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维生素K1注射液用药分析

李竹英;唐承爱

关键词:维生素K1注射液, 给药剂量, 给药途径, 安全性
摘要:目的 分析该院维生素K1注射液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7年7月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的门诊处方及医嘱193份,以药品说明书(2016年6月更新)为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及相关文献,从维生素K1的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院应用维生素K1的适应证合理,但存在超剂量用药现象,给药途径有待改进.结论临床应加强维生素K1注射液的合理应用,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糖尿病门诊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及DR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PBG、HbA1c、SBP、DBP均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DR新增率、进展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DR具有一定的作用,药理机制尚需完善.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骆氏妇科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目前,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影响生育,不孕不育症逐年增加,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据调查显示,不孕夫妇的离婚率是正常人群离婚率的2.2倍[1] ,由此可见不孕症的危害性. 骆氏妇科在针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临床不断探索,结合针灸疗法,为患者缩短了疗程,提高了受孕率.

    作者:曹赟赟;骆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西酞普兰联合多塞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伴共病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伴共病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晨服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睡前1 h给予小剂量盐酸多塞平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HAMA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失访2例,38例治疗达观察终点;对照组因治疗效果不佳中断治2例,38例治疗达观察终点.上述未达治疗终点者在统计分析时按缺失值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2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4、8周后TESS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西酞普兰治疗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相比,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天虹;祖恒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1]. 通常认为,只要患者在X线征象中表现出关节破损的现象,并且伴随严重的疼痛感或功能障碍症状,任何的非手术治疗均不会对疾病的缓解有明显的帮助,那么就可以推断为关节置换的指征[2]. 髋关节置换术一般是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手段[3].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术指征也得到显著扩大,手术开始不再受到年龄的限制,更多高龄的患者开始接受此类型手术,并且手术应用部位也得到了显著拓展,从髋关节到髋部伤病[4]. 常见的髋部骨折包括转子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是指小转子水平以上到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大多情况下和骨质疏松的关系密切,老年女性患者为常见,其次是老年男性患者,在中青年中此疾病相对不常见[5].由于股骨转子间的血运相对丰富,因此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在发生过骨折后比较容易愈合,并且也不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情况.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发生转子间骨折,比较容易应对,可以采用多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老年患者在年龄和基础疾病因素的作用下,任何一种治疗措施均有可能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6]. 因此即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方法较多,但对于高龄患者而言,还是主要采用手术内固定方式.

    作者:向黎;项云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Filtek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Filtek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拔除的离体前磨牙100颗,按照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FiltekZ350复合树脂修复,研究组接受超瓷嵌体修复.比较2组的边缘微渗漏分级及边缘微渗漏深度.结果 2组均未完全消除牙齿微渗漏.在立体显微镜下可见,研究组微渗漏仅表现于釉质内或釉牙本质界,而对照组微渗漏表现以超过釉质,至牙本质,甚至到轴壁.研究组的牙齿边缘微渗漏深度为(138.01±35.58)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85±24.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2,P<0.05).研究组0~1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效果与FiltekZ350复合树脂比较更理想.

    作者:张艺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接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2,P>0.05).2组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房内径(L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R、IVST、LVDd、LVM、LVMI及LA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与高血压的常规西药治疗具有相类似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医师的指导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作者:窦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以应用性为导向的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药分析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及其控制方法的学科[1]. 其不仅是一门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且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共同致力于中药学科的发展和提高.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2-3]. 目前,该课程主要面向我校药物分析专业本科生开设. 该课程主要以《中国药典》为依据,首先概述了学科相关概念、性质、任务及中药分析的特点,然后通过理论与实例结合重点介绍了供试品的制备、常用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同时对中药中典型大类化学成分的分析、生物活性测定、中药指纹/特征图谱和杂质及有害物质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后专门介绍了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前提、原则、程序及起草说明等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了解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制剂等质量分析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5].

    作者:孔令提;赵伟曼;马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影响Ramsay-Hunt综合征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医院治疗的49例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分析影响Ramsay-Hunt综合征预后的因素.结果 患者性别、患病侧别、有无多神经受累及治疗开始时间对预后判断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病初面瘫评分对预后判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时面瘫的严重程度是判断Ramsay-Hunt综合征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彭静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体酮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水平、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E2水平及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可有效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前后双侧脑室额角差值,治疗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双侧脑室额角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前2组患者的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减小,但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导管接触性溶栓在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且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23例,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给予人文关怀及健康指导,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19±0.10显著增加到术后的0.77±0.24(P<0.05).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期间发生穿刺处鞘管周围出血3例,立即处理后好转.结论 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的效果好,且安全性好,正确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姗姗;冯晓芬;崔丽君;汪海飞;雍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以随机抽签模式抽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原及相关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CD4+T细胞计数、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CD4+T细胞计数及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T细胞计数均升高,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P<0.05).结论 针对艾滋病患者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对稳定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有妊娠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针疗法修复妊娠纹.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腹部皮肤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腹部皮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部皮肤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膏修复妊娠纹的疗效理想,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恢复皮肤弹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柏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2组患儿均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抑郁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积极影响,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能稳定患儿情绪,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值得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1例.研究组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营养处理,常规组采用加强营养支持.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常规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5).结论 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营养处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肛门排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具备临床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38例,对其予以有效的救治措施,并分析救治效果.结果 38例患者合并器官损伤数均为2个,送诊时间(3.16±0.14)h,手术时间(2.25±0.17)h,GCS评分(6.28±1.63)分.实施手术治疗35例(92.1%),均实行脑挫裂伤清除、开颅血肿、大骨瓣减压术,其中同时实施脾切除术2例(5.3%),胃肠破裂修补术7例(18.4%),肝切除和修补术8例(21.1%).恢复良好20例(52.6%),轻度残疾10例(26.3%),重度残疾5例(13.2%),植物生存2例(5.3%),死亡1例(2.6%).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嘉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临床药师参与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西药处方5470张,其中未采用临床药师参与的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的处方2780张为对照组,采取临床药师参与的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的处方2690张为研究组.统计分析2组西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用药差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用法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菌药物和差错率不合理用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的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用药差错,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水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前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82例中孕期胎儿系统筛查的资料,对畸形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9482例胎儿产后(引产后或出生后)证实畸形胎儿283例,其中,产前筛查出畸形胎儿261例,产前筛查符合率92.2%,漏诊22例(7.8%).结论 规范化的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开展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达立通颗粒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方案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评分、常见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胃排空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排空率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常见症状如嗳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上腹痛等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常见症状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立通颗粒应用在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患者中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黎文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比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蜀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