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观察

李晓红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 阴道置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腺肌病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曼月乐治疗.进行24个月随访,痛经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子宫长径、横径与前后径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子宫体积进行计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水平;记录术后24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个月的痛经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应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曼月乐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糖尿病门诊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及DR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PBG、HbA1c、SBP、DBP均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DR新增率、进展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DR具有一定的作用,药理机制尚需完善.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及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更好服务于患者.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160例,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未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的患者均进行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观察与统计分析,包括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服用剂量不合理、药物与患者病症不相符、缺少专治药品、重复用药、未对症下药等临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9,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后能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规避不合理用药的弊端,对提高医疗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作者:黄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达立通颗粒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方案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评分、常见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胃排空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排空率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常见症状如嗳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上腹痛等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常见症状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立通颗粒应用在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患者中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黎文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前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82例中孕期胎儿系统筛查的资料,对畸形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9482例胎儿产后(引产后或出生后)证实畸形胎儿283例,其中,产前筛查出畸形胎儿261例,产前筛查符合率92.2%,漏诊22例(7.8%).结论 规范化的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开展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与分析我院近3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开具的抗高血压药处方26316张进行调查分析,对处方中的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种类、单个品种用药比例、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近3年我院高血压用药患者女性高于男性,其中年龄分布以61~75岁居多.我院常用降压药有七类,即钙通道阻滞剂(CCB)类、β受体阻滞剂(β-RB)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滞剂(ACEI)类、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利尿剂类、α受体阻滞剂(α-RB)类及复方制剂类,其中以CCB类应用多.我院近3年单个用药比例高的均为CCB类的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在联合用药方面,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我院近3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种类齐全,其中以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一线治疗药物.在众多降压药中氨氯地平用药频度高,在联合用药中以单独用药和二联用药多.3年间比较用药规律、用药趋势均无明显变化,基本符合目前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原则.

    作者:贺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1例.研究组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营养处理,常规组采用加强营养支持.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常规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5).结论 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营养处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肛门排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具备临床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骆氏妇科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目前,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影响生育,不孕不育症逐年增加,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据调查显示,不孕夫妇的离婚率是正常人群离婚率的2.2倍[1] ,由此可见不孕症的危害性. 骆氏妇科在针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临床不断探索,结合针灸疗法,为患者缩短了疗程,提高了受孕率.

    作者:曹赟赟;骆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例的药学监护与体会

    1例98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呼吸困难1 d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抗心衰、祛痰平喘等一系列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先后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和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及时识别出这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和莫西沙星导致的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建议医师及时停用上述药物,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避免了不良反应进一步进展造成患者病情的加重.同时推荐更换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继续抗感染治疗.经住院治疗20 d后,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心衰控制平稳,病情稳定后出院.

    作者:唐华珍;张晓娟;杨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Filtek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Filtek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拔除的离体前磨牙100颗,按照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FiltekZ350复合树脂修复,研究组接受超瓷嵌体修复.比较2组的边缘微渗漏分级及边缘微渗漏深度.结果 2组均未完全消除牙齿微渗漏.在立体显微镜下可见,研究组微渗漏仅表现于釉质内或釉牙本质界,而对照组微渗漏表现以超过釉质,至牙本质,甚至到轴壁.研究组的牙齿边缘微渗漏深度为(138.01±35.58)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85±24.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2,P<0.05).研究组0~1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效果与FiltekZ350复合树脂比较更理想.

    作者:张艺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评价

    目的 评估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晚期食管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替吉奥组32例和氟尿嘧啶组33例.其中替吉奥组给予替吉奥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氟尿嘧啶组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替吉奥组共完成138个化疗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3个,其中1例复诊患者于6个月后死于疾病进展,故可评价患者共31例.氟尿嘧啶组共完成135个化疗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1个,可评价患者共33例,替吉奥组患者的ORR和CB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组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长于氟尿嘧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组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氟尿嘧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可提高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也可使血液系统毒性及肝损害的发生风险增加,但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仁宏;张全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导管接触性溶栓在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且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23例,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给予人文关怀及健康指导,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19±0.10显著增加到术后的0.77±0.24(P<0.05).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期间发生穿刺处鞘管周围出血3例,立即处理后好转.结论 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的效果好,且安全性好,正确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姗姗;冯晓芬;崔丽君;汪海飞;雍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为防治青年急性心梗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青年急性心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医院同期间收治的32例中老年急性心梗死患者则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结果 观察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更高,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当中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恶性心率失常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AMI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心前区疼痛比例为59.38%,并发症比较少占比为15.62%,该病发生的死亡率(3.12%)也比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青年AMI患者的影响因素涉及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过劳、剧烈运动、酗酒和体质量过重,其中吸烟史、过劳、剧烈运动和酗酒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当结合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到确诊无误并予以正确的药物治疗及护理,结合患者病因叮嘱青年患者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运动等.

    作者:李燕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RA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LEF联合MTX治疗,对照组给予LEF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及晨僵改善情况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个月后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6个月ACR20缓解率及治疗3个月ACR20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ACR50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略高于对照组的4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F联合MTX与LEF联合雷公藤多苷均能有效控制活动性RA,但LEF联合MTX疗效更显著,尤其对活动度高的患者较合适;对活动度低的患者应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联合方案(如LEF联合雷公藤多苷).

    作者:蒋建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接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2,P>0.05).2组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房内径(L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R、IVST、LVDd、LVM、LVMI及LA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与高血压的常规西药治疗具有相类似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医师的指导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作者:窦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体酮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水平、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E2水平及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可有效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前后双侧脑室额角差值,治疗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双侧脑室额角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前2组患者的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减小,但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暴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暴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在实施手术切除时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在实施切除手术时不显露喉返神经.比较2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时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能够保证更清晰操作,降低喉返神经受损率,同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晓;江茜;黄繁;韩元圣;胡方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患儿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患儿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门诊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处方530张,分析其临床诊断及用法用量等合理性.结果 53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02张(38.11%),主要是用法用量不适宜、临床诊断不适宜.结论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严格掌握其用法用量,促进其合理用药.

    作者:郑海丽;高向波;彭景;傅倩云;姜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品管圈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等待时间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等待时间(DN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6年1-9月的溶栓患者60例,其中2016年1-6月溶栓患者30例为对照组.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等待时间为活动主题,将2016年7-9月30例溶栓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科室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现状进行调查,对比2组的DNT时间及影响因素,拟定对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DN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等待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杜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苏醒期镇静—躁动评分、术后拔管1h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期镇静—躁动评分及术后拔管1 h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疼痛程度,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