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iltek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的效果比较

张艺君

关键词:FiltekZ350复合树脂, 超瓷嵌体, 修复, 边缘微渗漏
摘要:目的 比较Filtek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拔除的离体前磨牙100颗,按照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FiltekZ350复合树脂修复,研究组接受超瓷嵌体修复.比较2组的边缘微渗漏分级及边缘微渗漏深度.结果 2组均未完全消除牙齿微渗漏.在立体显微镜下可见,研究组微渗漏仅表现于釉质内或釉牙本质界,而对照组微渗漏表现以超过釉质,至牙本质,甚至到轴壁.研究组的牙齿边缘微渗漏深度为(138.01±35.58)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85±24.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2,P<0.05).研究组0~1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瓷嵌体修复Ⅴ类牙体缺损边缘微渗漏效果与FiltekZ350复合树脂比较更理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及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更好服务于患者.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160例,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未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进行药学干预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的患者均进行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观察与统计分析,包括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服用剂量不合理、药物与患者病症不相符、缺少专治药品、重复用药、未对症下药等临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9,P<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后能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规避不合理用药的弊端,对提高医疗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作者:黄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儿童腹痛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 研究儿童腹痛相关因素和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腹痛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病因素、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 78例儿童腹痛患儿中有腹泻疼痛2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5例,肠胃炎9例,肠痉挛5例,蛔虫病1例,急性阑尾炎11例,尿道结石4例,胃穿孔3例,腹膜炎2例,肠梗阻5例.结论 小儿腹痛的主要病因在于多种内外科疾病的影响,而在临床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对策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

    作者:梁彩庆;李毅;黄文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应用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对照组应用吞咽康复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RBHOMS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食物性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涌波;林壮盛;黄楷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导管接触性溶栓在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且行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23例,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给予人文关怀及健康指导,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19±0.10显著增加到术后的0.77±0.24(P<0.05).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期间发生穿刺处鞘管周围出血3例,立即处理后好转.结论 导管接触性溶栓辅助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小腿动脉长段闭塞的效果好,且安全性好,正确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姗姗;冯晓芬;崔丽君;汪海飞;雍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糖尿病门诊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及DR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PBG、HbA1c、SBP、DBP均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DR新增率、进展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DR具有一定的作用,药理机制尚需完善.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对糖尿病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是覆盖在血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细胞粘附,血栓阻力,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壁炎性反应. 作为血管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因素,内皮细胞维持血管扩张与收缩的平衡,调节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纤维蛋白溶解和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粘附,这些平衡的扰乱会导致内皮功能障碍. 内皮功能障碍与多种病理生理条件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 糖尿病环境下导致的内皮功能障碍,机制包括葡萄糖代谢改变,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低度炎性反应状态和活性氧的生成[1-2].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寻找有效的药物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防血管并发症是重中之重. 现就中药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超然;李亚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 将GER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治疗后2周、4周、8周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周2组间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能够有效改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滨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超声检测血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目的 探究超声检测血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流动力学.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血透患者103例,应用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板块情况与血流动力学分析参数,根据斑块的有无分为阳性组51例与阴性组52例.比较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流动力学参数,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压、生化指标等进行观察.结果 103例患者中颈动脉斑块阳性率为49.51%(51/103),阴性率为50.49%(52/103);阳性组颈总动脉内径增大、颈动脉IMT厚度、RI、PI检测结果高于阴性组,Ved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Vps、ACT、TAV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持续时间、DBP、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年龄、SBP、血磷、血钙检测结果均高于阴性组,Kt/V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收缩压与高血磷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主要表现,而经由超声检测对斑块及血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罗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1例.研究组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营养处理,常规组采用加强营养支持.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常规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5).结论 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营养处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肛门排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具备临床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接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2,P>0.05).2组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房内径(L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R、IVST、LVDd、LVM、LVMI及LA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与高血压的常规西药治疗具有相类似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医师的指导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作者:窦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33例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体会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特点和X线表现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收治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特征.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均不典型.结论 提高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认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有利于结核病和糖尿病的控制.

    作者:瞿向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38例,对其予以有效的救治措施,并分析救治效果.结果 38例患者合并器官损伤数均为2个,送诊时间(3.16±0.14)h,手术时间(2.25±0.17)h,GCS评分(6.28±1.63)分.实施手术治疗35例(92.1%),均实行脑挫裂伤清除、开颅血肿、大骨瓣减压术,其中同时实施脾切除术2例(5.3%),胃肠破裂修补术7例(18.4%),肝切除和修补术8例(21.1%).恢复良好20例(52.6%),轻度残疾10例(26.3%),重度残疾5例(13.2%),植物生存2例(5.3%),死亡1例(2.6%).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嘉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2组患儿均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抑郁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积极影响,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能稳定患儿情绪,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值得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西酞普兰联合多塞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伴共病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伴共病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晨服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睡前1 h给予小剂量盐酸多塞平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HAMA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失访2例,38例治疗达观察终点;对照组因治疗效果不佳中断治2例,38例治疗达观察终点.上述未达治疗终点者在统计分析时按缺失值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2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4、8周后TESS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西酞普兰治疗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相比,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天虹;祖恒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曼月乐治疗.进行24个月随访,痛经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子宫长径、横径与前后径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子宫体积进行计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水平;记录术后24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个月的痛经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应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并术后阴道置放曼月乐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骨二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应用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扩髓组(22例)和非扩髓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骨折彻底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 扩髓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长于非扩髓组,术中出血量大于非扩髓组,但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非扩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髓组中髓内钉杆及锁定钉失效发生率为0,非扩髓组患者中发现1例髓内钉主杆失效,二次手术行扩髓髓内钉治疗后骨折顺利愈合,发现4例锁钉松动、退钉等现象,骨折愈合后取出失效内固定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骨折,非扩髓由于其优势,可用于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扩髓组可用于活动需求量大的青年患者.

    作者:任强;曹旭阳;高博;王政;翟金帅;黄腾;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口腔正畸在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口腔矫正畸形治疗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医院就诊的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患者5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1年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及牙周出血指数.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1年后,患者的牙槽骨高度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1年后患者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及牙周出血指数等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疾病患者,在治疗牙周疾病的基础之上,采用口腔矫正畸形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牙周炎的产生,改善前牙移位的症状,提高患者牙齿的整体美观度,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

    作者:舒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管理在社区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管理在社区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2015年10月1日-2016年8月31日收诊的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健康教育管理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基本的降糖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管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对健康管理知识掌握较好率及对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率、对健康管理知识掌握较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对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管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健康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减少类似药物的重复用药发生率.

    作者:姚东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其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5,P<0.05).治疗4周后,2组各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降脂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伟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比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蜀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