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黄力

关键词:黄体酮栓, 戊酸雌二醇,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体酮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水平、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E2水平及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可有效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护理路径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手术护理路径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疝气患儿120例,通过奇偶数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将2组患儿的配合效率、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准备工作时间、气腹建立时间、腔内操作时间、术野调整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的访视力度、准备工作、术中配合、护理服务态度及关心患儿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实施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可提高效果,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8月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诊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立即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对出血量较大、血压下降者抗休克治疗;病情允许者可急诊内镜下对出血灶喷洒治疗药物,有条件者可进行电凝止血.结果 本组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出血均很快停止,32例(84.21%)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2~14(7.22±2.28)d,6例(15.79%)患者在内镜治疗下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3~12(8.14±2.03)d,38例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止血率高达100.00%.结论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使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必要时加服胃肠道黏膜保护药物,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血常规等检查,以早期发现,并注意调整用药.

    作者:费宏艳;李万海;郭万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38例,对其予以有效的救治措施,并分析救治效果.结果 38例患者合并器官损伤数均为2个,送诊时间(3.16±0.14)h,手术时间(2.25±0.17)h,GCS评分(6.28±1.63)分.实施手术治疗35例(92.1%),均实行脑挫裂伤清除、开颅血肿、大骨瓣减压术,其中同时实施脾切除术2例(5.3%),胃肠破裂修补术7例(18.4%),肝切除和修补术8例(21.1%).恢复良好20例(52.6%),轻度残疾10例(26.3%),重度残疾5例(13.2%),植物生存2例(5.3%),死亡1例(2.6%).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嘉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患儿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患儿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门诊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处方530张,分析其临床诊断及用法用量等合理性.结果 53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02张(38.11%),主要是用法用量不适宜、临床诊断不适宜.结论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严格掌握其用法用量,促进其合理用药.

    作者:郑海丽;高向波;彭景;傅倩云;姜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糖尿病门诊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及DR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PBG、HbA1c、SBP、DBP均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DR新增率、进展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DR具有一定的作用,药理机制尚需完善.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骨二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应用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扩髓组(22例)和非扩髓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骨折彻底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 扩髓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长于非扩髓组,术中出血量大于非扩髓组,但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非扩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髓组中髓内钉杆及锁定钉失效发生率为0,非扩髓组患者中发现1例髓内钉主杆失效,二次手术行扩髓髓内钉治疗后骨折顺利愈合,发现4例锁钉松动、退钉等现象,骨折愈合后取出失效内固定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骨折,非扩髓由于其优势,可用于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扩髓组可用于活动需求量大的青年患者.

    作者:任强;曹旭阳;高博;王政;翟金帅;黄腾;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与分析我院近3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开具的抗高血压药处方26316张进行调查分析,对处方中的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种类、单个品种用药比例、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近3年我院高血压用药患者女性高于男性,其中年龄分布以61~75岁居多.我院常用降压药有七类,即钙通道阻滞剂(CCB)类、β受体阻滞剂(β-RB)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滞剂(ACEI)类、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利尿剂类、α受体阻滞剂(α-RB)类及复方制剂类,其中以CCB类应用多.我院近3年单个用药比例高的均为CCB类的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在联合用药方面,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我院近3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种类齐全,其中以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一线治疗药物.在众多降压药中氨氯地平用药频度高,在联合用药中以单独用药和二联用药多.3年间比较用药规律、用药趋势均无明显变化,基本符合目前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原则.

    作者:贺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接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2,P>0.05).2组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房内径(L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R、IVST、LVDd、LVM、LVMI及LA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与高血压的常规西药治疗具有相类似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医师的指导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作者:窦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276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1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36例,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情况.结果 AIS患者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及稳定斑块发生率均高于TIA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因素个数的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亚组患者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于不良亚组患者,稳定斑块发生率低于不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亚组患者与不良亚组患者亚临床期与临床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合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可用于评估急性脑缺血病发生风险,预测预后,作为AIS的一二级管理工具.

    作者:许祥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为防治青年急性心梗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青年急性心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医院同期间收治的32例中老年急性心梗死患者则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结果 观察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更高,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当中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恶性心率失常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AMI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心前区疼痛比例为59.38%,并发症比较少占比为15.62%,该病发生的死亡率(3.12%)也比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青年AMI患者的影响因素涉及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过劳、剧烈运动、酗酒和体质量过重,其中吸烟史、过劳、剧烈运动和酗酒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当结合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到确诊无误并予以正确的药物治疗及护理,结合患者病因叮嘱青年患者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运动等.

