,伴有免疫功能紊乱、巨噬细胞增生,多以发热、黄疸、肝脾肿大为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等. 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遗传性) HPS及继发性(获得性) HPS 两大类. 1952 年 Farquhar 等[1]首次报道原发性HPS,为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每年发病率大约是0.12/10万,多见于2岁以内儿童. 继发性HP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发病人群以成年人多见,主要的继发因素有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等,特别是EB病毒感染. Risdall等[2] 1979年首次报道病毒感染相关的继发性HPS. 本病少见,病死率高.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症状的成人继发性HPS文献报道较少. 本文对近年来诊治的3例成人继发性HP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义;马洪建;李永军;苏丹丹;欧阳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将96例PU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予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药物为主三联方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S均升高,MTL及GAS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PU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强,可加速溃疡面愈合,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俊芝;赵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妊娠期检查女性820例,其中糖耐量异常组患者38例,糖尿病组患者90例,正常组患者692例,对比3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糖尿病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89%,糖耐量异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68%,正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5%,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新生儿窒息8例,窒息率为8.89%,糖耐量异常组新生儿窒息4例,窒息率为10.53%,正常组新生儿窒息4例,窒息率为0.42%,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筛查试验能有效诊断妊娠期孕妇糖筛查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准确检测妊娠期女性的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实践意义较高.
作者:池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在医院研诊为MPP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给予乳糖酸红霉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和CD8+细胞分数)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P<0.01).治疗前,2组患儿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和CD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均显著升高,CD8+细胞分数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9,P<0.01).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MPP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奇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及克林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及克林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克林霉素二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0,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及克林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Hp根除率高,且用药安全性好,有利于彻底治愈溃疡,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万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退药现状,制定管理制度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医院2017年3-5月门诊退药记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获取97例次退药记录,儿科退药较多;退药主要因素为医护因素,包括过度医嘱、医嘱调整,主要原因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中成药及抗感染药物较多,且主要以口服用药为主.结论 退药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多部门、多角度共同管理,降低退药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许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处方金额及合理性.方法 收集医院药库管理系统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处方的出库信息,分析其药物处方种类、年销售金额及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医院2016年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总销售金额明显高于2015年,其中2015年、2016年销售金额高的均为质子泵抑制剂,分别为35.82万元、45.43万元;1450张处方中处方用药不合理111张(7.66%).结论 医院门诊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销售金额平稳上升,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的销售金额一直稳居首位,但临床用药还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需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作者:吉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经电子胃镜确诊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3,P<0.05).治疗前2组患者躯体症状、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侯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丙泊酚用药量、阿曲库铵总用药量及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并观察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及阿曲库铵的总用药量均小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均较为稳定.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停药后清醒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本科室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减少危急值误报率,避免因假危急值产生的医疗过错.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发生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生床旁血气假危急值的原因.结果 分析发现,导致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原因主要有:(1)使用浓度为250 U/ml的肝素钠抗凝;(2)在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情绪不稳定时采血;(3)采血过程中反复抽吸、动作过快过猛发生溶血;(4)输入含Na+液体时不规范抽血.结论 为减少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过程中假危急值的出现,选择固态肝素锂抗凝的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前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不安和哭闹,规范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的正确操作,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熟练操作,防止标本溶血尤为重要.
作者:鲁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