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任强;曹旭阳;高博;王政;翟金帅;黄腾;李西成

关键词:扩髓髓内钉, 非扩髓髓内钉, 胫骨干骨折,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骨二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应用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扩髓组(22例)和非扩髓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骨折彻底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 扩髓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长于非扩髓组,术中出血量大于非扩髓组,但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非扩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髓组中髓内钉杆及锁定钉失效发生率为0,非扩髓组患者中发现1例髓内钉主杆失效,二次手术行扩髓髓内钉治疗后骨折顺利愈合,发现4例锁钉松动、退钉等现象,骨折愈合后取出失效内固定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骨折,非扩髓由于其优势,可用于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扩髓组可用于活动需求量大的青年患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为防治青年急性心梗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青年急性心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医院同期间收治的32例中老年急性心梗死患者则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结果 观察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更高,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当中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恶性心率失常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AMI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心前区疼痛比例为59.38%,并发症比较少占比为15.62%,该病发生的死亡率(3.12%)也比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青年AMI患者的影响因素涉及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过劳、剧烈运动、酗酒和体质量过重,其中吸烟史、过劳、剧烈运动和酗酒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当结合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到确诊无误并予以正确的药物治疗及护理,结合患者病因叮嘱青年患者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运动等.

    作者:李燕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自拟脑心康散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自拟脑心康散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脑心康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地芬尼多片(眩晕停)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1、2、3、4周后的临床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对2组治疗1、2、3、4周后的眩晕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2、3、4周后患者的眩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脑心康散在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中疗效显著.

    作者:张家连;罗磊;李玲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全自动摆药机药品盘点使用中的数据化管理

    药品盘点工作对药品经济管理与质量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药品管理的一项具体制度要求,药品盘点也是发现问题的手段,通过盘点,可以发现药品流通中出现的相关差错:例如药品入库错误、调配错误、药品效期管理不完善等[1].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药房的发展,全自动摆药机的运用逐渐在多家药房出现,我院自2016年7月份开始使用全自动摆药机,由于全自动摆药机摆药与以往手工摆药的药品数据处理模式不同,导致盘点过程中出现相关问题,根据全自动摆药机的数据处理特点结合我院药房盘点制度和Excel 工作表的数据处理性能,终实现了全自动摆药机药品盘点的数据化管理.

    作者:邹远磊;夏清荣;梁俊;李军;陈欢;孙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手术护理路径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手术护理路径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疝气患儿120例,通过奇偶数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将2组患儿的配合效率、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准备工作时间、气腹建立时间、腔内操作时间、术野调整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的访视力度、准备工作、术中配合、护理服务态度及关心患儿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实施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可提高效果,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COOK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COOK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进入医院产科分娩的存在引产指征的120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对照组单用米索前列醇,比较2组产妇引产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对存在引产指征的产妇使用COOK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促进其宫颈扩张,进而提高引产成功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有失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血塞通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除不使用依达拉奉以外,余治疗同治疗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采用Bathel Index(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语言波士顿分级评定患者语言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15 d和3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个月的疗效均高于治疗1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5 d和3个月时候的E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I和波士顿失语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I和波士顿失语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作贵;杨芳;陈丹;毛善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骨二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应用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扩髓组(22例)和非扩髓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骨折彻底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 扩髓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长于非扩髓组,术中出血量大于非扩髓组,但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非扩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髓组中髓内钉杆及锁定钉失效发生率为0,非扩髓组患者中发现1例髓内钉主杆失效,二次手术行扩髓髓内钉治疗后骨折顺利愈合,发现4例锁钉松动、退钉等现象,骨折愈合后取出失效内固定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骨折,非扩髓由于其优势,可用于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扩髓组可用于活动需求量大的青年患者.

    作者:任强;曹旭阳;高博;王政;翟金帅;黄腾;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透析中心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建立长期透析通路6个月以上的患者80例,按有无导管功能不良分为2组,出现导管功能不良患者45例为观察组,未出现导管功能不良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分析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透析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日常透析频次与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分为栓塞性因素22例(62.86%),感染性因素8例(22.86%),机械性因素5例(14.29%).结论 随着患者透析龄的增加,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风险会增加.及时溶栓治疗与提高封管技巧可减少导管栓塞的发生率;加强导管的无菌操作与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

    作者:林玲;汪永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以应用性为导向的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药分析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及其控制方法的学科[1]. 其不仅是一门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且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共同致力于中药学科的发展和提高.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2-3]. 目前,该课程主要面向我校药物分析专业本科生开设. 该课程主要以《中国药典》为依据,首先概述了学科相关概念、性质、任务及中药分析的特点,然后通过理论与实例结合重点介绍了供试品的制备、常用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同时对中药中典型大类化学成分的分析、生物活性测定、中药指纹/特征图谱和杂质及有害物质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后专门介绍了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前提、原则、程序及起草说明等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了解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制剂等质量分析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5].

