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目的 分析靶向治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其中联合靶向治疗的患者治疗患者123例,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单纯因为价格原因,未使用靶向治疗患者87例,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近远期预后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个月转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生存时间18(8~36)个月长于对照组15(8~26)个月(χ2=3.62,P=0.014),观察组存活时间38(11~72)个月高于对照组32(10~61)个月(χ2=4.05,P=0.001).观察组出现靶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4例,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蛋白尿、周围神经毒性、高血压、腹泻,不良反应均获得控制.结论 靶向治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有助于提高肿瘤缓解效果,同时延迟复发与转移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存在不良反应.
作者:水峥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该院维生素K1注射液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7年7月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的门诊处方及医嘱193份,以药品说明书(2016年6月更新)为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及相关文献,从维生素K1的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院应用维生素K1的适应证合理,但存在超剂量用药现象,给药途径有待改进.结论临床应加强维生素K1注射液的合理应用,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竹英;唐承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曼月乐治疗.进行24个月随访,痛经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子宫长径、横径与前后径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子宫体积进行计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水平;记录术后24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个月的痛经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应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曼月乐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SOFA评分联合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7年3月入住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全身炎性反应(SIRS)表现的成人患者,选取脓毒症患者50例为试验组,50例SIRS患者为对照组A,同时选取非感染者50例为对照组B,均接受降钙素原检测和SOFA评分的评估,对其SOFA评分、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试验组脓毒症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2组对照组,同时对照组A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亚组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的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亚组患者(P<0.05),2组入院时的SOF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亚组出院时的SOFA评分明显低于死亡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脓毒症患者中,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其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与SOFA评分相结合,则可更好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意义重大.
作者:施昆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有妊娠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针疗法修复妊娠纹.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腹部皮肤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腹部皮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部皮肤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膏修复妊娠纹的疗效理想,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恢复皮肤弹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柏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应用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对照组应用吞咽康复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RBHOMS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食物性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涌波;林壮盛;黄楷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前后双侧脑室额角差值,治疗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双侧脑室额角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前2组患者的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减小,但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自拟脑心康散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脑心康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地芬尼多片(眩晕停)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1、2、3、4周后的临床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对2组治疗1、2、3、4周后的眩晕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2、3、4周后患者的眩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脑心康散在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中疗效显著.
作者:张家连;罗磊;李玲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医院过期药品报损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加强药品管理,降低损耗,减少损失.方法 对2013年1月-2017年9月该院药品出库金额、过期药品报损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药品报损率低于3‰,但5年中过期药品报损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造成浪费,成为药品管理的隐患.结论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品的养护,保持低报损率,减少过期药品报损造成的浪费.
作者:张宇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276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1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36例,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情况.结果 AIS患者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及稳定斑块发生率均高于TIA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因素个数的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亚组患者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于不良亚组患者,稳定斑块发生率低于不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亚组患者与不良亚组患者亚临床期与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合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可用于评估急性脑缺血病发生风险,预测预后,作为AIS的一二级管理工具.
作者:许祥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导管接触性溶栓在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且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23例,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给予人文关怀及健康指导,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19±0.10显著增加到术后的0.77±0.24(P<0.05).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期间发生穿刺处鞘管周围出血3例,立即处理后好转.结论 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的效果好,且安全性好,正确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姗姗;冯晓芬;崔丽君;汪海飞;雍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已然成为全球性疾病,其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主要原因,给公众安全和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的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在2030年达到5.50亿,比2011年的3.60亿增加了52.7%[1]. T2DM的治疗仍是内分泌界的巨大责任,以往各种类型降糖药联合用药控制血糖同时,导致了肥胖、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提升心血管危险因素. 临床上急需降糖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实现T2DM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利拉鲁肽的出现填补了这项空白,通过与人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 ( GLP-1 )受体的结合,达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体质量、改善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作用,受到医学界的重点关注.
