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跃琼

关键词:产后康复护理, 性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 观察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妇女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产后康复护理.对比2组产妇在经过不同护理后性生活质量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的5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生产后经过产后康复护理后,产后妇女的性功能恢复良好,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对其以后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产妇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其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5,P<0.05).治疗4周后,2组各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降脂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伟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管理在社区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管理在社区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2015年10月1日-2016年8月31日收诊的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健康教育管理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基本的降糖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管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对健康管理知识掌握较好率及对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率、对健康管理知识掌握较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对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管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健康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减少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发生率.

    作者:姚东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已然成为全球性疾病,其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主要原因,给公众安全和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的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在2030年达到5.50亿,比2011年的3.60亿增加了52.7%[1]. T2DM的治疗仍是内分泌界的巨大责任,以往各种类型降糖药联合用药控制血糖同时,导致了肥胖、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提升心血管危险因素. 临床上急需降糖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实现T2DM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利拉鲁肽的出现填补了这项空白,通过与人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 ( GLP-1 )受体的结合,达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体质量、改善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作用,受到医学界的重点关注.

    作者:陈靖辉;梁灿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8月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诊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立即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对出血量较大、血压下降者抗休克治疗;病情允许者可急诊内镜下对出血灶喷洒治疗药物,有条件者可进行电凝止血.结果 本组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出血均很快停止,32例(84.21%)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2~14(7.22±2.28)d,6例(15.79%)患者在内镜治疗下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3~12(8.14±2.03)d,38例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止血率高达100.00%.结论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使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必要时加服胃肠道黏膜保护药物,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血常规等检查,以早期发现,并注意调整用药.

    作者:费宏艳;李万海;郭万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应用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对照组应用吞咽康复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RBHOMS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食物性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涌波;林壮盛;黄楷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骨二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应用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扩髓组(22例)和非扩髓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骨折彻底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 扩髓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长于非扩髓组,术中出血量大于非扩髓组,但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非扩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髓组中髓内钉杆及锁定钉失效发生率为0,非扩髓组患者中发现1例髓内钉主杆失效,二次手术行扩髓髓内钉治疗后骨折顺利愈合,发现4例锁钉松动、退钉等现象,骨折愈合后取出失效内固定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骨折,非扩髓由于其优势,可用于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扩髓组可用于活动需求量大的青年患者.

    作者:任强;曹旭阳;高博;王政;翟金帅;黄腾;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零库存在医院药库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零库存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管理手段和生产上引进的概念,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基本没有积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1-2]. 零库存是一个引用自汽车生产领域的概念,与药品存储有较大区别,药品零库存指在避免缺货、保证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增加周转,加快流动,使药库无过剩库存. 这样可以减少空间和人力资源的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成本,同时避免了市场变化带来的药品调价、过期失效等风险,从而实现药剂科职能转变,降低供应职能,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李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2组患儿均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抑郁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积极影响,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能稳定患儿情绪,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值得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苏醒期镇静—躁动评分、术后拔管1h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期镇静—躁动评分及术后拔管1 h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疼痛程度,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33例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体会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特点和X线表现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收治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特征.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均不典型.结论 提高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认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有利于结核病和糖尿病的控制.

    作者:瞿向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儿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诊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酮替芬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哮喘、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可快速缓解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有妊娠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针疗法修复妊娠纹.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腹部皮肤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腹部皮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部皮肤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膏修复妊娠纹的疗效理想,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恢复皮肤弹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柏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 将GER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治疗后2周、4周、8周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周2组间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能够有效改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滨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患儿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患儿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门诊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处方530张,分析其临床诊断及用法用量等合理性.结果 53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02张(38.11%),主要是用法用量不适宜、临床诊断不适宜.结论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严格掌握其用法用量,促进其合理用药.

    作者:郑海丽;高向波;彭景;傅倩云;姜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评价

    目的 评估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晚期食管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替吉奥组32例和氟尿嘧啶组33例.其中替吉奥组给予替吉奥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氟尿嘧啶组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替吉奥组共完成138个化疗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3个,其中1例复诊患者于6个月后死于疾病进展,故可评价患者共31例.氟尿嘧啶组共完成135个化疗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1个,可评价患者共33例,替吉奥组患者的ORR和CB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组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长于氟尿嘧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组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氟尿嘧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可提高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也可使血液系统毒性及肝损害的发生风险增加,但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仁宏;张全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38例,对其予以有效的救治措施,并分析救治效果.结果 38例患者合并器官损伤数均为2个,送诊时间(3.16±0.14)h,手术时间(2.25±0.17)h,GCS评分(6.28±1.63)分.实施手术治疗35例(92.1%),均实行脑挫裂伤清除、开颅血肿、大骨瓣减压术,其中同时实施脾切除术2例(5.3%),胃肠破裂修补术7例(18.4%),肝切除和修补术8例(21.1%).恢复良好20例(52.6%),轻度残疾10例(26.3%),重度残疾5例(13.2%),植物生存2例(5.3%),死亡1例(2.6%).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嘉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我院维生素K1注射液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维生素K1注射液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7年7月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的门诊处方及医嘱193份,以药品说明书(2016年6月更新)为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及相关文献,从维生素K1的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院应用维生素K1的适应证合理,但存在超剂量用药现象,给药途径有待改进.结论临床应加强维生素K1注射液的合理应用,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竹英;唐承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及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更好服务于患者.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160例,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未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的患者均进行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观察与统计分析,包括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服用剂量不合理、药物与患者病症不相符、缺少专治药品、重复用药、未对症下药等临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9,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后能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规避不合理用药的弊端,对提高医疗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作者:黄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RA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LEF联合MTX治疗,对照组给予LEF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及晨僵改善情况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个月后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6个月ACR20缓解率及治疗3个月ACR20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ACR50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略高于对照组的4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F联合MTX与LEF联合雷公藤多苷均能有效控制活动性RA,但LEF联合MTX疗效更显著,尤其对活动度高的患者较合适;对活动度低的患者应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联合方案(如LEF联合雷公藤多苷).

    作者:蒋建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糖尿病门诊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及DR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PBG、HbA1c、SBP、DBP均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DR新增率、进展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DR具有一定的作用,药理机制尚需完善.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