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薄膜过滤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董勇

关键词:薄膜过滤法, 药品检验, 应用研究, 微生物
摘要:薄膜过滤法中微孔滤膜能将细菌进行有效的拦截,针对药物样品内可溶性成分的筛查和过滤,能使样品中包含的污染杂菌被成功地检测出,该方法操作简易、快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在进行无菌检测时,薄膜过滤法能有效收集细菌,过程快速准确,同时在对药品的微生物限度进行检验时可顺利去除药物中所含抑菌成分. 随着药品生产及检验技术的显著提升,薄膜过滤法已不单适用于液体供试品的检验,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特殊固体、生物制剂及其他油脂性质供试品的检测,因此该方法的使用范围更加广阔. 本文对薄膜过滤法在药品分析与检验中的使用进行分析,以期为药品的检验提供可行性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护理路径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手术护理路径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疝气患儿120例,通过奇偶数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将2组患儿的配合效率、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准备工作时间、气腹建立时间、腔内操作时间、术野调整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的访视力度、准备工作、术中配合、护理服务态度及关心患儿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实施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可提高效果,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已然成为全球性疾病,其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主要原因,给公众安全和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的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在2030年达到5.50亿,比2011年的3.60亿增加了52.7%[1]. T2DM的治疗仍是内分泌界的巨大责任,以往各种类型降糖药联合用药控制血糖同时,导致了肥胖、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提升心血管危险因素. 临床上急需降糖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实现T2DM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利拉鲁肽的出现填补了这项空白,通过与人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 ( GLP-1 )受体的结合,达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体质量、改善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作用,受到医学界的重点关注.

    作者:陈靖辉;梁灿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妇女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产后康复护理.对比2组产妇在经过不同护理后性生活质量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的5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生产后经过产后康复护理后,产后妇女的性功能恢复良好,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对其以后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产妇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跃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38例,对其予以有效的救治措施,并分析救治效果.结果 38例患者合并器官损伤数均为2个,送诊时间(3.16±0.14)h,手术时间(2.25±0.17)h,GCS评分(6.28±1.63)分.实施手术治疗35例(92.1%),均实行脑挫裂伤清除、开颅血肿、大骨瓣减压术,其中同时实施脾切除术2例(5.3%),胃肠破裂修补术7例(18.4%),肝切除和修补术8例(21.1%).恢复良好20例(52.6%),轻度残疾10例(26.3%),重度残疾5例(13.2%),植物生存2例(5.3%),死亡1例(2.6%).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嘉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前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82例中孕期胎儿系统筛查的资料,对畸形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9482例胎儿产后(引产后或出生后)证实畸形胎儿283例,其中,产前筛查出畸形胎儿261例,产前筛查符合率92.2%,漏诊22例(7.8%).结论 规范化的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开展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需输血治疗患者200例,输血前均给予不规则抗体检验,统计全部患者的阳性率,客观的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抗体类型.结果 200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1.50%(3/200),其中男1例,孕妇2例.结论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安全输血提供重要的保障,减少或者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出现.

    作者:朱小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有妊娠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瘢痕止痒软化乳膏修复妊娠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针疗法修复妊娠纹.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腹部皮肤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腹部皮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部皮肤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针疗法联合瘢痕止痒软膏修复妊娠纹的疗效理想,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恢复皮肤弹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柏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析如何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

    目的 分析如何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门诊药房窗口处发生的纠纷及投诉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原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从而降低医患间纠纷问题.结果 门诊药房中发生的纠纷、投诉事件共62例次,原因主要可分为患者家属、药师、医师及医院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33.87%、30.65%、22.58%及12.90%.结论 针对门诊处药房窗口的投诉原因,药房需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围绕药学服务的理念,其工作模式应从供应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并通过提高相关人员素质的培养和加以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以保障科内人员自身工作落实的规范性,对大程度上降低医患纠纷发生概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共处和为医院工作秩序的有序展开提供保障.

    作者:方俊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胺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VAS)和焦虑(SAS)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9,P=0.03,P<0.05).治疗前2组VA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很好,能较好的改善其腹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其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5,P<0.05).治疗4周后,2组各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降脂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伟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导管接触性溶栓在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且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23例,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给予人文关怀及健康指导,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19±0.10显著增加到术后的0.77±0.24(P<0.05).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期间发生穿刺处鞘管周围出血3例,立即处理后好转.结论 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的效果好,且安全性好,正确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姗姗;冯晓芬;崔丽君;汪海飞;雍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及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更好服务于患者.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160例,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未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的患者均进行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观察与统计分析,包括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服用剂量不合理、药物与患者病症不相符、缺少专治药品、重复用药、未对症下药等临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9,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后能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规避不合理用药的弊端,对提高医疗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作者:黄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比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蜀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儿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诊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酮替芬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哮喘、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可快速缓解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自拟脑心康散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自拟脑心康散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脑心康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地芬尼多片(眩晕停)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1、2、3、4周后的临床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对2组治疗1、2、3、4周后的眩晕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2、3、4周后患者的眩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脑心康散在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中疗效显著.

    作者:张家连;罗磊;李玲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品管圈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等待时间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等待时间(DN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6年1-9月的溶栓患者60例,其中2016年1-6月溶栓患者30例为对照组.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等待时间为活动主题,将2016年7-9月30例溶栓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科室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现状进行调查,对比2组的DNT时间及影响因素,拟定对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DN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等待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杜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西酞普兰联合多塞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伴共病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伴共病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晨服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睡前1 h给予小剂量盐酸多塞平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HAMA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失访2例,38例治疗达观察终点;对照组因治疗效果不佳中断治2例,38例治疗达观察终点.上述未达治疗终点者在统计分析时按缺失值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2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4、8周后TESS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西酞普兰治疗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相比,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天虹;祖恒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膀胱结石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膀胱结石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膀胱结石大力钳碎石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情况、残留尿量(Ur)、大尿流率(MF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Ur、M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r均降低,MFR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膀胱结石患者应用钬激光碎石治疗后,能显著改善Ur、MFR,不仅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此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勇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Filtek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Filtek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拔除的离体前磨牙100颗,按照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FiltekZ350复合树脂修复,研究组接受超瓷嵌体修复.比较2组的边缘微渗漏分级及边缘微渗漏深度.结果 2组均未完全消除牙齿微渗漏.在立体显微镜下可见,研究组微渗漏仅表现于釉质内或釉牙本质界,而对照组微渗漏表现以超过釉质,至牙本质,甚至到轴壁.研究组的牙齿边缘微渗漏深度为(138.01±35.58)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85±24.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2,P<0.05).研究组0~1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效果与FiltekZ350复合树脂比较更理想.

    作者:张艺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管理在社区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管理在社区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2015年10月1日-2016年8月31日收诊的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健康教育管理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基本的降糖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管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对健康管理知识掌握较好率及对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率、对健康管理知识掌握较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对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管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健康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减少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发生率.

    作者:姚东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