作者:陈靖辉;梁灿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药品盘点工作对药品经济管理与质量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药品管理的一项具体制度要求,药品盘点也是发现问题的手段,通过盘点,可以发现药品流通中出现的相关差错:例如药品入库错误、调配错误、药品效期管理不完善等[1].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药房的发展,全自动摆药机的运用逐渐在多家药房出现,我院自2016年7月份开始使用全自动摆药机,由于全自动摆药机摆药与以往手工摆药的药品数据处理模式不同,导致盘点过程中出现相关问题,根据全自动摆药机的数据处理特点结合我院药房盘点制度和Excel 工作表的数据处理性能,终实现了全自动摆药机药品盘点的数据化管理.
作者:邹远磊;夏清荣;梁俊;李军;陈欢;孙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药分析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及其控制方法的学科[1]. 其不仅是一门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且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共同致力于中药学科的发展和提高.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2-3]. 目前,该课程主要面向我校药物分析专业本科生开设. 该课程主要以《中国药典》为依据,首先概述了学科相关概念、性质、任务及中药分析的特点,然后通过理论与实例结合重点介绍了供试品的制备、常用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同时对中药中典型大类化学成分的分析、生物活性测定、中药指纹/特征图谱和杂质及有害物质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后专门介绍了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前提、原则、程序及起草说明等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了解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制剂等质量分析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5].
作者:孔令提;赵伟曼;马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为防治青年急性心梗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青年急性心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医院同期间收治的32例中老年急性心梗死患者则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结果 观察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更高,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当中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恶性心率失常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AMI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心前区疼痛比例为59.38%,并发症比较少占比为15.62%,该病发生的死亡率(3.12%)也比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青年AMI患者的影响因素涉及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过劳、剧烈运动、酗酒和体质量过重,其中吸烟史、过劳、剧烈运动和酗酒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当结合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到确诊无误并予以正确的药物治疗及护理,结合患者病因叮嘱青年患者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运动等.
作者:李燕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RA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LEF联合MTX治疗,对照组给予LEF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及晨僵改善情况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个月后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6个月ACR20缓解率及治疗3个月ACR20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ACR50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略高于对照组的4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F联合MTX与LEF联合雷公藤多苷均能有效控制活动性RA,但LEF联合MTX疗效更显著,尤其对活动度高的患者较合适;对活动度低的患者应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联合方案(如LEF联合雷公藤多苷).
作者:蒋建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透析中心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建立长期透析通路6个月以上的患者80例,按有无导管功能不良分为2组,出现导管功能不良患者45例为观察组,未出现导管功能不良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分析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透析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日常透析频次与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分为栓塞性因素22例(62.86%),感染性因素8例(22.86%),机械性因素5例(14.29%).结论 随着患者透析龄的增加,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风险会增加.及时溶栓治疗与提高封管技巧可减少导管栓塞的发生率;加强导管的无菌操作与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
作者:林玲;汪永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替代治疗方式,据统计[1] ,截止2016 年12月,我省129家开展血液透析的医院,拥有血透设备(包括血透机、血滤机、CRRT机)共2733 台,血透室医师405人,血透护士1327人,血透工程师119 人,维持性透析( maintain hemodialysis , MHD)患者人数11793 人,年透析187.4 万例次. 目前我省ESRD患者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现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不了井喷式增长的ESRD患者的血液透析需求. 我省多数血液透析中心日趋饱和,相较于透析治疗例次和透析患者数量,医护人员及工程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亟待加强,透析设备不足和血透医护人员稀缺势必影响MHD患者慢性并发症的长期良好的管理. 现就MHD患者需长期重视及解决的问题做以下报告.
作者:陈吉琼;刘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COOK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进入医院产科分娩的存在引产指征的120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对照组单用米索前列醇,比较2组产妇引产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对存在引产指征的产妇使用COOK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促进其宫颈扩张,进而提高引产成功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西药处方5470张,其中未采用临床药师参与的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的处方2780张为对照组,采取临床药师参与的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的处方2690张为研究组.统计分析2组西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用药差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用法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菌药物和差错率不合理用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的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用药差错,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水清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