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润;黄祖烽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应用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对照组应用吞咽康复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RBHOMS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食物性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涌波;林壮盛;黄楷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药分析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及其控制方法的学科[1]. 其不仅是一门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且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共同致力于中药学科的发展和提高.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2-3]. 目前,该课程主要面向我校药物分析专业本科生开设. 该课程主要以《中国药典》为依据,首先概述了学科相关概念、性质、任务及中药分析的特点,然后通过理论与实例结合重点介绍了供试品的制备、常用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同时对中药中典型大类化学成分的分析、生物活性测定、中药指纹/特征图谱和杂质及有害物质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后专门介绍了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前提、原则、程序及起草说明等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了解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制剂等质量分析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5].
作者:孔令提;赵伟曼;马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膀胱结石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膀胱结石大力钳碎石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情况、残留尿量(Ur)、大尿流率(MF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Ur、M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r均降低,MFR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膀胱结石患者应用钬激光碎石治疗后,能显著改善Ur、MFR,不仅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此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勇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观察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骨二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应用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扩髓组(22例)和非扩髓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骨折彻底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 扩髓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长于非扩髓组,术中出血量大于非扩髓组,但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非扩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髓组中髓内钉杆及锁定钉失效发生率为0,非扩髓组患者中发现1例髓内钉主杆失效,二次手术行扩髓髓内钉治疗后骨折顺利愈合,发现4例锁钉松动、退钉等现象,骨折愈合后取出失效内固定物,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骨折,非扩髓由于其优势,可用于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扩髓组可用于活动需求量大的青年患者.
作者:任强;曹旭阳;高博;王政;翟金帅;黄腾;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8月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诊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立即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对出血量较大、血压下降者抗休克治疗;病情允许者可急诊内镜下对出血灶喷洒治疗药物,有条件者可进行电凝止血.结果 本组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出血均很快停止,32例(84.21%)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2~14(7.22±2.28)d,6例(15.79%)患者在内镜治疗下出血停止,出血停止时间3~12(8.14±2.03)d,38例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止血率高达100.00%.结论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使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必要时加服胃肠道黏膜保护药物,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血常规等检查,以早期发现,并注意调整用药.
作者:费宏艳;李万海;郭万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自拟脑心康散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脑心康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地芬尼多片(眩晕停)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1、2、3、4周后的临床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对2组治疗1、2、3、4周后的眩晕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2、3、4周后患者的眩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脑心康散在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中疗效显著.
作者:张家连;罗磊;李玲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SOFA评分联合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7年3月入住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全身炎性反应(SIRS)表现的成人患者,选取脓毒症患者50例为试验组,50例SIRS患者为对照组A,同时选取非感染者50例为对照组B,均接受降钙素原检测和SOFA评分的评估,对其SOFA评分、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试验组脓毒症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2组对照组,同时对照组A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亚组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的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亚组患者(P<0.05),2组入院时的SOF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亚组出院时的SOFA评分明显低于死亡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脓毒症患者中,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其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与SOFA评分相结合,则可更好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意义重大.
作者:施昆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82例中孕期胎儿系统筛查的资料,对畸形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19482例胎儿产后(引产后或出生后)证实畸形胎儿283例,其中,产前筛查出畸形胎儿261例,产前筛查符合率92.2%,漏诊22例(7.8%).结论 规范化的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在县级医院开展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妇女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产后康复护理.对比2组产妇在经过不同护理后性生活质量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的5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生产后经过产后康复护理后,产后妇女的性功能恢复良好,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对其以后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产妇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跃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零库存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管理手段和生产上引进的概念,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基本没有积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1-2]. 零库存是一个引用自汽车生产领域的概念,与药品存储有较大区别,药品零库存指在避免缺货、保证临床用药的前提下,增加周转,加快流动,使药库无过剩库存. 这样可以减少空间和人力资源的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成本,同时避免了市场变化带来的药品调价、过期失效等风险,从而实现药剂科职能转变,降低供应职能,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李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患儿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门诊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处方530张,分析其临床诊断及用法用量等合理性.结果 53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02张(38.11%),主要是用法用量不适宜、临床诊断不适宜.结论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严格掌握其用法用量,促进其合理用药.
作者:郑海丽;高向波;彭景;傅倩云;姜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有失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血塞通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除不使用依达拉奉以外,余治疗同治疗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采用Bathel Index(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语言波士顿分级评定患者语言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15 d和3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个月的疗效均高于治疗1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5 d和3个月时候的E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I和波士顿失语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I和波士顿失语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失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作贵;杨芳;陈丹;毛善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以随机抽签模式抽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原及相关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CD4+T细胞计数、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CD4+T细胞计数及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T细胞计数均升高,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P<0.05).结论 针对艾滋病患者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对稳定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测定患者血浆伊曲康唑和羟基伊曲康唑浓度的HPLC-MS/MS法,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HPLC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柱温50℃,流速0.8 ml·min-1,流动相为含0.1%甲酸和2 mmol·L-1乙酸铵的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质谱检测方式为ESI正离子模式,MRM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伊曲康唑705.3~392.2 m/z,羟基伊曲康唑721.2~408.1 m/z.结果 血浆伊曲康唑和羟基伊曲康唑的浓度均在0.1~1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5%,平均回收率为85%~105%.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伊曲康唑和羟基伊曲康唑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王磊;刘红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糖尿病门诊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及DR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PBG、HbA1c、SBP、DBP均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DR新增率、进展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丹参明目丸防治DR具有一定的作用,药理机制尚需完善.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已然成为全球性疾病,其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主要原因,给公众安全和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的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在2030年达到5.50亿,比2011年的3.60亿增加了52.7%[1]. T2DM的治疗仍是内分泌界的巨大责任,以往各种类型降糖药联合用药控制血糖同时,导致了肥胖、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提升心血管危险因素. 临床上急需降糖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实现T2DM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利拉鲁肽的出现填补了这项空白,通过与人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 ( GLP-1 )受体的结合,达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体质量、改善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作用,受到医学界的重点关注.
作者:陈靖辉;梁灿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前,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影响生育,不孕不育症逐年增加,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据调查显示,不孕夫妇的离婚率是正常人群离婚率的2.2倍[1] ,由此可见不孕症的危害性. 骆氏妇科在针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临床不断探索,结合针灸疗法,为患者缩短了疗程,提高了受孕率.
作者:曹赟赟;骆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1例.研究组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营养处理,常规组采用加强营养支持.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常规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5).结论 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营养处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肛门排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具备临床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影响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医院治疗的49例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分析影响Ramsay-Hunt综合征预后的因素.结果 患者性别、患病侧别、有无多神经受累及治疗开始时间对预后判断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病初面瘫评分对预后判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时面瘫的严重程度是判断Ramsay-Hunt综合征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彭静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伴共病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晨服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睡前1 h给予小剂量盐酸多塞平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HAMA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失访2例,38例治疗达观察终点;对照组因治疗效果不佳中断治2例,38例治疗达观察终点.上述未达治疗终点者在统计分析时按缺失值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2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4、8周后TESS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西酞普兰治疗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相比,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GAD伴共病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天虹;祖恒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