    作者:孔令提;赵伟曼;马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薄膜过滤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薄膜过滤法中微孔滤膜能将细菌进行有效的拦截,针对药物样品内可溶性成分的筛查和过滤,能使样品中包含的污染杂菌被成功地检测出,该方法操作简易、快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在进行无菌检测时,薄膜过滤法能有效收集细菌,过程快速准确,同时在对药品的微生物限度进行检验时可顺利去除药物中所含抑菌成分. 随着药品生产及检验技术的显著提升,薄膜过滤法已不单适用于液体供试品的检验,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特殊固体、生物制剂及其他油脂性质供试品的检测,因此该方法的使用范围更加广阔. 本文对薄膜过滤法在药品分析与检验中的使用进行分析,以期为药品的检验提供可行性参考.

    作者:董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比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蜀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非布司他与别嘌呤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非布司他与别嘌呤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研究组予以非布司他,对照组予以别嘌呤.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血肌酐、血尿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血尿酸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50,P<0.01).结论 非布司他应用于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既可以降低血尿酸,又可以有效降低血肌酐,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8月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诊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立即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对出血量较大、血压下降者抗休克治疗;病情允许者可急诊内镜下对出血灶喷洒治疗药物,有条件者可进行电凝止血.结果 本组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出血均很快停止,32例(84.21%)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2~14(7.22±2.28)d,6例(15.79%)患者在内镜治疗下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3~12(8.14±2.03)d,38例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止血率高达100.00%.结论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使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必要时加服胃肠道黏膜保护药物,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血常规等检查,以早期发现,并注意调整用药.

    作者:费宏艳;李万海;郭万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口腔正畸在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口腔矫正畸形治疗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医院就诊的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患者5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1年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及牙周出血指数.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1年后,患者的牙槽骨高度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1年后患者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及牙周出血指数等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疾病患者,在治疗牙周疾病的基础之上,采用口腔矫正畸形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牙周炎的产生,改善前牙移位的症状,提高患者牙齿的整体美观度,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

    作者:舒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以随机抽签模式抽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原及相关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CD4+T细胞计数、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CD4+T细胞计数及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T细胞计数均升高,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P<0.05).结论 针对艾滋病患者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对稳定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对糖尿病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是覆盖在血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细胞粘附,血栓阻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壁炎性反应. 作为血管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因素,内皮细胞维持血管扩张与收缩的平衡,调节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纤维蛋白溶解和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粘附,这些平衡的扰乱会导致内皮功能障碍. 内皮功能障碍与多种病理生理条件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 糖尿病环境下导致的内皮功能障碍,机制包括葡萄糖代谢改变,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低度炎性反应状态和活性氧的生成[1-2].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寻找有效的药物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防血管并发症是重中之重. 现就中药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超然;李亚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前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82例中孕期胎儿系统筛查的资料,对畸形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9482例胎儿产后(引产后或出生后)证实畸形胎儿283例,其中,产前筛查出畸形胎儿261例,产前筛查符合率92.2%,漏诊22例(7.8%).结论 规范化的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开展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妇女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产后康复护理.对比2组产妇在经过不同护理后性生活质量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的5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生产后经过产后康复护理后,产后妇女的性功能恢复良好,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对其以后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产妇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跃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研究新进展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内科急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血便或黑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出现贫血、休克,严重者甚至死亡. 80%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自限性,急性大量出血病死率约占10%,60岁以上患者出血病死率占30%~50%.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年发病率约 50 ~150/10 万,病死率约 5% ~12%[1]. 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约占30%~40%;其次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肿瘤以及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初次诊断后2年内有65%的患者不会发生破裂,第1次出血病死率可达50%[2]. 本文就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作者:晏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已然成为全球性疾病,其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主要原因,给公众安全和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的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在2030年达到5.50亿,比2011年的3.60亿增加了52.7%[1]. T2DM的治疗仍是内分泌界的巨大责任,以往各种类型降糖药联合用药控制血糖同时,导致了肥胖、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提升心血管危险因素. 临床上急需降糖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实现T2DM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利拉鲁肽的出现填补了这项空白,通过与人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 ( GLP-1 )受体的结合,达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体质量、改善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作用,受到医学界的重点关注.

    作者:陈靖辉;梁灿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