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黎;项云安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有失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血塞通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除不使用依达拉奉以外,余治疗同治疗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采用Bathel Index(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语言波士顿分级评定患者语言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15 d和3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个月的疗效均高于治疗1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5 d和3个月时候的E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I和波士顿失语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I和波士顿失语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作贵;杨芳;陈丹;毛善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RA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LEF联合MTX治疗,对照组给予LEF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及晨僵改善情况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个月后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6个月ACR20缓解率及治疗3个月ACR20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ACR50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略高于对照组的4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F联合MTX与LEF联合雷公藤多苷均能有效控制活动性RA,但LEF联合MTX疗效更显著,尤其对活动度高的患者较合适;对活动度低的患者应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联合方案(如LEF联合雷公藤多苷).
作者:蒋建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有妊娠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针疗法修复妊娠纹.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腹部皮肤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腹部皮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部皮肤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膏修复妊娠纹的疗效理想,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恢复皮肤弹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柏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前后双侧脑室额角差值,治疗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双侧脑室额角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前2组患者的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减小,但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 将GER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治疗后2周、4周、8周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周2组间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能够有效改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滨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导管接触性溶栓在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且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23例,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给予人文关怀及健康指导,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19±0.10显著增加到术后的0.77±0.24(P<0.05).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期间发生穿刺处鞘管周围出血3例,立即处理后好转.结论 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的效果好,且安全性好,正确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姗姗;冯晓芬;崔丽君;汪海飞;雍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1例98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呼吸困难1 d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抗心衰、祛痰平喘等一系列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先后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和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及时识别出这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和莫西沙星导致的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建议医师及时停用上述药物,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避免了不良反应进一步进展造成患者病情的加重.同时推荐更换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继续抗感染治疗.经住院治疗20 d后,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心衰控制平稳,病情稳定后出院.
作者:唐华珍;张晓娟;杨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观察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骨二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应用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扩髓组(22例)和非扩髓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骨折彻底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 扩髓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长于非扩髓组,术中出血量大于非扩髓组,但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非扩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髓组中髓内钉杆及锁定钉失效发生率为0,非扩髓组患者中发现1例髓内钉主杆失效,二次手术行扩髓髓内钉治疗后骨折顺利愈合,发现4例锁钉松动、退钉等现象,骨折愈合后取出失效内固定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骨折,非扩髓由于其优势,可用于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扩髓组可用于活动需求量大的青年患者.
作者:任强;曹旭阳;高博;王政;翟金帅;黄腾;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其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5,P<0.05).治疗4周后,2组各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降脂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伟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评估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晚期食管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替吉奥组32例和氟尿嘧啶组33例.其中替吉奥组给予替吉奥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氟尿嘧啶组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替吉奥组共完成138个化疗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3个,其中1例复诊患者于6个月后死于疾病进展,故可评价患者共31例.氟尿嘧啶组共完成135个化疗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1个,可评价患者共33例,替吉奥组患者的ORR和CB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组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长于氟尿嘧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组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氟尿嘧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可提高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也可使血液系统毒性及肝损害的发生风险增加,但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仁宏;张全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靶向治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其中联合靶向治疗的患者治疗患者123例,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单纯因为价格原因,未使用靶向治疗患者87例,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近远期预后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个月转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生存时间18(8~36)个月长于对照组15(8~26)个月(χ2=3.62,P=0.014),观察组存活时间38(11~72)个月高于对照组32(10~61)个月(χ2=4.05,P=0.001).观察组出现靶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4例,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蛋白尿、周围神经毒性、高血压、腹泻,不良反应均获得控制.结论 靶向治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有助于提高肿瘤缓解效果,同时延迟复发与转移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存在不良反应.
作者:水峥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药品盘点工作对药品经济管理与质量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药品管理的一项具体制度要求,药品盘点也是发现问题的手段,通过盘点,可以发现药品流通中出现的相关差错:例如药品入库错误、调配错误、药品效期管理不完善等[1].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药房的发展,全自动摆药机的运用逐渐在多家药房出现,我院自2016年7月份开始使用全自动摆药机,由于全自动摆药机摆药与以往手工摆药的药品数据处理模式不同,导致盘点过程中出现相关问题,根据全自动摆药机的数据处理特点结合我院药房盘点制度和Excel 工作表的数据处理性能,终实现了全自动摆药机药品盘点的数据化管理.
作者:邹远磊;夏清荣;梁俊;李军;陈欢;孙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2组患儿均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抑郁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积极影响,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能稳定患儿情绪,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值得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在咽部乳头状瘤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4例咽部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消化道内镜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内镜技术诊断、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内镜影像学表现、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及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1/32)低于对照组的15.6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对咽部乳头状瘤的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登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前,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影响生育,不孕不育症逐年增加,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据调查显示,不孕夫妇的离婚率是正常人群离婚率的2.2倍[1] ,由此可见不孕症的危害性. 骆氏妇科在针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临床不断探索,结合针灸疗法,为患者缩短了疗程,提高了受孕率.
作者:曹赟赟;骆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以随机抽签模式抽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原及相关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CD4+T细胞计数、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CD4+T细胞计数及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T细胞计数均升高,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P<0.05).结论 针对艾滋病患者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对稳定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膀胱结石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膀胱结石大力钳碎石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情况、残留尿量(Ur)、大尿流率(MF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Ur、M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r均降低,MFR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膀胱结石患者应用钬激光碎石治疗后,能显著改善Ur、MFR,不仅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此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勇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该院维生素K1注射液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7年7月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的门诊处方及医嘱193份,以药品说明书(2016年6月更新)为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及相关文献,从维生素K1的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院应用维生素K1的适应证合理,但存在超剂量用药现象,给药途径有待改进.结论临床应加强维生素K1注射液的合理应用,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竹英;唐承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血管内皮细胞是覆盖在血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细胞粘附,血栓阻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壁炎性反应. 作为血管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因素,内皮细胞维持血管扩张与收缩的平衡,调节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纤维蛋白溶解和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粘附,这些平衡的扰乱会导致内皮功能障碍. 内皮功能障碍与多种病理生理条件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 糖尿病环境下导致的内皮功能障碍,机制包括葡萄糖代谢改变,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低度炎性反应状态和活性氧的生成[1-2].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寻找有效的药物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防血管并发症是重中之重. 现就中药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超然;李亚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与分析我院近3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开具的抗高血压药处方26316张进行调查分析,对处方中的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种类、单个品种用药比例、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近3年我院高血压用药患者女性高于男性,其中年龄分布以61~75岁居多.我院常用降压药有七类,即钙通道阻滞剂(CCB)类、β受体阻滞剂(β-RB)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滞剂(ACEI)类、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利尿剂类、α受体阻滞剂(α-RB)类及复方制剂类,其中以CCB类应用多.我院近3年单个用药比例高的均为CCB类的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在联合用药方面,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我院近3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种类齐全,其中以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一线治疗药物.在众多降压药中氨氯地平用药频度高,在联合用药中以单独用药和二联用药多.3年间比较用药规律、用药趋势均无明显变化,基本符合目前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原则.
作者:贺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