    作者:李燕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有失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血塞通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除不使用依达拉奉以外,余治疗同治疗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采用Bathel Index(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语言波士顿分级评定患者语言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15 d和3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个月的疗效均高于治疗1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5 d和3个月时候的E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I和波士顿失语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I和波士顿失语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作贵;杨芳;陈丹;毛善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靶向治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分析靶向治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其中联合靶向治疗的患者治疗患者123例,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单纯因为价格原因,未使用靶向治疗患者87例,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近远期预后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个月转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生存时间18(8~36)个月长于对照组15(8~26)个月(χ2=3.62,P=0.014),观察组存活时间38(11~72)个月高于对照组32(10~61)个月(χ2=4.05,P=0.001).观察组出现靶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4例,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蛋白尿、周围神经毒性、高血压、腹泻,不良反应均获得控制.结论 靶向治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有助于提高肿瘤缓解效果,同时延迟复发与转移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存在不良反应.

    作者:水峥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透析中心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建立长期透析通路6个月以上的患者80例,按有无导管功能不良分为2组,出现导管功能不良患者45例为观察组,未出现导管功能不良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分析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透析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日常透析频次与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分为栓塞性因素22例(62.86%),感染性因素8例(22.86%),机械性因素5例(14.29%).结论 随着患者透析龄的增加,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风险会增加.及时溶栓治疗与提高封管技巧可减少导管栓塞的发生率;加强导管的无菌操作与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

    作者:林玲;汪永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福建省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常见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替代治疗方式,据统计[1] ,截止2016 年12月,我省129家开展血液透析的医院,拥有血透设备(包括血透机、血滤机、CRRT机)共2733 台,血透室医师405人,血透护士1327人,血透工程师119 人,维持性透析( maintain hemodialysis , MHD)患者人数11793 人,年透析187.4 万例次. 目前我省ESRD患者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现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不了井喷式增长的ESRD患者的血液透析需求. 我省多数血液透析中心日趋饱和,相较于透析治疗例次和透析患者数量,医护人员及工程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亟待加强,透析设备不足和血透医护人员稀缺势必影响MHD患者慢性并发症的长期良好的管理. 现就MHD患者需长期重视及解决的问题做以下报告.

    作者:陈吉琼;刘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体酮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水平、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E2水平及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栓联合戊酸雌二醇可有效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零库存在医院药库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零库存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管理手段和生产上引进的概念,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基本没有积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1-2]. 零库存是一个引用自汽车生产领域的概念,与药品存储有较大区别,药品零库存指在避免缺货、保证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增加周转,加快流动,使药库无过剩库存. 这样可以减少空间和人力资源的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成本,同时避免了市场变化带来的药品调价、过期失效等风险,从而实现药剂科职能转变,降低供应职能,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李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2组患儿均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抑郁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积极影响,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能稳定患儿情绪,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值得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取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诊治的105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进行涂抹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周、2周患者耳痒、耳闭症状评分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患者耳道上皮恢复、分泌物变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治疗后2周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制霉菌素泡腾片与湿润烫伤膏水浴后混合物治疗效果显著,明显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有效改善耳道内环境,促进耳道上皮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符润;黄祖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1]. 通常认为,只要患者在X线征象中表现出关节破损的现象,并且伴随严重的疼痛感或功能障碍症状,任何的非手术治疗均不会对疾病的缓解有明显的帮助,那么就可以推断为关节置换的指征[2]. 髋关节置换术一般是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手段[3].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术指征也得到显著扩大,手术开始不再受到年龄的限制,更多高龄的患者开始接受此类型手术,并且手术应用部位也得到了显著拓展,从髋关节到髋部伤病[4]. 常见的髋部骨折包括转子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是指小转子水平以上到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大多情况下和骨质疏松的关系密切,老年女性患者为常见,其次是老年男性患者,在中青年中此疾病相对不常见[5].由于股骨转子间的血运相对丰富,因此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在发生过骨折后比较容易愈合,并且也不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情况.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发生转子间骨折,比较容易应对,可以采用多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老年患者在年龄和基础疾病因素的作用下,任何一种治疗措施均有可能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6]. 因此即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方法较多,但对于高龄患者而言,还是主要采用手术内固定方式.

    作者:向黎;项云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桃核承气汤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桃核承气汤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水肿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桃核承气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患肢大周径、疼痛评分以及肿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5天以及术后7d的患肢大周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55.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核承气汤加减方联合甘露醇应用于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水肿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今后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苏风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